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秋日湖上》:
一、诵读诗歌,连读三遍。
《秋日湖上》
唐.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秋日湖上》
唐·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沈浮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秋日湖上》
唐·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沈浮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二、词语解释:
五湖,指江苏的太湖。
浮沉,指国家的兴亡治乱。
三、古诗大意:
日落时在太湖上荡舟,烟波弥漫的景色,使人心生忧愁。千百年来的历史和太湖的波浪在浮浮沉沉中远逝,谁还会去关心呢?
四、作者简介
薛莹,晚唐诗人。著有《洞庭诗集》,《全唐诗》里收有十首他作的诗,其他的就只有残句了。他的诗风充满伤感,所作多表现隐逸生活。
五、诗歌鉴赏:
1、《秋日湖上》是晚唐诗人薛莹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秋日泛舟游览太湖的情形,流露出诗人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心情。这首诗浅易近人,文情并茂,诗人既点出了世事如白驹过隙,变幻莫测的原理,也道出了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及探索。千百年来人们对它议论不一。
2、这也是一首湖上怀古的作品,它反映出了一种世事浮沉的消极思想。这首诗开头一句写出了诗人秋日泛舟闲游时间、地点,言简意赅;紧接着一句道出了太湖上的景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的心境。 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情由景生,景带情思,情景交融。尤其一个“愁”字,直抒胸臆,点出了诗人抑郁的情怀。崔颢有诗《黄鹤楼》中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样是日薄西山,同样是迷离烟波。
3、这首诗开头一句“落日五湖游”。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泛舟于五湖(太湖)的情景,通过“落日”和“五湖”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苍茫、落寞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世事浮沉的感慨。
紧接着一句道出了太湖上的景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的心境。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情由景生,景带情思,情景交融。尤其一个“愁”字,直抒胸臆,点出了诗人抑郁的情怀。
崔颢《黄鹤楼》中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样是日薄西山,同样是迷离烟波,虽然诗人所想的不相同,但其心境是相同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两句是这首诗的题旨所在,意思是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太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此日的湖波依旧,往日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却是灰飞烟灭。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历史的车轮销声匿迹。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作为历史的见证,作者在这里告诫世人要跳出名利,淡漠名利,淡泊一生,因为“是非成败转头空”。
作者用低精神财富的笔调,委婉地道出名利的虚无,既有了道家的出仕思想,又表达了作者的清风明月般的胸怀。
4、小结:
这是一首湖上怀古的作品,它反映出了一种世事浮沉的消极思想。春秋时吴国和越国,是相邻的两个诸侯国,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同太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诗人泛舟湖上,秋风萧瑟,落日烟波,触目所见,处处皆可生愁。
然身临此境,最易令人发生感慨的,自然是历史上吴越争霸的故事了。当时吴被灭亡而越称霸,都已成为往事陈迹,所以说是“浮沉千古事”,早已付诸东流,没有谁来问了。全诗流露出诗人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心情。
此诗的妙处在于要言不烦,寥寥数语就将今与古、虚与实、景与情融合起来,古今一概,寓虚于实,情景不分。
5、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日傍晚泛舟太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诗中的“烟波处处愁”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愁绪。
而“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沉思,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较为常见,反映了他们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六、将诗歌描绘成一幅图画写下来:
落日的时候,我在太湖上游船,游到太湖中央,湖畔边,古朴的渔船静静地停泊,船上似乎还留有渔人的身影,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沿着湖边,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偶有几片黄叶在风中自由地旋舞,最终栖息在草丛里。
远处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在湖面上,形成一片金黄色的光晕。在晨曦或暮色中若隐若现,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守望着这片水域。雷锋塔塔影与湖面的倒影相互映衬,更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烟波迷漫下模模糊糊的景色使人产生了忧愁。千古而来历史不正如这浩渺烟波笼罩下的水浪一样在浮浮沉沉中远逝了吗,谁会关心那些繁冗沉寂的事情呢?
与天空中的淡蓝色和白色云彩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欢迎新老朋友的拨冗指导,敬请关注!
图片/网络/感谢原创/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