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母细胞瘤(PB)

2024-08-24 20:53   四川  

胰母细胞瘤(PB

胰腺恶性上皮源性肿瘤,有多种分化方向,以腺泡分化为主,伴鳞状小体形成,可见导管和神经内分泌分化,部分也可出现间叶分化。

最常见的胰腺儿童肿瘤好发于10岁以内,无性别差异),偶见成人型胰母细胞瘤。

临床:

①多数无症状。

②少数为腹部包块,或伴腹痛、腹泻、呕吐及体重减轻等症状。

Cushing综合征,肿瘤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④血清AFP可升高,常>1000μg/L监测疗效。

大体:

①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单发,肿瘤一般较大(平均直径10 cm

②界限清楚,可有包膜。

③切面灰黄至黄褐色,质软(鱼肉样)至质韧(局部纤维化),纤维束分割的小结节状,可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

镜下:

纤维组织间隔将肿瘤细胞分割形成大小不等的不完整小叶状

②小叶内可见模糊的巢状或器官样结构:腺泡结构实性或片状结构梁状结构

③肿瘤细胞中等大小、多边形,胞质嗜酸性/嗜双色性,细胞核(卵)圆形,位于中央,可见核仁,核异型性轻至中度,核分裂不等(可达42/HPF

④可伴有腺管分化,腺管内可见分泌物,细胞围绕小腔极性分布。

⑤少见成分:神经内分泌分化、原始的小圆细胞、衬附黏液细胞的裂隙样腔隙。

鳞状小体特征性的结构,轮廓清楚),胞质丰富、嗜酸性或透明,无明显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形态从上皮样细胞岛至梭形细胞巢状,可有明显角化。上皮细胞膜抗原(EMA)阳性。

⑦间质细胞丰富,可呈肿瘤样。偶有异源性间质成分,如肿瘤性骨和软骨。

⑧成人胰母细胞瘤:体积通常更大,形态同儿童,多数见β-Catenin异常表达(核与胞浆)、其靶基因CCND1的过度表达,部分为灶阳,或仅鳞状小体的异常表达。间质纤维带减少、细胞数量减少。

免疫组化:

①腺泡分化:阳性表达CAM5.2CEAAE1/AE3CK7CK8CK18CK19、胰酶标记(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BCL-10),AFP可为阳性(血清AFP升高)

神经内分泌分化CgASynCD56阳性

②鳞状小体:β-catenin异常表达(核、浆),其靶基因CCND1过度表达,在其他肿瘤区域呈细胞膜阳性,CK5/6EMA阳性。

分子病理:

11p杂合性丧失。

APC/β-catenin通路改变,β-catenin基因(CTNNB1)突变,导致β-catenin蛋白核聚集。

③胰母细胞瘤中未检测到KRAS突变和P53蛋白聚集(胰腺导管腺癌常见)

预后:

①惰性,可治愈,或表现恶性特征:周围侵犯、复发、偶尔远处转移(肝脏、淋巴结、肺)

②手术治疗,可联合放化疗。

鉴别:

儿童胰腺腺泡细胞癌(PACC

腺泡分化,缺乏鳞状小体,可见少量神经内分泌分化细胞,纤维间质稀疏,缺乏细胞。

想看什么记得留言哦!

声明:以上知识点及图片来源于病理相关书籍及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记录,侵权删。如有错漏,望指出。图片来源:衡道病理。

PS:大家文末点点“赞”、“在看”和“分享”。点击下方,欢迎关注。

病理小作坊
从解剖及组织学到疾病发生的生理病理过程,从基础到临床。日行一寸,必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