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借给小叔子20万,8年没还,我去要钱,婆婆叫我大度老公让我算了,我立刻拿40万给我爸妈买房,叫他们大方点

文摘   2025-01-09 11:23   山东  

婚后财产该不该借给亲戚?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常常困扰着许多家庭。一对夫妻将20万借给小叔子创业,本该两年后还清,却拖延了8年之久。更让人寒心的是,面对催债,亲戚总是以“家人”为由推脱,把“亲情”当作逃避责任的挡箭牌。这不禁让人思考:亲戚之间的债务该如何处理?婚后共同财产又该如何管理?

法律故事

小李和丈夫张明结婚五年,两人都是普通上班族,靠着双方父母的资助和自己的积蓄,好不容易在城郊买了套小房子。2015年春节刚过,张明的弟弟张亮突然上门,说是看中了一个投资项目,想借20万创业。

“哥,我看准了一个项目,就差启动资金了。你也知道我这些年在外打工,一直没有出息。这次机会难得,你一定要帮帮我。”张亮眼睛发亮地说。

当时小李和张明刚还完首付的银行贷款,手头并不宽裕。小李心想:创业本来就是高风险的事,万一失败了,这20万可就打水漂了。但张明很快就被弟弟说动了,认为要支持弟弟干一番事业。

“两年,最多两年我就还你们,我还会付利息。”张亮信誓旦旦地保证,并立下了借条。小李看丈夫心意已决,只好东挪西凑,凑齐了20万。

谁知这一借,就是八年。头两年,张亮的生意确实不太顺,小李和张明也能理解。但到了第三年,张亮的生意明显好转了,不仅在市中心开了门店,还买了一辆二十多万的轿车。

“亮子,这钱也借了好几年了,啥时候还啊?”张明试探着问弟弟。

“哥,你也知道做生意要流动资金,再说咱们是亲兄弟,急啥?”张亮总是这样搪塞过去。

小李私下提醒丈夫:“你弟弟明明有钱,却故意不还,这不是拿亲情当挡箭牌吗?”张明也觉得有道理,但又怕得罪弟弟,影响兄弟感情。

2023年初,张亮在朋友圈晒出了新买的豪宅。小李实在忍不住了,直接去找张亮讨债。没想到婆婆知道后,却数落起小李来:“一家人计较这些干什么?你这样会让外人笑话的。”

小李气不过,当即做了个决定。她把自己的积蓄加上向亲友借的钱,凑了40万给自己父母买房。还特意在家族群里发消息:“既然亲戚之间不该计较钱,那我给爸妈40万买房,大家应该也不会计较吧?家里的钱给谁不是给?我爸妈养我这么多年,我孝敬他们不是应该的吗?

这一举动如同平地惊雷,整个家族群都炸开了锅。婆婆连忙打电话给张亮,说这事闹大了。张亮也意识到不对劲,害怕小李真去起诉,这才赶紧筹钱还债。

这场风波虽然以还钱告终,但亲情的创伤却难以愈合。张亮一家很少再来往,逢年过节也是匆匆打个招呼就走。这让张明十分感慨:“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把账算清楚。”

客观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处分共同财产,属于无权处分。本案中,丈夫未经妻子同意借出巨额钱款,已经侵犯了配偶对共同财产的处分权。

债务关系中,亲情不能成为逃避还款的理由。借贷双方签订借条,就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还款义务,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即便是亲属间的借贷,也应该明确借贷金额、期限、利息等要素,最好订立书面协议。这不仅是对债权人权益的保护,也是对家庭和睦的维护。当债务人长期拖欠不还,债权人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免责声明: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法学研究院
专注案例普法,公理之下,正义不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