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Adv. Powder Mater. :生物炭偶联Cu-Mo2C金属团簇催化CO2选择性加氢生成CO

学术   2024-12-06 11:26   中国台湾  

文章题目: Coupling Enteromorpha prolifera-derived N-doped biochar with Cu-Mo2C clusters for selective CO2 hydrogenation to CO

出版信息:Adv. Powder Mater. 4(2025) 100259.

第一作者:潘雪媛,王彩康

通信作者:孙昊,詹国武,付更涛

01

文章简介

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蒋剑春院士团队与华侨大学詹国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付更涛教授合作,系统研究了浒苔衍生氮掺杂碳基材料(EPBC)偶联原子级Cu-Mo2C团簇对逆水煤气转换反应的催化行为,并与传统活性炭(AC)负载Cu-Mo2C颗粒进行对比,深入揭示了CO2催化转化机制。Cu-Mo2C/EPBC表现出优异的CO2催化加氢性能,在500℃时CO2转化率比传统的Cu-Mo2C/AC提高三倍,CO选择性提升至99.5%,是目前报道的最好的RWGS催化剂之一。研究发现Cu-Mo2C/EPBC不仅具有更好的石墨化程度和更大的比表面积,而且由于吡啶氮的存在,能够均匀牢固地锚定Cu-Mo2C原子级团簇。此外,通过X射线吸收光谱验证了Cu-Mo2C/EPBC的吡啶氮增强了Mo2C与Cu团簇之间的电子转移。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证实,吡啶氮激活Cu-Mo2C团簇上的局域电子再分配,导致CO*+O*+2H*过渡态的能垒降低,从而触发氧化还原途径中速率限制步骤的转变。这种生物质衍生策略推动了RWGS反应生产可持续燃料的技术发展。相关成果以标题为“Coupling Enteromorpha prolifera-derived N-doped biochar with Cu-Mo2C clusters for selective CO2 hydrogenation to CO”发表在KeAi出版社旗下材料期刊《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上。博士生潘雪媛、王彩康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孙昊副研究员、詹国武教授、付更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华侨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为通讯单位。


02

研究背景

通过逆水煤气转换(RWGS)反应将CO2转化为CO是减缓大气中CO2继续增多的最具希望的反应之一,但是进一步提升RWGS的CO2转化率和CO选择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迄今为止,与其他金属基催化剂相比,由于Cu与β-Mo2C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Cu-Mo2C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然而,Mo2C电子结构改变对Cu位点的锚定和对RWGS性能的促进作用却鲜有研究。研究表明,N掺杂碳作为碳载体可以通过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效应,调控高分散Mo2C的形成。而传统的具有介孔和N官能团的碳载体制备需要复杂的过程和大量外加的含氮试剂。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EP)是一种富含纤维素和蛋白质的藻类,是合成氮掺杂中孔碳的良好原料。在不引入氮源的情况下,利用富氮生物质制备氮掺杂碳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03

研究亮点

(1)构建了一组用于RWGS的碳基Cu-Mo2C催化剂:考虑到RWGS中催化剂的N掺杂、Cu-Mo2C尺寸与CO2转化的关键步骤密切相关,构建了系列碳载体(即EPBC-800、EPBC-850、EPBC-900和AC)负载的Cu-Mo2C催化剂。首先用简单的一步热解合成了含氮载体EPBC-800、EPBC-850、EPBC-900,及普通载体AC,进一步经过相同的浸渍过程负载Cu-Mo2C位点。结果表明,所制备的EPBC基催化剂具有相似的孔隙特性,但具有不同的表面化学态和金属颗粒尺寸。

(2)对RWGS性能进行评价:实验表征和理论研究均证实,构建的Cu-Mo2C/EPBC具有最优异的RWGS性能,在500℃的CO2单位反应速率为1354 μmolCO2/gmetal/s,CO选择性接近100%,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好的RWGS催化剂之一,是Cu-Mo2C/AC单位反应速率的三倍。经过50小时的稳定性试验,选择性保持不变,并维持99%的初始活性。

(3)阐明了RWGS的反应机理和途径:通过一系列非原位、原位表征和理论模拟相结合,揭示了RWGS的关键变化机理。研究发现,Cu-Mo2C向N位的电子转移增强。这说明N的掺杂有效地促进了Cu/Mo2C团簇界面与碳材料之间的电荷转移。理论计算结果表明,Cu-Mo2C/EPBC中吡啶N与Cu-Mo2C团簇界面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的RWGS限速步骤的转变和能垒的降低,使Cu-Mo2C/EPBC的催化性能显著优于Cu-Mo2C/AC。

04

图文导读

通过简单可行的热解手段制备了EPBC载体。浸渍负载后,Cu-Mo2C以原子级团簇高度分散于催化剂表面。这种结构特征产生了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并为催化反应过程提供高速传质通道。元素映射和线扫描曲线进一步证明Cu-Mo2C团簇的成功合成。

图1 Cu-Mo2C/EPBC合成示意图
图2 Cu-Mo2C/EPBC结构与组成表征

为了进一步证明吡啶N锚定与团簇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对Cu-Mo2C/EPBC和Cu-Mo2C/AC进行XRD、Raman、BET测试进行结构测定。Cu-Mo2C在EPBC表面存在原子相或团簇分散,催化剂具有明显的H4环路曲线,比表面积(SBET)更大,为603.43 m2 g-1,具有分布在2-20 nm范围内的介孔结构,石墨化程度更好。进一步进行化学组分分析,Cu-Mo2C/EPBC中Mo 3d和Cu 2p XPS的结合能分别正向移动了0.30 eV和0.42eV,这种移动促进了更多的电子从Mo转移到非金属(C和N),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具有缺电子态的Mo2C簇(Mo4+和Mo6+)。吡啶N锚定引起的SMSI效应增强有利于Cu在特殊的缺电子态Mo2C团簇上的吸附,从而阻止Cu粒子的聚集,形成原子级Cu-Mo2C团簇界面。

图3 Cu-Mo2C/EPBC物相、多孔特征、表面信息分析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吸收近边缘结构(XANES)和扩展XAFS (EXAFS)光谱研究了碳基Cu-Mo2C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状态。Cu-Mo2C/EPBC中较高比例Cu+组分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Cu与Mo2C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部分电子从Cu转移到Mo2C组分中,形成了特殊的MoOxCy-Cu+/Cu0组分。Cu-Mo2C/EPBC的Mo K-edge XANES谱图吸收边能量略高于Cu-Mo2C/AC,说明Cu-Mo2C/EPBC中Mo的价态更高。EXAF光谱中Mo和Cu的价态变化证实了Cu-Mo2C/EPBC中Cu-Mo2C界面上较强的电子相互作用。

图4 Cu-Mo2C/EPBC表面化学状态深度分析

RWGS性能结果表明,吡啶N锚定与团簇的协同作用使得Cu-Mo2C/EPBC具有优良的RWGS反应性能,与Cu-Mo2C/EPBC较低的表观活化能(Ea)相匹配。对CuMo2C/EPBC催化剂进行了50 h稳定性评估,其保持99%的初始活性。同时,CO选择性稳定在99.95%以上。此外,Cu-Mo2C/EPBC在500 ℃和很低的H2分压下的反应速率高达1354 μmolCO2/gmetal/s,是报道的其他非贵金属基甚至贵金属基催化剂的两倍以上。这些实验结果有力地证实了吡啶N锚定和团簇相互作用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了良好的RWGS反应的实现。

图5 Cu-Mo2C/EPBC的RWGS测试性能

Bader电荷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Cu-Mo2C向C位点的电子转移,Cu-Mo2C向N位点的电子转移显著增强。这说明N的掺杂有效地促进了Cu/Mo2C与碳材料之间的电荷转移。DFT计算结果表明,Cu-Mo2C/EPBC表面对CO2和H2的吸附首先是有利的,吸附的CO2通过克服0.61eV的最高过渡态垒解离为CO*+O*+2H*这是速率限制步骤。而Cu-Mo2C/AC模型的速率限制步骤,形成CO*+O*+H*,相变势垒为1.52 eV。因此,吡啶N与Cu-Mo2C团簇界面的相互作用有利于Cu-Mo2C/EPBC的限速步骤转变和能垒的降低,从而使Cu-Mo2C/EPBC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

图6 DFT阐明RWGS的反应机理和途径

05

结论

作者通过生物质衍生策略开发了一种高效稳定的Cu-Mo2C/EPBC催化剂,用于RWGS反应。实验和DFT计算表明,氮掺杂后发生了显著的电子转移,即Cu-Mo2C/EPBC中吡啶N锚定与团簇的协同作用改善了界面电子结构,从而调控了金属团簇的大小和分布,暴露出了更多的催化剂活性位点。同时,EPBC的介孔结构增强了Cu-Mo2C团簇的分散性,有利于CO2和H2的吸附和传质。在500 ℃条件下,Cu-Mo2C/EPBC催化剂的CO选择性与Cu-Mo2C/AC催化剂相比,从99.60%提高了99.95%,CO2转化率是Cu-Mo2C/AC催化剂的3倍。理论计算表明,EPBC中Cu-Mo2C团簇位点与相邻吡啶N物种产生的协同催化作用增强了底物分子的吸附,降低了反应物解离的能垒。该研究为低温下CO2高效转化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06

团队介绍

孙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蒋剑春院士团队,副研究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研究领域为生物质碳基催化剂构建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负责技术转化项目4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Biochar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1件,制定行业标准2件,获江苏省化工协会、福建省化工协会、中国林学会等成果评价4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

付更涛,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项目青年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青年领军人才”。2017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随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入职南京师范大学。研究领域为能源材料、电化学,尤其聚焦于稀土基功能材料的能源化学研究。迄今以通讯/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Adv. Energy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ESI高被引30篇,引用14000余次,h指数70。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京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等。2023-2024连续两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0-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荣获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奖。担任稀土学会稀土能源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Adv. Powder Mater., JMMM期刊编委,Carbon Energy, Mater. Today Energy, Chem. Synth., Rare Metal等期刊青年编委。

詹国武,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先进碳转化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获国家优青、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百人计划、福建省杰青、厦门市双百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厦门市杰出青年等人才计划。长期从事生物质模板集成催化剂设计,开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过程的催化剂工程、反应机理、构效关系和应用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Advanced Materials、AICHE Journal、ACS Catalysis等化学化工领域高水平SCI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包括:优青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一级课题、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等;承担企业横向项目8项。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担任工业催化联盟青年委员会委员、《Catalysis Communications》编委、《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青年编委、《稀有金属(中、英文版)》青年编委等。

07

文章信息

Xueyuan Pan, Caikang Wang, Bei Li, Mingzhe Ma, Hao Sun, Guowu Zhan, Kui Wang, Mengmeng Fan, Linfei Ding, Gengtao Fu, Kang Sun, Jianchun JiangCoupling Enteromorpha prolifera-derived N-doped biochar with Cu-Mo2C clusters for selective CO2 hydrogenation to CO, Adv. Powder Mater. 4(2025) 100259. https://doi.org/10.1016/j.apmate.2024.100259

科学温故QQ群—科研爱好者集中地!(不定期发布讲座通知,分享录制视频)
微信群(学术交流/电催化/光催化/理论计算/资源共享/文献互助群;C1化学/生物质/单原子/多孔材料分舵),小编微信:hao-xinghua或alicezhaovip,备注“姓名-单位”。

科学温故
知幽渺之理而收显著之效:从实验到理论,探索催化反应隐藏的信息与机理,打开催化过程“黑匣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