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洛中访袁拾遗不遇》⑦

文摘   2024-10-19 21:19   广东  

布衣诗人孟浩然:一生任性,半生困顿

      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他也是“诗仙”李白的偶像,著名的山水诗人,他虽有入仕之志,却一生风流,终生未曾为官。他就是“布衣诗人”。孟浩然。他终其一生都未踏入仕途,所以被称作“布衣诗人”。

       孟浩然的一生是都是活在纠结与困顿中的。身在浮华,却心向清欢。一生都在入仕与自由之中游走。既渴望完成父亲望子成龙的遗愿,又向往灵魂深处的自由。他的一生本来是有机会入朝为官的,但是他没有把握好机会,最终只能困顿一生,一生没有享受过安宁的生活。

1、 少年天才,未来之星

       他从小便热爱学习,天天泡在书房看书,偶尔也会和弟弟一起练剑,文武双全,翩翩少年,家人甚是安慰,对孟浩然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18岁那一年,孟浩然参加了县试,一出手便高中榜首,成了十里八乡的热门人物。按理来说,他接下来必然是进京赶考,进士及第。谁知20岁的时候,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
2、拒绝科考,隐居山林
      这是他第一次任性。他认为皇室混乱、朝廷腐败、纲纪不振。他不愿为这样的朝廷卖命,家人不解他的想法,为此他和家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孟浩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归隐山林去了。在归隐期间有感而发,写下了那首《夜归鹿门歌》。

       他拒绝科考。不顾父母家人的反对,前往鹿门山隐居。拒绝参加府试。在鹿门山隐居期间。有家里提供的经济支持,隐居生活过得悠闲自在。写下著名的《春晓》。

       这首诗里透露着轻松自在。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没有工作压力,睡到自然醒。起床看到满地的落花,想起昨夜风雨交加的夜晚,风雨打落了许多花朵。     

3、不顾世俗,任性成婚

        这是他第二次任性。在隐居期间,孟浩然结识了襄阳城有名的歌姬,他并不只是逢场作戏,而是要迎娶回家。孟家是书香世家。孟浩然知道家里是不会同意的,于是他自己上门提亲,于公元710年与歌姬韩襄客结为了夫妻。

       即使结为夫妻,孟家也不承认这个儿媳。这是孟浩然没想到的,他的父亲还因为这件事,急火攻心。心中郁结,于公元714年去世。


       父亲的去世,孟浩然似乎开始悔悟。回忆起父亲在世的点点滴滴,追回自己的任性妄为,让父亲郁郁而终。父亲一直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于是他决定去科考,完成父亲的遗愿。公元717年,三年守孝期满。已经29岁的孟浩然终于踏上了科考之路。

       为步入仕途。他写下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获得举荐入仕的机会。“临渊羡鱼情”把他想仕途的愿望表达的淋漓尽致。张九龄对他的才华颇为赏识,两人也结为至交。张九龄也向唐玄宗举荐了孟浩然,但是天不遂人愿,唐玄宗没看上孟浩然。
       虽然求官之路漫漫,但是孟浩然却意外收获了一大波好友。王维、李白、贺知章等知名的诗人都是他的好友。李白一直把孟浩然当做偶像,有名篇《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流传至今。

      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让他结识了张说,在他的引荐下,认识了不少的文坛官场领袖,正当孟浩然翘首以待借着结识的人脉引荐入仕时,张说已然锒铛入狱。

       引荐的路子断了,孟浩然只有科考一个选择。虽说诗赋一关他很容易就通过了,但是散漫了半辈子的孟浩然对政论文一窍不通,科考入仕已然没了指望。

       孟浩然非但没有抱怨,转身便游山玩水去了。随遇而安,洒脱豁达的心态也让李白为他折服,与他结交,甚至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知”的名句,可见李白对他的欣赏。

4、忽略医嘱,撒手人寰。

      又过了两年,张九龄被贬荆州,招孟浩然做他的幕僚。公元738年,孟浩然背部染上了毒疮,只能回到老家襄阳修养。

      听闻好友王昌龄要路过他所在的地方,孟浩然欣然设宴款待。宴席上他不顾医者的叮嘱,开怀畅饮大吃生鲜,导致恶疾复发,撒手人寰。结束了他随性豁达的一生。

一、诵读诗歌: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唐代〕
luò yáng fǎng cái zǐ
洛   阳     访     才 子 ,
jiāng lǐng zuò liú rén
江      岭    作  流  人 。
wén shuō méi huā zǎo
 闻    说     梅   花    早 ,
hé rú běi dì chūn
何 如  北  地  春 。

二、跟着老师连读三遍: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

三、释词

1、洛中: 指洛阳。拾遗:古代官职的名称。
2、 才子: 指袁拾遗。
3、 江岭: 江南岭外之地。岭,这里指大庾岭。唐代时期的罪人常被流放到岭外。流人:被流放的人,这里指袁拾遗。
4、 梅花早: 梅花早开。
5、 北: 一作“此”。

四、译文:

      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五、赏析:

 1、《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人去洛阳寻访故人,不料挚友已经被贬江岭。诗人的心绪颇为复杂,不平、感伤、怀念交织在一起,但表现在诗里的却含蓄深沉,甚至很飘逸洒脱。

     用“才子”二字,表达对袁拾遗的倾慕。同时“才子”与“流人”的对比,暗喻诗人的不平之气。虽然说江岭梅花开得早,风光美妙,也不如北地家乡之春好。诗有收放自如、含蓄不露的美感。

       这首诗虽然短短二十个字,但其境界非常大,于情感上虽未着一字,但那种寄予的深情却在相隔千山万水的南北之间弥散开来,虽不得不淡,却至死不灭。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2、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点“不遇”,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

       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阳人,到了洛阳以后,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江岭”指大庚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江岭”与“洛阳”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他的挚友。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两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庚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字。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比不上留居北地的故乡。

       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便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贯穿着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阳之春。

      那江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六、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不详,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游历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落榜。

       他在太学赋诗的时候,名动公卿,满座为之倾倒。后因写诗引起唐玄宗不悦而被放归襄阳,于是漫游吴越一带,游览名山胜水。734年(开元二十二年),襄州刺史韩朝宗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准备向朝廷举荐他,但他不慕名利,到期竟然失约不赴,终究还是没有成就功名。

       孟浩然生活在盛唐时期,早年曾有远大的抱负,但在政治上困顿失意,终生过着隐士的生活。他洁身自好,不乐于趋附权贵,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当时和后世所倾慕。 

欢迎新老朋友的拨冗指导,敬请关注!

图片/网络/感谢原创/侵权/联系删除

闲谈趣事xixi
自己心路历程,随笔,人生感悟,学生优秀作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