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李白和玉真公主的故事
玉真公主,唐睿宗的女儿,唐玄宗的亲妹妹,在唐朝的地位较高,因厌恶宫内的权力斗争,开始慕仙学道,选择出家,22岁时,被封号为玉真公主。
出家之后,玉真公主为了修道,一直住在宫外。唐玄宗很挂念这个妹妹,时常去看她,还赏赐给她大量的财物,所以玉真公主在道观里的日子过得也是锦衣玉食、逍遥自在;还因自己的诗词爱好,修建了许多别馆,作为当时的“唐诗俱乐部”,可以主持诗会,结交名士。
当时的很多文人墨客也都知道玉真公主的喜好,知道她欣赏有才华的人,又有天子的关照,都主动向她献诗,希望能得到她的举荐,可以一步登天。这些人中,最著名的就是“诗佛”王维和“诗仙”李白。
先说王维,年轻时长得很帅,史书上说他“妙年洁白,风姿郁美”,是妥妥的一个小鲜肉。而且他还多才多艺,不仅擅长水墨山水画,还弹了一手好琵琶,水平可以碾压专业乐师。这样有全才的年轻男子,怎能不招女人喜爱呢。
公元720年,20岁的王维进京赶考,不幸落第,但有幸结识了热衷结交文人雅士的岐王李范。第二年,21岁的王维再次进京赶考,这一次他志在必得,临行前还许诺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崔氏,自己一旦考取功名,必将返乡娶她为妻。
进京之后,王维先去拜见了岐王李范,想请他帮忙,岐王想到了玉真公主,并在他的引荐下,王维有了拜会玉真公主的机会。
于是,一桌丰盛的宴席,一杯醇香的美酒,王维在席间,弹唱了一曲凄美婉转的《郁轮袍》助兴,满座动容,玉真公主更是感动万分。当细问诗词时,玉真公主得知正是眼前这位年轻人所写,顿时感叹相见恨晚!
渐渐地伴着词曲的情愫,玉真公主听得痴了、醉了,竟不由地缓步上前盈盈一拜,还想要拜王维为师。李范连忙推荐,把王维的名作《山居秋暝》奉上:“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玉真公主赏读过后,倾慕之情油然而生。
之后,玉真公主向唐玄宗推荐了王维,王维也凭着自己的才气不负众望,一举高中状元。
再后来,玉真公主对王维的才气愈发欣赏,这个比王维大9岁的大龄女青年,还动了情,甚至有了想招他为驸马的念头。可以预见,如果王维真的被招为驸马,有了玉真公主与皇帝的这层关系,仕途也必将是一片光明的。
但是,王维却是个钟情的榆木疙瘩,因为有对家乡未婚妻的许诺,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在向玉真公主登门辞别时,王维说:感谢公主的垂青,家乡有等待自己完婚的女子。他已经辞官,此次登门是来辞别的,他要回乡去迎娶自己的未婚妻。走了。
可惜呀,此时的玉真公主,一片真情无处倾诉,好难过。如果说,在爱情面前,男人比女人更理智,这反而让女人更放不下。所以面对王维的钟情和“无情”,玉真公主除了莫强求,内心更加倾慕了。想想,如果王维真的为了前程抛弃了青梅竹马的崔氏,玉真公主也未必真看得上。
既然君已有妻,那就祝君一路顺风与其白头到老吧。“无情”的王维走了,李白出现了。
开元十八年(730),李白来到长安,四处找关系,凑巧,有个道士好友叫元丹丘,供职的昭成观与玉真观仅一墙之隔,在一次道教活动中,李白也通过元丹丘搭上了玉真公主这条线。
李白还写过一首赞誉玉真公主的诗《玉真仙人词》,描述玉真公主的风姿: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欸腾双龙。
弄电不裰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这首诗气魄宏大,辞藻华丽,李白把玉真公主写得像九天玄女一般,预祝她能修道成仙。玉真公主也一下子对李白卓绝的文采和潇洒的风姿十分欣赏,还把他介绍给京城的权贵。
公元742年,因玉真公主引荐,李白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本以为自己的人生从此时来运转,但之后,他的长安生活并不如意,反倒平添了许多愁苦。
后来,李白结识了唐玄宗的驸马,也就是玉真公主的侄女婿张垍,想能通过他再见玉真公主一面,谁知这个张垍不帮忙。李白只好一人住在终南山下的玉真公主别馆,等待机会,心感凄凉,于是就写了《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其诗句: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
秋雨连绵,天气阴沉,李白只能酌一杯酒聊以自慰。
同时,李白因遭遇冷遇,还写下了一首经典的《长相思》:
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这首诗是不是李白对玉真公主的思念?从字面上确实是写男子对美人的思念,古诗词有一个传统,就是借美人喻君王,借美人喻理想,所以一般认为,李白的这首诗是君门九重,渴望得到玉真公主的推荐。怎奈隔了千山万水,李白只能独自相思,摧心肝呀。后由于各种原因,李白也离开了长安。
点拨:
一、题解: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春夜空山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
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二、释词:
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惊:惊动,扰乱。山鸟:山中的鸟。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时:时而,偶尔。
三、译文:在这寂静无人的山林里,只有桂花飘落坠地的声音。月亮升起,惊动了栖息在树枝上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不时的在空旷的山涧响起。
四、全文赏析: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春夜空山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
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
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
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
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可以供读者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
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
“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以动谢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五、将《鸟鸣涧》四句诗描绘成一幅图画写下来:
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欢迎新老朋友的拨冗指导,敬请关注!
图片/网络/感谢原创/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