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采购.右手AI
2024年11月13日
2024年第69篇,总第733篇原创文章
全文3392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图片来源:第十四届国际卓越运营大会采购供应链论坛
2024年11月9日,第十四届国际卓越运营大会采购供应链论坛圆满落下帷幕。线上线下场观2200多人。
图片来源:“卢山说AI精进”视频号
观众对论坛更是赞赏有加:
“特别精彩,解了很多困惑,受益颇多”
“感谢今天那么多大咖的精彩分享,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确实非常精彩,大咖云集,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你们辛苦啦!”
“感谢今天丰盛的知识大餐,“吃”的有些饱,要好好消化消化”
图片来源:采购供应链论坛观众群
我主持了“圆桌对话”环节,和5位来自不同行业知名企业的高管共话“大变局下的采购供应链协同与企业卓越运营”。
以下是针对“圆桌对话”中讨论的第三个问题,嘉宾分享的精华总结和我的思考:
03 你们公司已经在部署或者应用AI技术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如果有,应用现状如何?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图片来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嘉宾1:
AI项目是“一把手”工程,中国速度世界无敌。
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在华南一个论坛里听到的小故事。这个故事提到,光伏产业的EGS政策要求全链路可追溯。(点击了解ESG那些事:想走国际化道路,ESG当然少不了)
于是,国外的很多企业一搞就是五年、十年。有一家国内领先的光伏企业,以外贸为主,为了持续服务国际客户,他们迅速启动了ESG项目,并在短短九个月内完成了全部工作。所以说,中国速度是非常快的。国内的民营企业就是有这个本事,本来可能要花三年、五年才能做完的项目,只因为老板说了一句“我就想要”,然后自己也all in了。结果就是,全部资源倾斜过来,其他项目一律让路,所有外企那一套就会全部失效了。
谈谈我们公司应用AI技术的情况。几个月前,我们还没怎么提AI,更别说上AI项目了。原因很简单,我们老板还没动。突然有一天,不知道老板去了哪一个论坛,或者是受了什么启发,他一下开始用AI工具了,用它写在清华五道口演讲的发言稿。
随着他突然亲自下场,我就觉得这事不对,再不开始我们就落后了。于是全公司都动起来,而之前说的什么数据安全,信息隐私。。。现在大家提都不提了。
分享一下我们的供应链未来五年的发展逻辑。五年以后,我的供应链采购团队应该是一个碎片化的生态协作团队。
这里面有五个“在线”,
第一个业务在线,
第二个数字在线,
第三个层次在线,
第四个管理在线。
第五个是所有的信息流现金流在线。
它完全是生态碎片化的。然后这个组织里所有的采购决策、分配决策、风险机制和风险机制下的工作,全部是由AI或者智能体或者一套算法管理的。所有的工作是以工作流程表单,那种小的工作流卡片的形式,发到每一个人随身的智能终端,比如手机,甚至是脑芯片。然后,每个人都将根据指令工作,他们返回的每一个数据点都是我们生态网络所需的业务线索和数据。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只需要三类人才:
1、数据工程师、系统架构师和算法工程师
2、供应链采购专家级的专家。他们必须是产业专家,并具备采购和供应链知识
3、负责交互协同和跟进的人员。
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民营企业采购在线,阳光采购,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共没几个人。
嘉宾2:
倾听用户声音,避免技术自嗨。
我们公司在做AI项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推AI项目的人感觉很嗨,也是一种自嗨吧。因为使用AI的人不嗨,他们觉得这个好像没啥用,或者干脆不用。
所以,在做AI项目的时候,应该多方面听取终端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只听取给钱的人的需求。比如,可能老板想做,但是他不是最终的使用者,一线员工才是最终使用者。
举个例子,是关于我们自动化项目的例子。我们有许多实验室,实验室管理人员在现场检查后可能会发现一些需要优化的零碎问题。以前的方式更多是通过邮件或者钉钉来持续改进整改。后来我们想上一个小程序,这样如果直接发现问题了,扫码,简单的记录,再推送。等他整改完了以后,就点击确认,这个环节就结束了。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后来我们就上线了。
上线试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去问大家用的怎么样,发现没什么反馈。然后我拿着这个小程序到现场去试用,用完了之后我对自己说“我也不会用的”。因为用起来之后发现,本来一分钟可以解决现场看到的问题,用了程序之后,因为界面设计的问题,我可能花了三分多钟才能做完一个发现点。如果你现场有很多发现点,那就要花好多个三分钟来做这件事情。
因此,在进行AI项目时,我们必须不断测试,并倾听一线用户的实际使用问题,避免陷入技术自嗨的状态。
嘉宾3:
推动科技如何以人为本?
我想谈谈技术对人的影响。技术进步带来的是一个变革,不管是现在的AI,还是之前的机器自动化。
就拿机器自动化举例,原来是人做,后来变成人工+机器的半自动化,最后变成了机器自主的全自动化,这肯定会导致一部分员工数量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和员工沟通,一直是困扰着我们的。很多公司的企业文化叫“以人为本”。怎么去理解这个以人为本?
之前有一些传统工艺,比如焊接结构件,它对员工的体力要求比较高。员工可能是做不到60岁退休的。那你要不要去搞自动化?如果搞了自动化,怎么能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提升他们的体验?
公司中有些年轻员工愿意与企业一同变革,学习编程和管理。而一些年长的员工可能需要转岗。如果你愿意为老员工考虑未来,老员工也愿意跟企业一起形成合力推动企业蒸蒸日上。这样的改善就是在大家有意愿的情况下进行的。
嘉宾4:
站在“人+AI”的角度,放大AI的价值
我是做研发的,一直在使用AI。
我觉得AI的使用有几个层级。目前阶段的使用都是在对话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是可以接受一些问题的,比如幻觉的问题。
但是未来AI的真正价值,是去驱动流程做商业决策,这种情况下,你对它的准确率就会有极高的要求,也不允许它产生幻觉,否则整个运营就会出现问题。所以,AI的能力还是有很多需要去提升的地方。
我在公司参与了一些AI部署的顶层设计,也做了一些推动的工作。对于这么大的一个变化,需要在公司的董事会层面去定义这件事情对我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作为中间层,我们需要去引导这些人去思考,如果这件事情做得好,是个什么样子。比如,在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你觉得什么样子是好的。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多企业欠缺的。可能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先搞起来再说。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采购供应链里面,我觉得还不仅仅去思考AI对于采购供应链的影响。因为我们的角度既有内部也有外部,包括服务者的角度。所以,我们要去思考AI对于整个产品链的冲击,比如说对研发的冲击,对生产制造的冲击等等。
品类策略采购的一个重要职责或者说是挑战,就是要搞清楚有哪些AI应用要冒出来,哪些AI应用是靠谱的,能够产生价值的。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把那些靠谱的、有杀伤力的AI应用引进到公司里面带来效益。我觉得这个是我们比较大的机会。
第三个挑战是在推进AI项目的过程中,变革管理的问题。在公司里,可能没有人会说AI不重要,你跟他说出来的事,比如我们要把AI用起来,他们嘴上都认可的。但他心里可能在嘀咕的是,我用起来可以,但是什么时候AI就把我的工作给抢了!
所以,AI项目推进的节奏和沟通非常重要,怎么用比较清晰的语言去沟通AI工具的必要性,以及我们怎么样一起协同推进这件事情。这样就可以让大家都熟悉起来,掌握跟AI共存的技能,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图片来源:第十四届国际卓越运营大会采购供应链论坛
主持人总结
谢谢几位嘉宾的分享!
我总结了三点,
第一、AI本身是一个变革,是一把手工程。
推动变革的时候有一个现象,就是老大不想做的时候,所有人都不做。老大一旦做起来之后,所有人都跟不上。
所以延展一下就是,对于新鲜事物,如果一把手没有任何的动作,你就不要急着在企业内部推了,不会有什么结果。
但是像AI这种未来会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的技术,影响企业和个人是早晚的事,所以你可以自己先用起来。等到哪天老板要推了,你就变成了先锋,利己利人!
第二、用好AI的一个关键点是具备批判性思维。
就几乎所有嘉宾都提到的,当你用AI产生商业化的结果时,你是需要对结果负责的。你的数据、你的事实、你的结论等等所有东西都是经得起推敲的。遗憾的是,AI的幻觉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且无法被解决。
这时,批判性思维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前提之一是,你要熟悉业务。
第三、科技以人为本。
这是我曾经服务过的一家企业——诺基亚的企业文化,英文是"Connecting People"。所有的科技都应该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这里的"Connecting“,可以翻译为连接,可以是协同,也可以当做是一种服务。反过来,如果一项技术应用损害了人的利益,那么通常目是做不长久的。
谈到AI,它被发明不是用来替代我们的,而是来给我们赋能的。但前提是你得会用。如果你既不会用,也觉得AI和你无关。那是会有一些问题。
——全文完——
新课表来了,内容迭代了,每个月在腾讯会议滚动交付。课后有7天回放。添加小助理咨询详情。
近期精华文章回顾:
深入拆解:应用AI技术,就三步【干货】
版权声明:“卢山说AI精进”个人公众号的文章均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及复制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引用或者有其它意向,请事先通过本公众号后台等方式申请并获得授权。原创文章中的部分文字、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