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全球疫情监控的“雷达”再度被震撼——《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特刊发布了一篇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的报告。报告中披露,加拿大一名青少年体内分离出的H5N1禽流感病毒,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突变!这一发现,犹如在疫情防控的薄冰上投下一颗巨石,掀起了层层波澜。
你是否还记得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的情形?或是2020年新冠病毒席卷而来的恐慌?我们曾以为,那样的灾难已成过去,然而这次突如其来的变异禽流感,仿佛又在提醒我们:全球公共卫生的危机,仍然没有真正过去。
就在几个月前,这名加拿大少女的命运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她的身体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H5N1病毒的突变引发了如此紧急的警报?
不仅如此,美国今年共报告了66例H5N1禽流感人类感染病例。疫情的蔓延速度和突变的形式都在不断挑战公共卫生的底线。那么,疫情真相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隐形危机”?
接下来,我们一同深挖这一事件背后的真相。
这名加拿大少女于11月初感染H5N1禽流感,病情迅速恶化,随后被送入重症监护室。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她的心脏、肺和肾脏严重衰竭,依赖机器维持生命。
对她体内病毒的基因分析揭示了不祥的突变,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突变可能使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类细胞并导致更严重的疾病,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为“令人担忧”。
这位13岁的少女患有哮喘和肥胖症,但在感染H5N1病毒之前,她的身体状况一直良好。11月4日,她因双眼结膜炎(红眼病)持续两天,并伴随发烧一天,被送往当地急诊室。该儿童有哮喘病史,体重指数偏高,属于2级肥胖。当天,她未接受治疗并被出院。
眼睛发红或结膜炎是美国H5N1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症状,46 例中有 42 例(93%)出现这种症状。近一半的感染者发烧,超过1/3的人报告有呼吸道症状。平均患病时间约为四天。
然而,接下来的三天里,这名少女出现了咳嗽、腹泻和呕吐症状。11月7日,由于呼吸困难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即身体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流和血压),她再次被送回急诊室,并被紧急送入医院。
11月8日,女孩因呼吸衰竭、左下肺肺炎、急性肾损伤、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过低)和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计数过低),被转移到另一家医院的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她的常见季节性流感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但甲型流感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
随着病情的加重,女孩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被插管,并上了呼吸机(ECMO),即通过机器替代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为身体提供恢复的机会。
由于肾脏功能衰竭,她还接受了持续透析,以帮助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她还接受了三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包括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金刚烷胺和巴洛沙韦。
奥司他韦(达菲):是一种常见的抗流感药物,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减少病毒在体内的扩散。对于H5N1病毒,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虽然奥司他韦通常用于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但对禽流感病毒H5N1的效果也有一定的临床证据,尤其是在症状出现后的早期使用。
金刚烷胺:通过抑制病毒的M2蛋白通道,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进而抑制病毒复制。金刚烷胺在流感病毒,尤其是A型流感病毒中使用较为广泛,但H5N1病毒对其耐药性较强,因此在此次病例中的疗效可能有限。
巴洛沙韦:是一种新型的抗病毒药物,类似于奥司他韦,也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来减少病毒扩散。巴洛沙韦通常在流感症状初期使用,其对禽流感病毒H5N1的效果正在研究中。虽然它在治疗流感中的效果有显著表现,但对于H5N1的疗效仍需根据临床数据进一步确认。
由于H5N1的变异性和高致死率,这些药物的效果依然受到挑战。
由于担心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风暴(一种由于体内炎症分子过度释放而可能致命的反应),她每天还需进行血浆置换疗法,取出患者的血浆并用健康捐赠的血浆替换,以减轻炎症反应。
在这名加拿大青少年的H5N1禽流感病例中,医生选择进行血浆置换而非单纯使用抗炎药,主要是因为细胞因子风暴的危害及其复杂性。
细胞因子风暴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大量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被过度释放的现象。抗炎药物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反应,但它们无法迅速、彻底地清除体内已经释放的大量细胞因子。细胞因子风暴可能导致多脏器衰竭,甚至死亡。
血浆置换是一种更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将体内的血浆(含有大量炎症因子)取出,并用健康的捐赠血浆替换,从而迅速去除体内过多的细胞因子。与抗炎药相比,血浆置换能更快速、有效地缓解过度炎症反应,降低细胞因子风暴引发的致命风险。
即使使用强效的抗炎药(如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它们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抑制如此严重的免疫反应。而且,抗炎药物的副作用(例如免疫抑制,可能增加继发感染风险)可能导致更多问题。
相比之下,血浆置换通过物理方法清除炎症因子,能更直接地干预病理过程。
H5N1禽流感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流感病毒,它容易引发剧烈的免疫反应,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因此,针对这种特殊的免疫过激反应,血浆置换被认为是一种更为合适的治疗手段。比抗炎药更能有效、快速地缓解危及生命的炎症反应,特别是在H5N1这样可能引发极端免疫反应的病毒感染中。
“如果没有这些特殊的治疗方式,她可能就活不下来了,”急诊医学医师、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梅根·兰尼(Megan Ranney)博士表示。
随着治疗的进行,女孩的病毒载量开始逐渐下降;到11月16日,即入院八天后,她的病毒检测结果终于呈阴性。
然而,报告的作者指出,她的下肺部位病毒载量始终高于上呼吸道。这表明,尽管病毒已从口腔和鼻子等已测试部位消失,疾病可能仍在尚未测试的部位(如下肺)继续存在。
幸运的是,她最终完全康复,并于11月28日成功拔除插管后出院。
对这名青少年体内传播的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后,研究人员发现,它与野生鸟类中传播的病毒D1.1版本非常相似。这是一种H5N1禽流感病毒,通常由野生鸟类携带,并与在奶牛中传播的病毒类型有关联,但又存在一些差异。
从该名少女体内分离出的病毒,显示出一些突变,研究人员称这些突变增强了病毒在人类细胞中复制的能力。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需要与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结合。该突变可能让H5N1禽流感病毒更容易识别并绑定人类细胞上的受体,从而提高了感染效率。
布朗大学流行病中心主任珍妮弗·努佐博士表示,关于这名青少年病例的新报告“清楚地表明,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孩子在短短几天内就生病了,且病情急剧恶化。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结果,我们应该更加警惕,其他感染也可能以类似的方式发生。”
美国疾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突变是在患者体内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不太可能在野外环境中存在。
罗德岛普罗维登斯市布朗大学流行病中心主任詹妮弗·努佐表示,无论何时何地出现类似情况,“都令人十分担忧,因为这意味着病毒能够在人类体内发生变化,并可能导致比初次感染更为严重的症状。”
她进一步指出,虽然有证据表明这些突变是在患者感染后才发生的,因此不会在环境中传播,但这仍然引发了人们对某些人群可能比其他人遭受更严重感染的担忧。她强调,“归根结底,这绝不是一种‘好’病毒。”
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珍妮·马拉佐博士在评论这两项研究时表示,从这名加拿大青少年体内分离出的病毒中发现的突变,突显了“迫切需要持续监测和评估人际传播的威胁”。
她写道,通过对新报告的人类感染病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人类感染H5N1病毒的速度正在加快,且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与感染相关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和咳嗽。
她警告道,虽然目前人类感染H5N1的比例仍然较低,但病毒突变的加剧和传播潜力的提升,意味着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加强全球范围内的监控与防控措施。只有通过及时发现和应对这些变异,我们才能有效减少潜在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
这场关于H5N1病毒突变的讨论,不仅提醒我们病毒变异的不可预测性,还再次暴露了全球防疫体系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病毒不断演化,科学家们和公共卫生专家将不得不加倍努力,以应对可能带来的新一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