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六年,哥哥突然回来要钱要房,妹妹却拒不归还。房子是哥哥的,存款也是哥哥的,妹妹凭什么不还?
原来是哥哥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一次发病离家出走,音讯全无。妹妹代为保管房产存款,却在哥哥回来后,拒绝归还。这样做对吗?法律又会如何评判呢?
法律故事
湘西小城,王家兄妹俩相依为命。哥哥王建军今年45岁,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一直靠妹妹王小兰照顾。兄妹俩的父母早年因车祸去世,留下这对兄妹相依为命。王建军虽然身患疾病,但在正常时期也能基本自理,还靠着一份保安工作和父母留下的一些积蓄过着简单的生活。
2016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王建军突然情绪激动,胡言乱语,在家人尚未察觉的情况下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
走的时候,王建军名下有一套80平米的住房和60万元存款。这套房子是父母留下的老房子,地段不错,但年久失修。存款则是王建军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
“我找了他整整两年,求助过警察,也去过救助站,可就是找不到人。”王小兰红着眼睛说,“我担心哥哥的财产无人照看,就一直代为保管。”
王小兰看着破旧的房子,心想既然哥哥一时半会回不来,不如把房子修整一下。“我哥走时,那套房子市值才30万,墙皮都在掉,水管也锈得厉害。这些年我前前后后投入了20多万进行装修和维护,现在至少值60万了。”
存款方面,王小兰也尽心尽责。“银行定期到期了,我就去续存,有时候还特意挑选高利率的存款产品。要不是我经常跑银行,这笔钱早就变成睡眠账户了。”
2022年初,一通陌生电话打破了平静。电话那头,是一个云南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原来王建军这些年一直在各地流浪,后来在云南某个城市晕倒,被好心人送到医院。经过救助站和医院的帮助,他接受了规范治疗,病情逐渐稳定,终于想起了家人的联系方式。
王建军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妹妹要回自己的房子和存款。“我知道这些年让妹妹操心了,但那毕竟是我的财产,现在我想拿回来。”
“我这些年咬牙给你保管财产,房子修好了,钱也都在,你一回来就想拿走,这不是把我当外人吗?”王小兰情绪激动,“房子我装修花了20多万,存款我帮你定期续存,要不是我,早就打水漂了。这些付出就都不算数了?”
兄妹俩为此争执不下,最终闹上了法庭。庭审现场,王小兰提供了这些年的装修发票和银行往来记录。王建军则出示了房产证和存折,证明这些都是自己的合法财产。
客观分析
法律规定,代管他人财产,必须返还。代管人虽然付出了管理、维护等合理费用,但这并不改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
代管期间支出的必要费用,代管人有权要求补偿。但代管人不能以此为由,拒绝返还财产。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善意管理人的权利保护。代管人为维护他人财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财产所有人应当予以补偿。
本案中,妹妹王小兰作为代管人,对房屋进行装修维护,属于善意管理行为。她有权要求哥哥补偿合理支出,但不能以此为由拒绝归还房产和存款。
法院最终判决:王小兰返还房屋和存款本息,王建军补偿妹妹装修维护等合理支出。
免责声明: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