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寓意
苏轼
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金张七叶,纨绮貂缨。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
成都卜肆。寂寞君平。郑子真、岩谷躬耕。寒灰炙手,人重人轻。除竺乾学,得无念,得无名。
译文:
三次做出入皇宫的官,四次做到九卿高官,试问书生,你有什么屈辱之处?又有什么荣耀和美名?朝中那些亲近宠贵的金、张之流,他们的后代能够身服绮儒纨袴,冠戴貂尾缨饰,还不是由于他们会“笃敬寤主”,干些拍马逢迎的勾当吗?而书生你既没有汗马功劳、又不会写些歌功颂德的辞赋献给皇帝,也不会用儒家经书去走送官的捷径。所以没有他们显贵。
既然这样,要像汉代蜀人严君平那样,在成都开个问卦店铺,自甘寂寞,或者像西汉末年的隐士郑子真那样在山谷里种田,火炭有不能再燃的时候,有可以取暖的时候,人有显贵与轻贱之分,不如学习、传授佛学,无所牵挂、无所名利。
注释:
行香子:词牌名。
三入承明:谓三次做出入皇宫的官。承明:指承明庐,汉代是在皇宫任职官员的值班歇宿之处。
四至九卿:谓四次做到九卿高官。九卿:汉代仅次于三公(唐宋时沿袭东汉时的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的称谓)的高级官员。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护)、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魏晋以后,设尚书分主各部行政,九卿专掌一部分事务,职任较轻。
问书生,何辱何荣:意谓问询儒生,什么是耻辱,什么是光荣。书生:这里指苏轼。
金张七叶:金:指.汉武帝的亲信贵臣金日磾和他的子孙后辈。叶:世、代。七叶:即七世。
纨绮貂缨:朝廷贵臣的穿戴服饰,这里指显贵大臣。纨绮(qǐ):指精美的丝织品。貂:貂尾,冠饰。缨:冠带。
无汗马事:没有汗马功劳,即未立战功。
献赋:古代辞赋家把自己所作的赋颂呈献皇帝,求得赏识。不明经:不明晓儒家的经书。“明经”是古代选官考试的一种科目。
成都卜肆: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卜肆:算卦占卜者的店铺。
寂寞君平:指西汉末年蜀人严君平(名严尊),他自甘寂寞以贫贱清静守。
郑子真:即郑朴,字子真,西汉末年隐士。
岩谷:岩洞山谷。
寒灰炙手:寒灰:指无火星已完全不能再燃的死灰,喻无法富贵的人。炙手:烘手取暖,喻权势高贵的人;通常以“炙手可热”形容权贵气焰之盛,谓热得烫手。
除竺乾学:竺乾:指佛,宋代傅斡《注坡词》注:“佛学本自西竺乾天。”句谓从佛学教义中学取看破红尘。除:除授。
得无念,得无名:谓学习佛学教义获得参透世俗,心中空寂无尘,无所牵挂、无所名利。
苏轼的《行香子·寓意》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词作,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地位和人生价值的看法。
词的开篇“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直接提出了对于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的质疑。苏轼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三次出入皇宫,四次位列九卿,却自问书生(即自己)在这之中有何耻辱和荣耀。这里的“金张七叶,纨绮貂缨”描绘了显赫家族的奢华生活,而“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他没有通过战功、献赋或明经来获取地位,表明了他对这些世俗价值的超然。
下片“成都卜肆。寂寞君平。郑子真、岩谷躬耕。”转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苏轼提到了严君平和郑子真这两位历史上的隐士,他们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寒灰炙手,人重人轻”则揭示了社会中贫富贵贱的不公,而“除竺乾学,得无念,得无名”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学习佛学来超脱世俗,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整首词作豪气贯注,瘦硬隽拔,字锻句谏,逆挽顿挫,对比鲜明,波澜壮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苏轼通过对比显赫与隐逸、世俗与超脱,展现了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对于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总的来说,《行香子·寓意》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评和反思。通过这首词,我们能够窥见苏轼对于名利的淡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