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4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健康   健康   2025-02-01 14:02   山西  
老宋今年刚过71岁,虽然身体还算硬朗,朋友都说人老了以后,多走路可以锻炼下肢功能,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于是几位老友经常相约户外健走,但时间长了以后,还没觉得有什么健康变化,反而经常走着走着就大喘气。

   
家人担心他是不是身体有什么毛病,赶紧让去检查了一下,结果遭医生劝诫,走路运动不能瞎走,否则得不偿失,这是怎么回事?

过了70岁散步
遵循五“不”原则

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散步是一项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的运动方式。然而,为了确保散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五“不”原则,一定要遵循:

1. 不空腹散步


饭后立即散步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但空腹散步同样不可取。因为老年人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空腹时血糖水平较低,散步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晕厥。因此,在散步前,最好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保持血糖稳定。

2. 不超负荷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耐受力会有所下降。因此,散步时不要追求速度或距离,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散步强度。如果感到心跳加速或呼吸急促,就应该放慢脚步,甚至停下来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行走,可以采用走走停停的方式,让身体有恢复的机会。

        

3. 不忽视热身


无论何时开始运动,热身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老年人的肌肉和关节较为僵硬,缺乏热身直接开始运动会增加受伤的风险。散步前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可以帮助肌肉放松,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4. 不独自行动


尽管散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运动,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独自一人外出散步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最好找一个同伴一起散步,或者在家人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这样一旦发生意外,有人可以及时提供帮助。同时,随身携带手机,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联系他人。

5. 不忽略天气


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散步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雨天路滑、雪天易摔跤、极端高温或低温都会给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因此,选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日子散步是最理想的。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可以考虑室内散步或其他形式的低强度运动作为替代。

遵循这五“不”原则,不仅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散步的乐趣,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中的潜在风险,让散步成为一种安全、健康的日常活动。

4件事同样重要

除了散步,有些事儿同样需要咱们重视起来。别急着反驳我,先听老郭说说这四件事,说不定能让你的生活更有滋味。

1. 打理好自己的饮食

人到了这个年纪,身体就像一台老车,零件都开始老化了。这时候,吃得不对,就等于给身体添堵。记得少吃那些油腻、辛辣的东西,多吃蔬菜水果。

        
2. 动动脑筋

别光想着身体上的锻炼,脑子也要勤快点儿。可以看看书,练练字,或者跟老朋友们下下棋。现在科技发达,手机上也有不少益智游戏,挑几个感兴趣的,每天玩一玩,既能放松心情,又能保持大脑灵活。

3. 保证足够的睡眠

人老了觉少,这是常事儿。但不能因为睡不着就放弃,得想办法调整。睡前泡个脚,听听轻音乐,帮助入眠。白天别老躺着,适当活动活动,晚上自然就容易困了。

4. 健康社交

人是群居动物,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身边有伴儿,心里才踏实。孤独感是老年人的大敌,别让自己成为孤岛,多与外界接触,心情好了,身体也会跟着好起来。

老郭聊健康
🔴点我关注!每天为您解疾病之惑,纠养生之误!我是老郭,加入我们,和137万朋友一起养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