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
作者:张天布
精神分析本土化领军者,拥有30余年临床经验
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
特别完美的人,
把事情做得很漂亮,把自己过得很苦。
01
只有结束生命,
才是“自杀”吗?
自杀是以结束自己生命为目的行为,分广义的自杀和狭义的自杀。
//01 狭义的“自杀”
狭义的自杀目标非常明确具体,对象行为是针对自己的,自己把自己的生命结束掉,表现方式可以是直接的、暴力的,也可以是隐晦的。
有自杀完成的,也会有自杀未遂的。
//02 广义的自杀
广义的自杀是指针对自己的攻击性以及伤害性的行为,对成就、尊严、生命带来威胁也是有自杀含义的,表达方式经常是间接的、缓慢的。比如“浪费时间就等于谋材害命”。
现在很多青少年,对自己的身体有伤害性行为,他们的行为当然可能没有那么狠,劲儿没有那么足,目的不是把自己搞死,但从广义上讲,这也是一种自杀行为。
近年来,我们国内有一批治疗师在做一个大面积的、多中心的研究,把这类自杀定义为“非自杀性自伤”。
还有一些情况,比如一些人做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兴趣浓烈,积极踊跃,但眼看着要成功的时候,就出幺蛾子,把事情搞砸;
还有一些人经常给自己带来破坏性、毁灭性的伤害,总让自己处在失败、危险中,对自己进行攻击。
这些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杀”。
自杀牵扯到内驱力、攻击性的表达,牵扯到人的自我结构、自我成就、尊严等等,是精神动力学治疗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
文化精神病学也常常讨论这个问题,比如一个部落,一个族群的兴衰,有一些原因可能来自于自然灾害;
有一些可能来自于比如说这个族群跟其他族群的竞争;
一些来自族群内在破坏性的、自毁性的力量等。
02
心理动力学
是如何理解“自杀”的?
我们探讨抑郁和自杀的心理学成因,就是在寻找对抑郁及自杀的心理学意义的解读。
这个解读是多个维度的,因为很难有一种思路或者学说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但在众多的心理学流派中,心理动力学提供了比较好的阐释内心世界的方式。
在动力学心理治疗的思路上来理解自杀,因自杀的表现不同,其心理动力学的意义也不一样。
我梳理了一些跟心理动力学相关的分析,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寻:
1、强迫性重复;
2、超我+本我vs自我;
3、客体分离造成的内心缺失;
4、被动攻击和攻击转向自身;
5、内在客体关系的匮乏;
6、身份认同的危机;
7、高自尊者的危机;
8、低自尊者自我价值体系崩溃;
9、完美理想化自我形象幻灭;
10、完美理想化客体形象幻灭。
//01 强迫性重复
它是内驱力的一个概念。
弗洛伊德在创造精神分析术语的时候,引用或者是借用了以往的术语。
#01 本能
比如本能,本能跟内驱力有关,但又是两个不同的术语。
本能是一切生物体的生命能量,是生物体保持兴奋性生命力量的一种方式,是对某一特殊刺激以某种模式化或恒定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先天能力。
这些刺激有些是来自于外在,有些是来自于内在的,对于这些刺激生物体都会做出一些应答。
#02 内驱力
内驱力讲的是人独有的,除了本能之外还有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兴奋感,既有本能的部分,也有作为人的高级神经功能的满足感和兴奋感。
弗洛伊德最初给出强迫性重复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说生命力、攻击性总有回归到终点的倾向。
本能、内驱力里面不仅仅有向生的成分,还有向死的成分。
所以,一个生命体非常蓬勃旺盛的时候,背后常常隐含着一种向死的力量,但这种力量一般情况我们是觉察不到的。
#03 生本能
说到这儿,我们再来说说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本能,是那些遵循快乐原则的 、积极的、发展的、向上的生命力,生本能保持了生命的繁殖延续。
古人说“食色,性也”,就是对生本能的承认。
#04 死本能
死本能,可以视为是生物惰性的表现,它旨在使人回到生命之前的无机状态,使生命恢复到无生命的状态,因而是保守的,倒退的,懒惰的。
死本能表明任何生命个体都不能长生不死,宇宙中的生命现象也有可能回到无机状态和死寂状态中去。
死本能向外转化是攻击和施虐,向内就是自伤、受虐。
举个例子,赌博、酒药成瘾的人,常常也是强迫性重复在背后支配,这些人往往把好好的日子给弄砸。
在跟这类人的工作中,我常常感到好像有一种本能的东西支配着TA,这种支配TA的东西常常表现为冲动性、破坏性的力量。
//02 “超我+本我”vs“自我”
我们说心理结构有超我、本我和自我。
一般情况下,自我在中间,当超我和本我之间有冲突,自我有时候偏向超我,有时候偏向本我,这是一个常态。
但如果遇到本我和超我联合起来,跟自我搏斗,这样的状态是比较难搞的。
比如,现在的社会,亲密关系里的婚前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但一个在传统观念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子,当她到了恋爱的年龄,认识了两情相悦的人,假如发生了婚前性行为。
如果恋爱一切顺利,最后结婚,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如果遇人不淑,碰上个骗子混蛋,最后还被抛弃,这事儿对这个女孩子可能就会造成非常大的创伤。
严重的时候会怀疑自己的身份,觉着对不住父母的教导,甚至觉着自己做人的方式都出现了问题。
这是一种内在的冲突模式,对这样的冲突模式,作为咨询师一方面不要斥责她的做法;
另一方面,要体谅和理解她内心的自责,这是超我加本我和自我搏斗的一个状态。
//03 客体分离造成的内心缺失
“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是对客体分离造成内心缺失的很好诠释。
在艺术表达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和朱丽叶、焦仲卿和刘兰芝等被我们视为情深意重的典型。
作为艺术作品,艺术家创造这样一种艺术形象去表达内心理想化的、深刻的情感,是令人佩服的。
但作为一个治疗师,每当我看到这样的情况,都觉着很惋惜,如果前面那个人走了,你也要跟着去,这意味着两个人是共生的。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因为别人离开了,你也不活了,这很大程度意味着这个个体在自己的状态下从来没有存在过。
我们不否认美好的感情,忠贞的爱情,但我不赞成,也不欣赏“同生共死”。
//04 被动攻击和攻击转向自身
被动攻击和攻击转向自身,这是一种内在的模式。
跟自伤自杀的来访工作的时候,你问TA:“你生气吗?你是不是感到很生气啊?你是不是感到很难受啊?如果生他人的气,为什么要割自己?如果生自己的气,是为什么生气呀?你自己哪儿不好?”
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被动攻击和攻击转向自身的机制,是受了委屈,发不出来火,有时候是对别人的不满意,有时候是对自己的怨恨、抱怨。
//05 内在客体关系的贫乏
在遇到危机个案的时候,我常常会给大家提醒是:“内心有指望,有在乎的时候,还有最后一道保险绳”。
这句话的另外一个意思是说,怕就怕那些最后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牵挂的人。
对有自杀念头,自杀倾向的人,做评估的时候要注意评估这个人内心还有没有念想?有没有牵挂的人?
内在自体客体关系的贫乏,往往是孤独绝望者自杀的深层原因。
注意,这里的孤独不单单指客观现实中的,如:独居、无亲朋好友、社会关系网稀薄等这一类人。
更多是指内心深处的孤独,这个人与客体有隔膜,不能与客体发生互动或与客体的关系互动中难以汲取营养等。
其实我们知道,有的人即便是深居简出,但内心并不孤独。
有的人成天吆三喝五,呼朋唤友,内心却很孤独。
所以,对抑郁、有情绪障碍的人进行评估的时候,务必要对内在的客体关系质量以及客体关系丧失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
//06 身份认同的危机
认同是内化的高级形式,身份感是一个人自体感的重要指征,和认同的过程是有关联的。
如果一个人经历了若干的历练,不断地塑造自己,最终形成了一个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
这个认同感如果在某些时刻突然遭到冲击,就可能引发个体的危机。
比如在文革期间,很多人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突然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一些人就会因为不堪凌辱而选择自杀。
这样的自杀有自尊受伤的成分,有被动攻击的成分,但心理上被原来值得信赖的组织所抛弃的感觉,造成了人生信念认同上的危机,这种打击往往是难以承受的。
身份危机还可以发生在另一种情况下。
比如:一起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同学,一些孩子心理上会认为大家会一直在一起继续前进。
但高考结束,突然发现不行了,因为好哥们考到了非常好的学校,而自己只考了个 不太好的学校,这对有些孩子来说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落差,因为突然间在同学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了。
这就是有些孩子高考失利以后会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比如说自杀、自伤、自残等这些现象。
//07 高自尊者的危机
我们常说这人“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人的自尊心太强了,不能丢脸,因为丢脸还不如死了算了。
俗语也讲“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面子自尊。
这个人为尊严而活,当尊严丧失殆尽时自然就没脸活下去了。
那什么样的人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那些特别在意自己的名誉、声望,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表现,把声誉看得比什么都重。
在过高的自尊状态下自恋受到创伤,自我的绝望与崩溃也就随之而来。
//08 低自尊者自我价值体系崩溃
有一种人,做起事来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经常自我轻贱,做事不体面,摆不上台面,这是与高自尊相对的自恋障碍的低自尊状态。
他们的生活模式往往是毁坏生命体的尊严和活力,是低自尊状态下更隐蔽、更趋近潜意识层面的慢性自杀,是自恋发展障碍的表现。
//09 完美理想化自我形象破灭
这种人做事要做到极致,精益求精,且对自己要求极高,不允许自己犯一丁点错误。
对自己的完美理想化要求,会变成一种自我的勤奋、刻苦、精致,镶嵌在做人做事儿里,成为做人做事儿的准则。
在这里我们需要区分下,首先人要有理想化的需要,然后把它变成对自己以及做事情的要求,这没错。
但如果做啥事儿都要求极致,这个地方就会存在一个问题。
因为没有事情可以永远保持在极致状态,如果到了高点,还要求更高、更快、更好、更强,这个时候如果发生意外,这个人是受不了的。
那受不了怎么办?
就会把自己永远定格在美好的至高点,这种情况下,自杀就成了唯一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跟高自尊有点像,但是不一样的是,这种人对内在的理想化形象有非常执着的期待,想一直好下去,这是很折磨人的。
我们常说特别好强,特别完美的人,把事情做得很漂亮,把自己过得很苦。
//10 完美理想化客体形象破灭
理想化客体的幻灭是说有些人在内在追求上,一直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可以依靠的客体作为支撑,这个客体没有了或者在这个人在心理幻灭了,这是非常大的打击。
举个例子,在孩子跟父母的关系里,孩子早年常常对父母充满了指望和期待,如果父母总是让孩子感到失望和挫折,这是理想化客体的破灭、崩溃。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有怨气,想报复,但是这个报复又不能针对父母,孩子就会转而施加在自己身上。
我们在治疗中常常遇到类似的现象,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是可以跟孩子讲:
“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小时候你一直都期望你的爸爸妈妈像你所希望的那样对待你,如果他们能那样对待你该多好呀。但是,这样的期待每每是落空的、是失望、是碰钉子,甚至还是屈辱的,很生气,恨不得跟他们一刀两断。但从生理、生活上讲,又没办法一刀两断,但心理上你可以做主,看看可不可以放下对他们的要求和期待,走你的路,过好自己的日子”。
-----------zhongnanxinli------------
这世界走得太快,让我陪你慢下来
点击名片,关注终南心理
往期推荐
课程推荐
扫码了解课程
©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工作人员(微信17792403201)。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