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你无需完美,尽力就好!

文摘   2024-11-27 21:47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张天布

精神分析本土化领军者,拥有30余年临床经验

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




真实的母亲,

她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就是够好。



温尼科特有一句名言“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儿”,也就是说,当你看到婴儿的时候,一定同时看到照顾他的母亲。


这是温尼科特思想的标志性语言,也是他理论的出发点,指称的是“够好的母亲”与“促进性环境”。




01 

有利于孩子发展

“促进性环境”


弗洛伊德在自己的工作中很少注意养育配对和婴儿护理的细节


克莱因在母婴关系的框架内注重的是婴儿在爱与恨之间的冲突和内部幻想


温尼科特则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他关注的是早期的母婴关系中够好的母亲和促进性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婴儿的第一环境是母亲,促进性环境可以使个体有机会健康成长,如果环境不够好,尤其是在生命之初,就有可能导致心理不健康。


如果有一个促进性环境,婴儿将在成熟的过程中成长并取得成功


母亲是最早期的环境,够好的母亲就是促进性环境。


她创造了一个抱持性的物理和心理的空间,在其中,婴儿受到保护却不知道自己受到了保护


需要母亲的时候她一定在,这是至关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不再被儿童需要的时候她就后退


也就是说,在生命早期,母亲完全适应婴儿,然后逐步去除适应,鼓励儿童自己独立





02 

“原初母性贯注”


在孩子的生命早期,母亲能够提供“促进性环境”,意味着母亲能够进入“原初母性贯注”状态。


“原初母性贯注”,指母亲在第一时间将自己调整至完全奉献于初生儿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是与可以怀孕和分娩的身体能力平行的。


这就像一种“疾病”,起始于婴儿临产前几周的孕末期,并且持续到分娩几周后。


只要婴儿仍然处于完全依赖期,母亲就会极大程度地贯注于新生儿,并全心全意地与之认同


所以,健康的母亲和婴儿是一个整体,只有这样婴儿才能从中健康发育。


之所以称之为“疾病”,是因为这有点像精神病性的“先占观念”:妈妈全身心地关注孩子,对外边的一切都是不管不顾的状态,就像生病的样子


其实这不是病了,而是一种母性的反应


有时候动物也有这个特点,比如当你走近处于哺乳期或者是刚生下小宝宝的雌性动物洞穴,你只要想往它前面再走近一点,它都会呲牙咧嘴地想要攻击你。



“护崽子”的熊猫


有一次,医院机关的工作人员领着一个人跑来找我,说:“张大夫,这个人是动物园的”。


我心想:“动物园的人找我,难道动物也有心理问题了”?


他说:“我们现在有这么个情况,觉得没办法,想看看你能不能帮帮忙。我们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


原来,动物园的熊猫生了小熊猫以后,它就整天把小熊猫护着,不让别人接近,连饲养员也接近不了。而熊猫本身是个退化的物种,自己笨手笨脚的,也没有奶,喂不了小熊猫


饲养员眼看着它自己喂不了,还又抓又挠不让别人靠近,就很着急,才跑来找我。


我心想:“这动物园的人还挺先进的,认为这是一个心理反应”。


可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说:“好像我也没啥好的办法,实在不行,就给那大熊猫打一针,把它麻醉了,先把小熊猫弄走、救活,等它过了这个劲儿,可能就好了”。


饲养员听完就走了,最后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处理的。


其实,别说是熊猫,老母鸡孵鸡娃子的时候,二十一天也要坐在鸡蛋上,只有每天吃点喝点的时候才出来,剩下的时间都坐在那儿。


这个时候,谁要往它前面一凑,它就会叫个不停,有时候甚至还会咬人。


这大概就是动物最原始的反应,人也是这样的,尤其是坐月子的那段时间,妈妈会完全以孩子为中心。


但是,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呢?不是的。


有些人能够这样做,有些人不一定能。


温尼科特就关注到了这样的现象,孩子最开始的自闭融合期,其实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儿,妈妈其实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03 

足够好的妈妈


理想的母亲,是指初生儿在生命中的前几周所需要的母亲


她与婴儿认同,全心全意地奉献,调整自己以适应婴儿,忘我地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


通过这些,她让婴儿拥有全能的体验,这对于个体健康发展是很重要的


这个阶段,是养育孩子内在自体感、力量的重要时期。


那是不是妈妈要一直这样做下去呢?


一家人排着班儿、轮换着,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样最后就会把孩子惯坏了。


我们常说一个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其实就是没有现实感的意思


作为一个对孩子发展、健康有利的妈妈,既要对孩子的一些愿望给予满足,同时也要给孩子提供提供接受现实、妥协,面对挫折的机会


所以,妈妈不是要一直做理想化的母亲


所谓的“足够好的母亲/说得过去的母亲”,是指第二阶段——相对依赖阶段的母亲


这一阶段,母亲对孩子变化的需求逐渐适应,可以足够的敏锐,以指导孩子何时、以何种方式忍受失落和挫折


这锻炼了孩子应对现实的能力,让他们获得了体验自己能力的机会





04 

温尼科特的描述


温尼科特这样描述足够好的母亲:


“我经常被认为在谈论母亲,好像她们是完美无缺的,事实上,我总是谈论“够好的母亲”或“不够好的母亲”,因为我们谈论的是真实的母亲,她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就是够好


一个真实的母亲对婴儿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是足够敏感,使婴儿在开始时能够产生够好的母亲就是“好乳房”的幻想。”


在母婴关系的早期发展阶段,够好的母亲充分提供婴儿所需要的一切,她不仅认识到婴儿的本能需要,而且了解TA的创造性,尊重TA的边界,依据儿童需要的变化进行适应和改变


相反的,不够好的母亲不能提供婴儿成长所需的必要的环境,婴儿不是感到被容纳,而是体验到冲突。


温尼科特把“够好的母亲”与“全能的幻想”联系了起来:


“在一端母亲是一个够好的母亲,在另一端母亲是一个不够好的母亲。


就会有人问:‘够好’的含义是什么呢?够好的母亲满足婴儿的全能感,她反复地这样做。母亲通过执行并完成婴儿的全能表达赋予婴儿虚弱的自我以力量,真实自体开始拥有生命


不够好的母亲不能提供给婴儿全能感,而且她反复地错过迎合婴儿的动作,相反,她给出自己的动作要求婴儿顺从。这一婴儿的顺从是虚假自体的最早阶段,属于母亲没有能力感受婴儿的需要。”


够好的母亲,是那种处于“原初母爱贯注”状态的母亲。


当然,温尼科特也具体描述了不够好的母亲,他把不能给婴儿提供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的母亲分为三类:“精神病性”的母亲、不能沉浸于原初母爱贯注的母亲和特别着急的母亲


“精神病性”的母亲能够很好地处理婴儿的需要,但是当儿童成长到要从她的视线中离开时,她不能忍受分离。


有的母亲发现自己不能进入原初母爱贯注的状态,可能因为她太过抑郁或过于专注其他事情,她很可能为自己早年的丧失寻找替代。


特别着急的母亲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最坏的影响,因为环境的不稳定与不规律的特性将危害自体感的核心




-----------zhongnanxinli------------



这世界走得太快,让我陪你慢下来

点击名片,关注终南心理






 往期推荐 


怎样才能让“空心病”的孩子,“生动地活下去”

不愿上学的孩子,用自己的前途“报复”父母

自杀的10种心理动力学分析




 课程推荐 





扫码了解课程








©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工作人员(微信17792403201)。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张天布心理空间
心理学专业文章推广,心理学科普文章推送,心理学相关活动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