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伟:如何修复导致心理疾病的情结?

情感   2024-09-19 21:30   江苏  

01


在1904年到1911年期间,荣格进行了一系列字词联想测验。他用一张写有100个刺激词的字表对被试测试。主试说一个词,要求被试马上说出他心中想到的第一个联想词,并将被试的反应词、反应时间和所有行为特点记录下来。


第一次测验后立刻进行第二次测验(了解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若刺激词带有某种情绪色彩,被试会受到干扰而出现延迟反应。通过这一实验可发现被试潜意识中的情感倾向线索,找到其心理疾病的真正原因。


荣格认为,对反应词的延迟反应是由于关键词击中了被试潜意识中的情结,这情结是心理疾病的真正原因。然而,患者对自己的情结一无所知,原因是情结与自我相分离,以心理疾病的形式自发地表现出来,使人产生焦虑、幻觉、精神不安等症状。


荣格在实验时不仅测定反应时间,还用仪器对被试的呼吸、脉搏和皮肤电反射进行客观记录,提高了测验的信度。


通过对反应时间及机体变化的观察,荣格相信情结根植于身体,并且会用身体表达出来。比如,有时候人会暴怒,身体是如何体现的呢?声音高八度、眼睛圆睁、双手握拳;有人气得浑身发抖,发抖也是通过身体来表达的……


虽然情结的发现作为对无意识概念的实证,对于弗洛伊德来说具有相当大的价值,但是却鲜有精神分析学家使用这一术语。不过,精神分析的不少理论还是运用了情结的概念,尤其是结构理论和格式塔疗法,结构里面包括自我、本我、超我。


有些精神分析评论家,认为荣格强调情结的自主,恰恰证明了他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其他评论者则肯定了荣格的看法,指出“一个个人是一个集体的名词”。个人指的是所有的个体,他是一个以个体组成的集体的代言词。



02


在分析的过程中,利用情结引起的拟人化,患者可以为自己的各个部位命名。比如说,荣格做了一件事情,他弄了一个小木人放在铅笔盒里边,经常会找个机会跟它对话,这个就是拟人化。被拟人化的情结,就成为一个被尊重的、平等的对象。


我们受伤的时候是不平等的,受伤显然是因为我们弱,对方过于强大。但是,当我们能够跟受伤的部分对话的时候,在我们心里边,我们和那个对话的部分就有了更多平等性的连接,可能并不完全平等,但是平等性在增强。这种尊重、平等对话的过程就是在修复情结和创伤。


当前对情结理论的兴趣则是源于,在描述人生初期的情绪事件在成年心灵中如何固定并运作时,情结极有效用。怎样修复情结?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去连接、认识再认识。


最后,心灵碎片这一想法也与目前对自性概念的重修相关。



03


情结的概念产生之后,荣格报告给弗洛伊德,其时弗洛伊德也正在研究自己跟父亲的关系——又想成为爸爸那样一个商人也好、牧师也好,既有智慧很灵动的部分,又有很无能的部分。比如,他们去某个地方,他爸爸的帽子被一个纳粹分子拨弄掉了,但是没有任何反应。那个时候,弗洛伊德就觉得爸爸在他心目中一落千丈,对爸爸的理想化破灭了。


后来,他产生了内心冲突,冲突的原因跟爸爸的过世有关系,这是弗洛伊德自己联系上的。他想:原来我充满了对爸爸的愤怒,甚至诅咒——死了算了,这样的爸爸没用。这个时候他爸爸就死了,这让他心生恐惧,认为是自己的诅咒制造了爸爸的死亡。


当然,在有了孩子之后,他对孩子的态度也有冲突。之后,他就从西方的神话故事当中找到了一个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在研究的过程中,收到了荣格寄给他的信,两人开始讨论情结的问题。之后,弗洛伊德就用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个词。



那么,他用俄狄浦斯情结来表达什么呢?表达儿子跟父亲的关系:既想成为一个父亲——父亲是让孩子出生的很有力量的神奇的人,成为自己想认同的那个目标,又想超越这个父亲。


但同时,他又怕自己做的太好了,会让那个爸爸生气、愤怒,然后惩罚自己。所以,在内心当中产生的冲突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在俄狄浦斯情结中,重要的点是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


俄狄浦斯情结表达的是4-7岁的男孩跟爸爸的关系(女孩跟妈妈的关系):既想保持好的连接,又害怕被惩罚的矛盾冲突。俄狄浦斯情结的前因,也就是3岁之前的阶段弗洛伊德并没有谈到,而克莱因、温尼科特、科胡特研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忽视的婴儿的部分。



04


如果说俄狄浦斯情结讲的是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三角关系,那么克莱因学派就把三角关系往前推动到了二人世界,就是这个孩子跟妈妈的关系。孩子跟妈妈的关系中,对妈妈产生的或爱或恨的情绪情感就组成了新的“母婴情结”。


如果没有跟妈妈建立好的关系,会使得这个孩子把跟妈妈的矛盾冲突带到跟父亲的关系中。此时,被掩藏的母亲情结就会使俄狄浦斯冲突/情结发生。


在我们跟妈妈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时候,会注意到妈妈的情绪、人格、自我管理会影响到孩子自我价值的认同。也就是说,当妈妈在孩子需要的任何时候出现,那么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就会觉得“我好”,“妈妈是好的”,“所以,我和妈妈在一起是好的”。这种好的感受,会提升孩子的安全感、价值感。


但是,如果这个妈妈表现得焦躁、恐惧、不安甚至抑郁,这些反应同样会传递给孩子,这时就会产生一个很大的问题:孩子没有应对这些问题的经验——妈妈现在的态度和以前不一样,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孩子就产生了一个很重要的防御机制——分裂。


他把自己分裂成好的、坏的。也就是说,在孩子看来,妈妈稳定的、宽容的、慈爱的、温和的部分,与那个暴力的、变化的、焦虑的甚至是失控的部分是两个妈妈,所以在心理上产生了两种应对方式:跟安全的、和谐的、稳定的、美好的妈妈发展出安全感、信任感和自我价值感;跟焦虑的、控制的、害怕的、不稳定的妈妈发展出察言观色,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式和应对措施。


在这个时候,孩子没有办法把它整合在一起。他认为是自己不好,所以必须把自己分裂成两个部分,这就产生了“分裂”的防御机制。慢慢地,这两种应对方式都会内化在心里。


如果不能整合起来,就可能出现精神分裂症;如果能够整合好,就会出现克莱因所说的抑郁心位,也就是说不是绝对的好,也不是绝对的坏,而是在好和坏之间有一个连接。当他把这种矛盾、冲突、分裂、抑郁内化在心里的时候,就开始产生另外的应对措施。


他会把跟妈妈的应对措施带到跟爸爸的关系中。所以,在俄狄浦斯当中,除了跟爸爸以及跟妈妈的关系冲突之外,还有一个是对父母作为一对主要的情感关系的冲突,而这个部分往往是被隐藏的。


转载自公众号整合心理咨询中心(sjzxlzx),作者马宏伟。

------------kaisenxinli------------



【直播回放】马宏伟:中国文化语境下荣格释梦法案例分析

开森心理小鹅通视频直播×永久回放×学时证书,30次课程×每课时90分钟,每小时只需22元。欢迎戳“阅读原文”报名。

中国文化与分析心理学博士马宏伟主讲,基于中国文化语境和咨询师现实需要精心设计,整合儒释道易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结合鲜活的典型梦例,带你一次性吃透荣格派梦的工作理念、框架和方法,找到心理咨询的术和道,帮助自己和来访实现自性化。

【马宏伟老师好课】
【李孟潮策划】马宏伟×溫宗堃×宋歌:佛学与心理治疗40讲

好书推荐:心理学家李孟潮经典著作《浊眼观影》(上下册),融电影解读、心理分析、社会和文化批判于一炉,写尽中国众生心理相,全景再现中国人的内心冲突,以及自卑自大自私自恋等畸形心理。

孟潮老师的文字常给人酣畅淋漓之感,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爽”。这种“爽”在形式上接近复仇爽剧带来的爽,但其本质是灵魂和精神的深度洗涤,而不是复仇爽剧自我意淫式的肤浅宣泄之爽。在中国心理学圈,李孟潮的文字带给人的极致阅读快感,是独一无二的精神的高峰体验。

【超级福利】41元买李孟潮×张沛超推荐好书《女人如何活出自我》,送199-799元心理好课

开森心理
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