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布: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是如何养娃的?

情感   2024-09-12 21:30   江苏  


“养娃”,是很多家庭的重要课题,很多父母可能每天都要和家里的“熊孩子”斗智斗勇。究竟怎样才能“轻松”地养成健康快乐的孩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怎么说。


01

抱持性环境


(1)及时敏锐地回应


温尼科特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感受是以主观经验以及主观体验的质量高低为主线来形成的。这样的话,一个孩子要形成对自己的良好感受,就需要养育者对孩子有及时、敏锐的回应。


如果一个人对你没反应,那是最让人恼火的。问题是,养育者的回应是不是都能百分之百准确地点到孩子的心坎上呢?


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恰恰因为反应不是百分之百准确,才说明了妈妈和孩子是不同的个体。这种回应的偏差可以帮助孩子区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也就是说,对孩子回应的敏感性和态度最重要,应答的准确率不需要达到100分,及格就行了。



(2)抱持性环境

肯定、鼓励孩子自己做主,是让孩子能够理解自己内心体验的核心任务。

为了让孩子可以理直气壮、勇敢、信心满满地去做自己、发展自己,慢慢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爸爸妈妈作为孩子的外在客体,需要给他们包含允许、支持、保护的包容,也就是抱持性环境。

抱持性环境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抱持性环境就像一个“容器”,这个容器有一定的宽容度,孩子可以在里面活动、折腾,有伸展手脚的空间。

父母不可能非常准确地、恰到好处地控制好宽容的度,这中间有一个不确定的空间是父母要忍受的,也是孩子要承受的。


对孩子来说,在没人照顾的时候,得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对父母来说,在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也只能眼看着孩子自己成长。



(3)边界


抱持性环境是无限地宽松吗?并不是,抱持性环境也是有边界的。有了边界,孩子在折腾的时候,心里就会有确定感。如果无限地纵容,孩子反而没有确定感,心里会感到恐慌。

“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违禁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受惩罚的程度在哪里?”不知道,反而没有确定感。


给孩子一定的行为界限,他就会明白我“折腾”到这儿就可以了,就能慢慢地学会掌握分寸。


所以,抱持性环境的条件是:第一要有空隙;第二空隙不能太大,空隙太大等于没有抱持;第三边界要有“软包装”,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地带,不然孩子一旦碰到边界就会碰得“鼻青脸肿”。



02

过渡性空间


(1)过渡性空间


抱持性环境既要有空间又要有边界,边界处还需要有一个缓冲地带。这就需要引入另外一个跟缓冲地带有关的概念——过渡性空间。


一个人将外在世界转换成内在世界,把对外在世界的看法变成内在体验,是需要慢慢“进化”的。这个转化的过程有时候是准确的,有时候是不准确的,有时候是模糊的,有时候是属于他人的,有时候是属于自己的。


一旦完全转换成内在世界,变成主观体验,那就完全属于我的了。所以,一个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之间也有一个过渡空间。


在这个过渡空间里,我和他人的界限和形象能区分出来,客体是客体,我是我,但是我们两个之间好像又有一些连接,这种连接感不会让我们两个之间变得失控。比如,当妈妈不在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坚定地认为:“妈妈上班挣钱去了,挣钱给我买好吃的,中午就回来了。”


但另有一些孩子心里会想:“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这样的孩子就容易焦虑恐惧,就会哭着闹着要立刻看见妈妈,甚至抱住妈妈才感到放心。


在他们的幻想中“妈妈不要我了”,这就说明,不同的人主观上对于亲子关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内在过渡性空间的质量是不一样的,承受过渡性空间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2)替代客体


如果一个人忍受过渡性空间的能力没发展好,心理治疗就能够给他提供一个再次矫正体验、发展能力的机会。


在咨询中了解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是为了翻来覆去地找来访者父母的不是,而是为了核实、验证咨询师对来访者心理状态的假设。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去解决这些困难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让来访者回家向父母寻仇、讨账。咨询师们在这一点上要提高警惕。


实际上,心理咨询就是一种替换,是把来访者对父母的情绪、情感、态度、模式替换到跟咨询师的互动当中,让它们表达出来,被来访者看见、理解和重构。


咨询师是一个替代客体,帮助患者发展出确信的体验。


在现实生活中,跟父母一旦发生纠葛就容易“火上头”,情绪爆发了,说话做事也就不管不顾了,最后就变为不断重复上演的“家庭肥皂剧”。


而在心理咨询的情境里,当来访者跟咨询师之间发生纠缠的时候,我们会及时停下来讨论,看一看“在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用心理咨询的这个情景、机会让来访者获得一种反思、澄清的能力。


咨询不是直接奔着结果去的,治疗始终在过程中进行。


咨询师看问题的能力是穿透性的,动作是在每一个点位上,不是往前赶节奏的。



03

空心病与真性情


除了抱持性环境和过渡性空间,温尼科特还提出来了“真实自体”和“

“虚假自体”两个概念。


(1)空心病


养育者需要有能力承受住孩子调皮捣蛋的“攻击性”,这样才能让孩子的一些自主性表达流动起来。如果养育者不能承受这些“攻击性”,出现垮塌、退缩甚至报复的话,孩子就不敢折腾了,就开始照顾父母,过早地把精力投注在观察别人上,慢慢地把自己忽略了,把自己的体验压抑下去。


常常去看别人的脸色,忽略甚至是压抑自己的需求,不太敢恣意地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这就形成了一个“虚假自体”。


在教育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某些依从性是需要的,因此不难理解,温尼科特描述的“虚假自体”是指那些“破碎的人格”:他们会变得僵硬,难以真实和自发;感觉到不真切,没有办法发展关系,也没有办法一个人待着;可能是一个好学生却从没有创造性;不断冒险获得刺激,却永远不会满足,感觉到空虚,内在不但是空的,而且是漏底儿的。


“空心病”,就是对“虚假自体”传神贴切的描述。


(2)真性情


“真实自体”是对自体的真实体验,包含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会带来自发的举动(该举动始于与环境的交流)。这些主动的部分,是感觉、情绪、真诚性、真实感受的内核。中国人常描述拥有“真实自体”的人是“性情中人”。


“真实自体”成长于养育者对婴儿需求的回应,这个回应加固了婴儿虚弱的自体,使得孩子有条件去恣意地表达自己。


(3)既要会看火候,也能表达主见


完整的自我功能,是客观现实经验和主观全能感融汇在一起的状态。


心理治疗和好的养育是这样发生的:咨询师/父母提供一个拥有抱持性环境和过渡性空间的咨询/养育过程,帮助来访者/孩子重建主观性,解决内部的分割状态,达到客观现实经验和主观全能感整合的状态。


拥有“虚假自体”的人,客观现实经验存在,但真实的自我感受被淹没了,主观全能感不见了。心理治疗/好的养育就是给来访者提供一个环境,让主观全能感和客观现实经验在内心中并存。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让来访者“既要会看火候,也能表达主见”。拥有“虚假自我”的人,是光看别人脸色的火候,却没有自己的主见。



04

温尼科特的治疗过程


第一个阶段:提供抱持性的环境。


第二个阶段:具体的抱持性环境让位于隐喻性的抱持环境。


第三个阶段:概括性的诠释,允许某些点漏过,帮助来访者整合,发展自己聚拢的能力,促进分离。


第四个阶段:让来访者在与他人的连接中体验到自己的存在。


转载自张天布心理空间(ztbxinli),作者张天布。

------------kaisenxinli------------



【直播回放】黄天豪:如何用唤醒式沟通陪伴与疗愈厌学的孩子?

在越来越内卷的高压环境下,厌学拒学的儿童青少年越来越多,严重者甚至出现各种躯体反应和心理障碍,比如恶心、肚子痛、紧张、焦虑、抑郁等。


事实上,厌学并非一个明确的诊断,本质上是家庭-学校-社会问题在孩子身上的集中呈现。换句话说,它是一种结构性困境,而弱小的孩子处在资源不足的系统里,只能通过“厌学”表达反抗。所以,厌学并不是孩子的错,孩子只是做了替罪羊。


拥有多年厌学心理咨询经验的黄天豪老师,擅长借助唤醒式沟通处理厌学。在本课程中,黄老师会结合典型厌学案例讲透唤醒式沟通,带你读懂孩子厌学背后的潜意识内容,重新理解孩子,重建孩子的安全依附,并借助微行动、礼物包装、隐喻等技术解决厌学难题。


如果你想与孩子开放、自由地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激活孩子的本能和天赋,转化为疗愈厌学的资源,不妨尝试下唤醒式沟通。视频直播×限时特惠499元×永久回放,欢迎戳“阅读原文”报名。


好书推荐::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著作《儿童教育心理学:阿德勒关于儿童心理发展、性格与人格养成的秘密》。


影响全世界千万父母、教师的养育读本,常销100年、畅销5000万册的儿童心理经典,为理解儿童心理、帮助儿童成长奠定了基础。尼尔森正面管教、鲁道夫民主育儿、父母效能系统训练来源。


开森心理更多正版好书请戳:告别心理出版,阿德勒、李孟潮、刘丹等国内外心理大咖好书清仓特卖,3折起免费包邮(偏远地区有运费)


开森心理
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