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
作者:张天布
精神分析本土化领军者,拥有30余年临床经验
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
内容整理:张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辅导师
6年(6000+小时)个案经验
营造“恰当的环境”包容TA生长,
对“本我”有“阉割”,
对“超我”有“松绑”。
「题记」
从前有一只小狗,主人给他起名叫“别动”。
主人经常和它这样说话——“别动,过来”、“过来,别动”,据说这只小狗很快就崩溃了。
——题记 来自网络
「虚拟案例」
U,青年来访者,无业。
自述从小到大各方面都不顺。
对自己有期待,但还没行动就感到压力巨大,常靠频繁手淫、暴饮暴食等化解,事后又有强烈的自我谴责,再用上述方式化解情绪,循环往复,常处于崩溃痛苦中无法动弹。
咨询中信任又抵抗咨询师,表现为只倾倒苦水,但咨询师说的方法一概不予尝试,且极为不满。
医嘱:药物+心理咨询
(注:案例真实信息已隐去,此为虚拟来访形象)
「案例分析」
人有“自我、本我、超我”三个成分,这个来访者的“自我”功能好像剥离掉了,任由“超我、本我”搏斗,没人来劝架。
来访者就一直处于恐慌中,吃、手淫都是本能的东西,是当下、立刻就得满足,这些都是“本我”的特点,赤裸、急不可耐;
“超我”对这些有评判——“不合适得管管”,但这两个往一块一放更难受了——“烧红的锅放了水就炸了”。
“自我”是用来协调延迟满足、包容、涵纳的,来访者的这一部分有缺损。
TA现在是“逮着谁就想把自己交给谁”,看见咨询师一下就把自己交出去了,但TA把自己交出去不是“寻求自己做主”,而是“我把我交给你,你来负责”;
但紧接着问题又来了,咨询师说啥都不对,因为虽然稳了,但是“是你稳的,不是我稳的”,我需要的是“我能控制”,这时候马上又跟咨询师杠上了。
内部世界的“超我、本我”的对抗,马上就演绎在TA和咨询师的关系中。
来访者的发育功能在“分离个体化”的矛盾状态,与客体没有分化,“自我”没起作用。
TA的自体一直需要和一个客体纠缠在一起,很多时候TA希望“自我”功能让客体承担,而一旦客体真的承担了,TA又觉得主动权被抢走了——TA做不了这个主,TA又烦别人做主。
这就像一个大概在1-2岁阶段的孩子。
「治疗思路」
//01 个案概念化
来访者早期关系有结构性缺损,是一个带有口欲和肛欲的强迫,治疗有点难。
//02 咨询关系
咨询师作为客体,要营造“恰当的环境”包容个案生长,对TA的“本我”要有“阉割”,节制TA的即时满足;
当TA的“超我”压力太过时,这时又要有“松绑”,对冒出来的症状,有针对性的处理。
//03 治疗方案选择和技术应用
需要换成认知治疗,对个案的动力学理解到此为止,不然容易陷入到“比烂模式”;
不能放任地共情来访者,深度共情只会让TA越滑越深,这个个案恰恰需要的是节制、抑制;
不再引导宣泄,宣泄意味着越挖越烂,不要挖了,赶紧填埋、“种上花草”。
//04 具体操作
第一步,咨询师不要让TA说的太多,说话已经变成TA见诸行动的方式了,刻意让TA停下来,该“止语”坚决“止语”,反复诉说意味着强化痛苦;
第二步,关注个案当前的状态,让TA对自己的状态保持觉察——自动化思维以及里面不由自主的内容、情绪和画面,这些想象会自动化运行起来,并且常常是负面的评价。
因此在咨询中要不断制造“停”一下的行为,“拍住”——“你看你老把事情往坏处想、你好像不由自主就坠入情绪了、你完全好像那就是真的了、那就只是一个幻想”,让TA看见TA在想象里面不断地奔跑;
第三步,“种花种草”——强化正性的、力量感的东西,寻找TA积极的优点——“你身上还有亮点、你还有优点,你之所以发现不了,因为你老滑到你习惯的地方”,提醒TA不要乱拐,要一门心思想怎样往正向上转。
//05 咨询师态度
咨询师要有受“虐”的准备,你帮人家但不能替人家,你要管但还不能管太多。
陪着慢慢熬,你一着急就会又来替TA的功能。
另外,也不要期待一下能种满花草,这个过程一会要改良土壤,一会要浇水,一会要施肥,咨询师跟TA向好的方向谈,就是在进行这个工作,慢慢地“正”和“负”就中和了,作为一个心理发育的过程,“阳”和“阴”就整合了。
花得慢慢种,而刚开始是最难的。
-----------zhongnanxinli------------
这世界走得太快,让我陪你慢下来
点击名片,关注终南心理
往期推荐
课程推荐
扫码了解课程
©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工作人员(微信17792403201)。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