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译文:
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爱,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里去呢?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边刚好看到你升起在东头呢?还是在那天外广阔的宇宙,空无所有,只有浩浩长风把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飞入天空的宝镜,却不会掉下来,难道是谁用一根无形的长绳把它系住了吗 ?月宫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没有出嫁 ,不知又是谁把她留住了呢 ?
听说月亮游过海底,可又无从查问根由,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发愁。我怕大海中万里长鲸横冲直撞,会触破月宫的玉殿琼楼。月从海底经过,会水的虾蟆不用担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学会游泳呢 ?如果这一切都安然无恙,那么,又为何逐渐变成弯钩模样?
注释:
将旦:天色将晓。《天问》:楚词篇名,屈原所作。作者向天提出种种奇问,作品由一百七十多个问题组成,或自然,或社会,涉及面极广,表现出作者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唐,更有柳宗元作《天对》,对《天问》之问逐一作答。辛词仿《天问》体,在词中一气提出九问。 此词咏月,卓有创新:一,前此有待月诗,而无送月诗。二,引《天问》体入词。三,《天问》问月仅二,辛词不仅九问,且“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球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王国维《人间词话》)。四,善想象,富描绘,丰美瑰丽,把对天宇的探索和神话传说熔为一炉,而又自出新境。此亦前之未有,故弥足珍贵。
可怜:可爱。言中秋之月团圆皎洁,惹人生爱。
光影:指月亮。
空汗漫:空虚莫测,广大无际。
(héng横)娥:即月里嫦娥。据神话传说,她偷食丈夫后羿的仙药,乘风奔月,从此永居月宫。
问无由:无从查询。恍惚:谓此说迷离恍惚,不可捉摸。
玉殿琼楼:神话传说谓月中自有“琼楼玉宇烂然”(《拾遗记》),故俗称“月宫”。
故堪:固然能够。
无恙(yàng样):完好无损。
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饮酒》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词作,其独特之处在于它采用了《天问》体的形式,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表达对月亮的赞美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在这首词中,辛弃疾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也透露出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无限困惑和满腔悲愤。
词的上片提出了月亮西沉后的去向问题,是否在天外另有人间,或者月亮是由长风送走的。接着,词人对月亮如何悬挂在空中、嫦娥为何不嫁等传统神话故事提出了疑问。下片则继续对月亮的传说进行质疑,如月亮是否真的经过海底,玉兔和蟾蜍在其中如何生存,以及月亮为何会由圆变缺。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辛弃疾罢居瓢泉时期,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深切关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思。词中的月亮象征着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透露出辛弃疾对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以及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展现了他大胆的求索精神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的问题虽然在今天看来已不是问题,但在他生活的时代,这些发问表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具有难能可贵的科学探索精神。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