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男子花573万买下一套法拍房,竟被原房主爸妈搭地铺堵门口,直言给300万才搬走。法院判决大快人心!

文摘   2025-01-19 20:24   山东  

乍一听,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个笑话。可谁能想到,这竟然是真实发生的事!一个花了大价钱买下法拍房的新房主,竟然被原房主的父母堵在门外,还被要求支付天价“搬家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新房主该如何维权?法院又会做出怎样的判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案例吧。

法律故事

事情发生在浙江省杭州市。小王是个年轻有为的白领,辛辛苦苦攒了好几年的钱,终于在2022年初通过法院拍卖平台拍下了一套心仪的房子。这套房子位置不错,面积也够大,573万的价格虽然不便宜,但在杭州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已经算是物有所值了。

兴高采烈地拿到法院的裁定书和执行裁定书后,小王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自己的新家。可是,当他来到房子门口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傻了眼。

只见门口躺着两个老人,一男一女,看上去六七十岁的样子。地上铺着几张报纸,旁边放着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老人见小王来了,立马坐了起来,挡在门口不让他进去。

“你们是谁啊?为什么要挡在这里?”小王一头雾水。

“我们是这房子原主人的父母。”老太太回答道,“这房子我儿子住了这么多年,现在说卖就卖了,我们上哪儿去啊?”

小王耐心地解释道:“大爷大妈,我是通过法院拍卖买下这套房子的。现在房子已经是我的了,你们不能再住在这里了。”

没想到,老两口却不为所动。老头子直接开口说:“我们知道你买下了这房子。但是,我们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总得给点搬家费吧?你给我们300万,我们立马搬走。”

小王听完差点没晕过去。573万买的房子,还要再给300万的搬家费?这不是明摆着敲诈吗?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王每天都来劝说老两口搬走,可他们就是不走,反而在门口支起了帐篷,俨然一副长期抗战的架势。小王被折腾得身心俱疲,最后不得不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客观分析

这起案件涉及到了物权法民法典中关于不动产物权转移的规定。根据相关法律,通过法院拍卖取得的不动产,买受人自法院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即取得该不动产的所有权。也就是说,从小王拿到法院裁定书的那一刻起,这套房子就已经合法地属于他了。

原房主的父母虽然之前在这里居住,但他们并不是房屋的所有权人,也没有任何合法的居住权。他们的行为已经构成了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更严重的是,他们还试图勒索小王,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充分考虑了物权保护公平正义的原则。最终,法院判决支持了小王的诉求,要求原房主父母立即搬离房屋,并赔偿小王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这个判决无疑是公正的,也给那些心存侥幸、想要钻法律空子的人敲响了警钟。法拍房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法律对于财产权的保护是明确而坚定的。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干扰他人行使合法权利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对于像小王这样的法拍房买家来说,这个案例也提供了一些启示。在参与法拍之前,最好能够实地考察房屋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原住户不愿搬离等潜在风险。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这个案例也反映出,在社会转型期,一些老年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相关部门或许应该考虑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这些人提供必要的帮助,避免他们采取极端方式来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这个案例虽然看似离奇,但它深刻地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法治的阳光才能照耀到每一个角落

免责声明: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法学研究院
专注案例普法,公理之下,正义不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