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歌鉴赏

文摘   2024-10-08 20:29   广东  

王之涣的故事:

       听过大唐诗人王之涣、高适、王昌龄的一次PK吗?旗亭画壁的故事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已成为千古美谈。

     《登鹳雀楼》这是王之涣最著名的一首诗,也是其趣味故事的开端。据说有一天,王之涣无聊地漫步在城市的街道上。突然,他看到一群鹳鸟盘旋在天空中,惊艳了他的眼球。

      他认为这是一幅忍不住分享的美丽景色,于是他停下来,拿出纸笔,写了下来。诗作中流露出一些人生哲理。正好他站立的地方是一座鹳雀楼,他便顺便翻身上了楼。

       然而,除了这句广为人知的名句之外王之涣还写过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有一次,他描述了一只蝴蝶与一朵玫瑰花之间的互动。他将蝴蝶比作“飞翔的彩虹”,将花比作“盛开的红云”,生动地描绘了它们之间的美丽和和谐。

     通过这样幽默的比喻,王之涣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奇妙与趣味。他这位唐朝著名诗人,以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卓越的诗歌才华著称。‌

       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他以门荫入仕,担任衡水主簿,并在任上娶了衡水县令李涤的第三女为妻。然而,他因受人诬谤,最终拂衣去官。

      在天宝元年(742年),王之涣补任‌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最终卒于文安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其诗歌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观和边塞风光为主,风格豪放而富有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一、跟着老师诵读诗歌(连读三遍)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二、释词

青青:指杨柳的颜色。
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苦:辛苦,这里指折柳不方便。
别离:离别,分别。

三、译文: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译: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译: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四、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王之涣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传唱,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之涣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他的生平事迹和诗歌成就,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才华和魅力,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五、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御河两岸杨柳依依,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深春。

       “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且首句是远望所见,

      第二句是近观所见。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别人送别而攀折杨柳,反映送别的人多。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至于诗人自己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更衬托出了诗人的送别的深情。后两句看似平淡,仔细咀嚼,意味深长,诗人折或者不折杨柳,内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短小精悍,款款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创作背景:

       长安城外,王之涣与友人即将离别,当时正值杨柳生长的春季,于是王之涣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别》。

      《送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友人向东行离开京城,诗人来到东门给友人折柳送行。这首送别诗短小精悍,言浅意深,依依惜别之意,跃然纸上。


闲谈趣事xixi
自己心路历程,随笔,人生感悟,学生优秀作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