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手上会长透明的小水泡,而且特别痒。而且这种小水泡一旦长在手上就很难根除,经常反复出现。
为了消除这些小水泡,我们往往会尝试各种方法,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会导致脱皮和溃烂。那么,手上这些小水泡究竟是什么呢?是上火吗?到底要怎样才能消除呢?下面老郭将详细介绍。
因为湿气积聚便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细菌、病毒等感染风险,再加上夏天天气炎热,手部容易出汗、又或者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就容易引发汗疱疹。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我们千万不能去挑破它,否则液体流出的地方也会被传染,小水泡就会变得更多。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舒缓的药膏或乳液(如芦荟、洋甘菊等)的药膏或乳液,有助于减轻瘙痒和消炎作用。
当然,日常也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多出汗、摩擦和刺激等。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祛湿”,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下面老郭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湿气”以及如何“祛湿”。
“湿气重”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来的?
“湿气重”是指体内湿气积聚过多的状态。湿气多是中医中的一个概念,表示体内的水分代谢失调,导致水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外而停留在体内,从而产生疲倦无力、身体沉重、胸闷、食欲不振、口苦口干、皮肤黏腻等症状。
湿气重可以由以下因素引起:
1. 饮食不当
食用过多油腻、辛辣、生冷、甜食等容易产生湿气的食物会导致湿气的积聚。
2. 环境潮湿
长期处于潮湿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比如住在南方比较潮湿的地区,又或者长期在空调房里。
3. 运动不足
长时间缺乏运动会减少新陈代谢,也会使体内湿气不能及时排出。
4. 脾胃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脾胃是湿气产生和运输的关键器官,若脾胃功能不佳,湿气同样容易滞留体内,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
湿气重应该怎么办?
1. 调整饮食
少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甜食等容易产生湿气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和水分的食物。
2. 保持室内通风
保持居住环境的通风和干燥,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
3. 适度运动
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湿气的排出。
4. 调理脾胃
注意饮食规律,定时进食,避免过饱或饥饿,同时可以适当搭配中药调理脾胃功能。
5. 保持心情愉快
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压抑,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