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是人与水互动的技术,水永远比人强大,人只能通过了解、熟悉水性来摆脱被水随意处置的命运,人只有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并在熟悉水性适应水性的过程中,不断地扩大局限的外沿,即提升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获得一定的主动权,这点主动权意味着两件事:一是人的自身能力可以不断提升,二是能力提升的限度由对水的敬畏上限而定。这两点任何一点出问题,必然导致灾难,万事万物包括人生莫不如此。
以上是能感知到的客观事实,对自大狂妄的人来说,换个说法更容易接受,比如说:驾驭水,善水者,诸如此类,对于自知之明的人来说,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是尽人事,保持敬畏是听天命,更进一步来说,人所取得的一切成功,离不开自身拼搏努力,但更得益于环境因素,正所谓时也命也运也,不会无知的将一切功劳全归于自己,从而胜不骄,败不馁,更进一步,可以达至更高境界,如同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明教至上武学《乾坤大挪移》口诀所言: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本来是写游泳,个人把金庸小说当哲学、佛学看,瞎扯一通,下面回归游泳正题。
1、水的浮力,小到人大到万吨巨轮
投石进水沉,投木进水浮,直观总结是石头沉,木头轻,可是万吨巨轮为啥不沉?看来重量不是原因,原因在于水的浮力。利用水的浮力才是在水中前行的基础,因此,游泳最基础的功能是漂浮,任何时候可以迅速放松身体,发挥浮力作用,是水性良好的表现。
吃水越深浮力越大,学名叫排水量,体型胖的人浮力大,吃水线深,体型瘦的人浮力小,吃水线浅,如果两者要游得一样快,体型胖的人划水要相对深一些,体型瘦的人划水可以浅一些。一条小船划桨时不必把桨板放入水中过深,白白浪费划水力量,一条大船划桨时如果桨板放入水中过浅,划水力气再大也吃不上劲,船速提不起来。
2、水的推力,水面为浪,水下为波,交界为波浪
水将人浮起来后,或者说人熟悉水性了学会在水中漂起来后,人是怎么游进的?直觉告诉人是手臂划水,蛙腿,这个回答对,但如果对游进的理解仅限于此,这个回答又不对。
人在水中浮起来后,能在水中前进靠的是水推水,而人又在水上浮着,从而达到人随从水走目标,如同陆上运动的本质是脚掌、鞋底与大地产生摩擦力,大地支撑着身体往前,同理,游泳时,手臂划水和腿部动作都只是在制造水波,通过水波推动水波上漂浮的人,达到游进的目标。
理解了这一点,可以帮助泳者改进自由泳划水动作,蛙腿动作,在不增加动作力量的情况下,显著提升游泳速度。
以自由泳划水动作为例,初学时,直接用手臂划水,游进效果最差,知道抱水的重要性后,手臂先抱水,再划水,游进效果会好一些,最后,发现抱水后不及时划水,抱到的水会很快流失掉,于是明白了抱水后需要加速划水,游进效果又提高了一些,又发现加速划水太用力,抱到的水好像也会流失一些,进一步改进划水力度,加速划水但不过度,将抱水与划水合成一起,此时游进效果最好,而到达这个境界后,从外在动作看,又好像回到了初学时不知道抱水的情况,但实质和效率却完全不同。
再以蛙泳腿为例,很多教练在指导蛙泳腿动作时,分为三步,翻脚掌,外蹬腿,快夹水,事实上蛙腿外蹬相当于抱水,夹水相当于推水,蛙腿动作的应当做到蹬夹一起,即外蹬的同时,大腿用力合拢,做夹的动作,通过腿部蹬夹产生将双腿间水“挤出去”的效果,即以水推水,进而推动身体在水中游进的效果。很多泳者把蛙腿外蹬当成游进的动力,这样理解是错误的,腿底板就那么大,如果只蹬不夹,或才先蹬后夹,而不是蹬夹一起完成,根本产生不了足够的推进力。
公众号一个分享游泳经验,一个分享软件网络和看书心得
感谢您支持和鼓励的点赞,更喜欢交流的评论和更多的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