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明欣:悬壶济世为苍生,妙手回春丹心厚--记唐河县大河屯镇“赤脚医生”秦德凤

民生   2024-10-12 00:02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悬壶济世为苍生,

妙手回春丹心厚

--记唐河县大河屯镇“赤脚医生”秦德凤



作者 | 包明欣  秦世军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十三年前的2011年农历217日上午,北风呼号,飞雪漫天。唐河县大河屯镇东三里乔庄自然村,在阵阵哀乐声中,近百人的送葬队伍,踏着铺满皑皑白雪的乡村道路,人们手持花圈、挽联,护卫着神医秦德凤的灵柩向墓地缓缓走去。送别的队伍中有干部、有职工、有农民、有孩童,但最多的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相互搀扶着,满面泪痕,一个个哽咽说不出话来。这些老人中,当年大都被神医秦德凤救治过,有些甚至是从死亡线上拽回来,获得了二次生命。

一、苦难的童年

秦德凤,生于1946年,大河屯解放的前一年。刚出生的小德凤,正赶上拉锯战争,一家人整天东躲西藏,吃了上顿缺下顿,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
12岁那年因为食堂断顿,爷奶被先后饿死。瘦弱的父亲因承受不了失亲之痛,加之又怕幼小的儿女饿死,把本来就稀得能照见人影的饭省出一点给儿女吃,不久也撒手人寰。6口之家,眨眼间就剩下孤儿寡母三口人了。

德凤爹走时,其母还是三十五六岁的少妇,原本漂亮的德凤娘,虽饿的面黄肌瘦,但仍使见者生爱。德凤家的变故,早被还是单身的生产队长看在眼里。
他一方面托人说媒,一方面深更半夜敲秦家门,软硬兼施,威逼德凤娘嫁他,深知队长为人的德凤娘一口回绝。恼羞成怒的队长,利用手中权利,对胆敢抗命的德凤娘,用扣饭顿(少打饭)、派重活,找岔批斗等方法,逼迫就范。

眼看德凤娘浑身浮肿,二个孩子饿得骨瘦如柴,再呆下去实在难以活命。族家和好心的邻居们,都劝德凤娘说:“你快走吧,咱惹不起还躲不起。”族家叔婶说:“你把德凤留下来,我们照顾他,将来好给他爹留个后。你带着小妮走,是你个亲人,快逃活命去吧!要是遇上个好人家,就再成个家,可别再顾这顾那了,就是德凤他爹九泉有知,也不会怨你的,你是被那恶魔逼迫无奈,才走这一步啊,孩子!”

满含热泪的德凤娘,手拉一双儿女,扑通一声跪倒在叔叔和婶子的面前,放声痛哭起来。“叔啊、婶啊!德凤他爹尸骨未寒,德凤才13岁,小妮才8岁,叫我咋忍心离开这个家,丢下小德凤走哇!”“妈呀!您别走,您不要我了”。“我要哥哥,我要哥哥。”小妮拉着哥哥的手不放。

“听话德凤,你妈咋会不要你!是被那活阎王逼得没法呀。小妮呀!放下你哥的手,你哥有这么多爷奶照顾,你啥时候想哥哥了,叫你妈领着你回来,看哥哥……,走吧,快走吧!”
二、猪倌拜师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德凤只好辍学。回生产队当猪倌,一天挣六个工分,养活自己。

村东紧临泌阳河,河滩里是大队的林场,靠林场西侧,是一片数十亩柳林。这里有草、有水,夏天绿荫蔽日,凉风习习,是个天然的好牧场。德凤每天把猪赶到柳树林里,任其拱食、酣睡。懂事的德凤就在柳林里,捡拾那些被风吹折落下来的干枯柳枝,背回家当柴烧。

同村老猪倌陈明朗已是63岁的老人了。年轻时,在信阳英国人开办的福音堂里当传教士,会英语,懂医学。因当过传教士,和冯玉祥握过手,1956年被列为“历史不清人物”,从信阳中学清退回乡。
陈明朗为人谦和,心地善良,对同是猪倌的德凤很是同情。经过一年多的相处,陈明朗对这个懂事、勤快的德凤,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决心把自己半生所学中医学,悉数传授予他。

一天老人背靠柳树坐在草地上,摆手把德凤唤到跟前:“德凤啊,你今年15岁了吧,不小了,不能一辈子放猪啊,得学个手艺,找个吃饭门路”。

“那学啥呢?大伯!”

“我教你学医吧!”德凤点头答应。就这样,老少两代猪倌,转眼变成了师徒关系。

下午,老猪倌就把一部厚厚的《中医入门》读本交到了德凤的手里。连小学三年级都没念完的德凤,望着这部《中医入门》,惊呆了。

“别怕孩子,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识字少,咱边识字,边读书,边背药理脉诀,每天学一点,记一点,弄懂一点,日积月累,定能学成。”

德凤牢记恩师的话,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咀嚼着《中医入门》中的诊脉之法,“先要定得三部位,又要晓得十二经络,五脏六腑及五脏配合五行,四时生克之理,还要知道脉之息、浮、沉、迟、数、滑、涩及诸脉阴阳主病之源也”。对这些艰涩、拗口、难懂、难记的脉诀、药理,他反复背诵,一遍不行,五遍,五遍不行,就十遍、二十遍,直到弄懂、背熟,记牢为止。

在河边放猪时,恩师为给德凤多留出点读书时间,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把两群50余头猪的看管活,全部揽下。德凤也没辜负师傅期望,不论是在柳林里、往返路上、饭前饭后、甚至吃饭,都手不释卷,眼不离书,口不离书,经常喃喃自语,自问自答。或师傅提问,德凤答,或德凤提问,师傅答。

那时的农村照明没电,煤油凭票。队里发的少得可怜的油票,根本不够彻夜读书的德凤用。为了省钱,德凤就点柴油灯照明。灯头小了不亮,灯头大了冒黑烟。
酷暑天,他光着脊梁在油灯下读书,热急了,就到屋外用凉水洗洗再读;冬天坐在被窝里,靠着床头墙壁读。常年的灯下苦读,油烟把德凤的鼻子熏成了两个黑洞。多少次鸡叫头遍了,哈欠连连,实在是熬得撑不下去时,他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医书,和衣躺下。

一次做面条,水添到锅里后,他边烧火,边看书。等他想起该下面条了,掀起锅盖一看,唉呀!锅里的水已快熬干了。就只好添水再烧,水开了,他一手拿书,一手抓起拍子上的面条,侧着身子,脸都没转过去,就把面条下到了锅里。稍停心想面条熟了,就放下医书,从桌上拿起饭碗,转身准备盛饭时,才发现锅里还是白水,哪有面条的影子,仔细一看,原来面条、白菜都下到灶旁的水缸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五个寒暑过去了,苦读不辍的德凤,终于把《中医入门》这部艰涩、难懂、难啃的医书读完了,并熔化在了自己的脑海里。

三、命大如天

毛主席说:“赤脚医生就是好。”1968年9月《红旗》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从此赤脚医生这个新生事物走向了全国。大队建卫生所,生产队建卫生室。20多岁的德凤当上了生产队的卫生员。
他把自家的房子腾出一间,用土坯垒起了5尺宽6尺高的土药柜,并把每个方格用旧报纸糊表起来,摆上自己从野外采集来的茅根、芦山草、藿香杆、小茴香杆、蒲公英、荆芥杆、野山楂、地肤子、唐香附、苍耳等中草药,用土单验方为乡亲们治病。

“命大如天”是恩师的谆谆教诲。德凤一刻也不能忘,更不敢忘。为了把握中草药的药性和效果,解除病者疑虑。对每位患者的初次用药,他都要亲熬、亲偿、亲感药效,待确保安全有效时,才让患者服用。并坚持一天两趟往患者家里跑,探问服药后的感受,直到痊愈为止。

当中医只会开方抓草药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针灸、拔火罐等技能。恩师的话就像又一个重锤,敲打在德凤的心坎上。
在恩师的指导下,对着针灸图,先在自己身上找对应穴位,为加深记忆,每找准一个就用铅笔在穴位处划一个圆。对自己看不到的后背等穴位,请恩师帮着找,用硬铅头对穴位进行刺激,来体会每个穴位的准确位置。铅粉的刺激,使德凤身上布满了红点点。
在汗液的刺激下,痒疼得他彻夜难眠。面对艰难和痛苦,德凤咬牙坚持,从不退却。经过半年多的勤学苦炼,硬是把人体上360个穴位,和每个穴位对治病的作用,烂熟于心。
穴位记熟了,还要学会针灸。为了体验针灸过程中产生的酸、胀、麻、沉等感觉,在运针中怎样才能减轻患者痛苦。德凤就在自己不足百斤的瘦弱身体上反复扎试,体悟要领。
有不少乡亲心疼地说:“德凤啊!你天天在自己身上练针、试尝中药,难道你就不知药苦,不怕针痛?”知道呀,只有我多吃点苦、忍点疼,老少爷们才能少吃点苦,少忍点痛啊!人命大如天,来不得半点马虎。经过德凤的不懈努力,终使“铁杵成针,”熟练地掌握了针灸和拔火罐技术。

四、赤脚“神医”

60年代的农村贫穷落后,一个男棒劳力出工一天记10分,分值八分到一毛钱。社员有病没钱到公社医院看病吃药,有个头疼发热、腰酸腿痛等小病,都就近找德凤拼个单方或扎个针。
李婶患心痛病多年,因没钱看病,就找德凤用单方治,没花一分钱,病情明显减轻。李婶逢人就夸:“德凤这孩子,‘绱鞋不使锥子,针中’。我这老心疼病一犯,只要用了德凤的单方,就不痛了,你们说神奇不神奇!”

后来,李婶因劳累过度,又犯了病,痛得她头冒凉汗,浑身发抖。德凤诊脉后说:婶子啊,您老这次病,卫生室现有的草药是不够的,我开个方子,叫我兄弟去街上医药零售部抓吧。李婶的小儿子来到街上,把方子递给司药的,几个司药的同志你看看方子,我看看方子,一个个头摇得拨浪鼓一样,“这哪是字,分明是堆集的火柴棒,字都没法认,咋抓药?”这时从后面走出来个白发老者,“王医生,您老见多识广,您给看下这个方子。”
王医生带上老花镜,仔细琢磨了半天说:“这是个活血、理气、镇痛的方子,你们别看字写得不好,但药理清楚,用药地道,是个很有功底的老先生。孩子,这个医生多大年纪了?”“20多岁,”“啊!不会吧?”“是真的。”“了不得,将来定是个好中医!”

药抓好后,会计噼哩啪啦算盘珠一拨拉说:“一毛九分钱。”拿着不足二毛钱的中药包,李婶的儿子满腹孤疑地回到家里。急忙把药煎上,上午10点服一料,下午4点服二料,李婶的心痛病竟奇迹般地不痛了。一毛九分钱医好多年心痛病的消息,一时间象长了翅膀一样,疯传开来。“放猪娃是神仙下凡,菩萨转世,是手到病除普救众生的活神仙。”这些传言越传越玄,越传越远。

秦德凤是神医,神医看病不收钱。每天他家的门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停放着一辆辆自行车、架子车、牛车、拖拉机、小汽车。候诊和陪护的人,坐得到处都是,有些外地病人,当天排不上号的,晚上病人借宿在村上群众家里,年轻人就露宿在其房前屋后,等第二天就医。

白天德凤把桌子放在门口,凝神静气,“望、闻、问、切”,细心把脉,每天把上百张处方送到了患者手里。过意不去的患者,把处方费扔到桌上就走,每遇到这种情况,德凤都站起来追上去,把钱塞回患者的手里。开始两月,生产队每天照记工分。时间一长,生产队就派一位贫农代表,坐在诊桌前代收每张2毛钱的处方费,德凤自己仍分文不收。

老实憨厚的德凤,看着这些成群结队,为看病露宿村头的乡亲,心里很不是个滋味,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除了吃饭、晚上睡觉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倾注在为病人解除痛苦上。古城公社有对老夫妇,为了赶早,没吃早饭就坐在了德凤门前。德凤知道后,把自己刚做好准备吃的早饭,端给了两位老人,为了不耽搁时间,就谎称自己已吃过了,饿着肚子坐诊到中午。

长期无人照料,饥一顿、饱一顿的不规律生活,再加上天天满负荷的工作,使身体不足5尺、体重不过百斤的德凤,累得口吐鲜血,晕倒在看病桌上。

公社书记知道后,亲自到医院看望,并叮嘱医院领导说:“要安排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尽快医好德凤的病,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决不能让为人看病的人自己也病倒。”

“小神仙”病倒的消息传到了县里。县委书记亲自安排,把德凤接到县医院治疗,并到病床前探望。拉着德凤的手,关切地说:“德凤啊!我知道,你是累病的,你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全县人民学习,你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好青年,赤脚医生的好榜样,我们都应向你学习。希望你好好养病,早日恢复健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德凤病好出院后,被县委评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赤脚医生的好榜样,先进材料报到了省里。
1969年春天,德凤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了楼高、路宽、人多、热闹的省会郑州,参加省委组织的全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讲用团,天天到省直机关、学校、工厂、医院等单位讲用,望着会场上一张张笑脸,听着经久不息的掌声,德凤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激动、幸福和荣光。

德凤回来了,县领导亲自到车站迎接,稍事休息,就安排德凤在县直机关等单位巡回报告。当时,有不少医院欲聘德凤到医院坐诊。均被德凤婉拒,义无反顾的回到了生养自己的乔庄,回到了病人的身边。德凤回来后,被大队安排在卫生所,当赤脚医生。

1973年,德凤作为优秀赤脚医生,被社员、大小队干部推荐到公社,公社报请县委批准,保送到南阳卫校深造。三年学校生活中,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病人,在教室外、大门口等他。一下课,病人就会围上来,为了不影响别人学习,德凤就找个僻静处,蹲在地上为病人诊脉开方,仍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1976年,德凤毕业留校做了门诊医生。因他的病人特多,常常错过食堂开饭时间,做饭师傅感其医德,常把饭放在锅里热着,等德凤下班回来能吃上口热饭。但天天如此,食堂师傅就不能按时下班。师傅们的关心,使德凤于心不忍。就自己买了炊具、干面条,因为没时间上街买菜,总是吃白面条(没放菜的面条)饭。
德凤的住室门前不远就是卫校的菜地,但他从不动公家一棵菜。一次同事看他老吃白面条,就顺手拔了几棵菜送给德凤,因他拗不过同事只好收下,事后他向食堂交了3元钱,气得同事大发脾气。

德凤每天上班早,下班晚,视病人如亲人,蔼然可亲。被他医好的病人,不断把表扬信送到卫校,引来了个别同事的妒嫉和冷嘲热讽。德凤深知自己是赤脚医生,城市不是自己呆的地,应哪来还哪去。
一天他忽然想起一个患者的话:“俺桐柏栗楼公社医院没中医,看中医老得去外地,很不方便。”我去,主意拿定后,就向校领导打报告,要求到桐柏栗楼公社医院工作。在德凤的多次要求下,校领导知其去意已决,同意了他的请求。1979年初,德凤离开了工作二年多的卫校,调桐柏县栗楼公社医院工作。

“小神仙”秦德凤到栗楼公社医院的消息,很快传遍桐柏的大街小巷和山乡。每天来找他诊病的人,挤破门诊部,白天看不完的病人,晚上就找到他的住室里。德凤又一次没了休息时间和节假日。
后来医院实行绩效工资制,中医处方价值偏低,有同行劝其也学着开西药处方,增加点收入。德凤说:“我是学中医的,半路再学西医,就丢了本行。”几十年来,他始终把“少花钱,医好病,”作为自己的行医准则。

当年已35岁的德凤,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爱情,一位医院领导看德凤医德好、人品好,就把亲戚的女儿介绍给德凤,从此,德凤有了温馨的家。
1986年,医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其爱人转为城镇户口,并安排了工作。二年后他(她)们的女儿出生。心情舒畅的德凤,更是加倍努力,积极工作,多次受到县乡领导和系统内领导的表扬。

2006年,60岁的德凤光荣退休。后又被医院返聘留院坐诊。一年后,德凤向院领导要求辞聘。深入山乡,边巡访当年被自己治愈的疑难杂症患者,总结经验,边送医上门,为乡亲们治病。德凤的想法得到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原本就不会骑自行车的德凤,身背药箱、医书和换洗衣服,开始了他漫长的巡访治病工作。
从2007年到2011年德凤病逝,四年中,他用双脚丈量了桐柏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五本厚厚的巡访笔记。这四年中,德凤走了多少路,翻过多少山,趟过多少河,婉言谢绝过多少被他医好的病人的谢礼,这是个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天文数字。对于后人来说,他将永远是个解不开的谜。

五、永远的怀念

2011年农历2月14日,积劳成疾的德凤,病倒在巡诊路上,被乡亲们送到县医院,确诊为脑溢血,因出血量过大,当晚就离开了人世。遵照德凤生前“死后尽孝”的遗愿,家属把他的骨灰从桐柏栗楼送回故园,安葬在父亲身旁。

“德凤啊!请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想念您,您永远是我们的好医生!”


作者简介

包明欣,南阳市唐河人,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生于1953年12月15日,1972年7月提干,先后在在唐河县大河屯公社(镇)、唐河县政府办公室、唐河县统计局唐河县二轻局工作,2013年退休。
退休后写过多篇文章在县《唐州风》、《石柱山》两本杂志发表;任唐河县政协文史研究会会员。



往期精选


1、包明欣:故乡的四座石板桥

2、包明欣:乡村的炊烟,带不走我的乡愁

3、包明欣:残疾人脱贫的好榜样--唐河县大河屯镇李喜柱

4、包明欣:故乡的芦花

5、包明欣:游山西永济市普救寺,一起了解文学巨著《西厢记》的创作历史

6、包明欣:游山西洪洞县  寻根祖大槐树

7、包明欣:百年古树花暗香 秋果如豆满枝头-记唐河县杨朱村一棵棠梨古树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郑长春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请加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