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二伏,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有多热呢?有诗曰“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热到鸟儿也嫌弃自己的羽毛,野兽也厌烦自己的皮毛, 酷热直让人无处躲藏。
此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头伏饺子 二伏面,这句俗语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但许多小伙伴们对这背后的故事不甚了解,头伏、二伏是什么意思?以及二伏为什么需要吃面?
本期内容,面条君带你探究三伏天和面条的故事!
《汉书·郊祀志注》描述,“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亦有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之意。伏天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当时的人们为了躲避盛夏的酷热,开始设立“伏日”。汉魏时,伏日有酒食之会。汉和帝曾令伏日尽日闭门,不干他事。随着不断的发展演变,伏日之说逐渐和五行理论相结合,便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三伏天。有俗语曰“夏至三庚便数伏”,便指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第四个庚日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入末伏,总称“三伏”。在这里我们要了解“庚日”的概念,在传统的天干地支纪法中,天干共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不断轮换,故而每隔十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初伏、末伏都是十天,中伏则根据立秋的时间所有变化,有时十天,有时二十天。若立秋在夏至的第四个庚日后,则中伏为十天;若立秋在第五个庚日后,中伏则二十天,总之,末伏必须在立秋后。因此,伏日有时三十天,有时四十天。自入伏到出伏这段时间,大约是在阳历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正是我国夏季最热的时间,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故而“伏日”也是祈祭清爽、伏避盛暑的日子。前文中所论述的三伏,其中的“中伏”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二伏”,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吃面呢?大抵有以下几个原因。二伏吃面的习俗最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存在。晋孙盛所撰的《魏氏春秋》有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汤饼指的便是汤面,在炎热的天气,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再喝上一碗浓浓的面汤,吃完便浑身是汗,大量发汗有助于帮助祛除体内的湿气,达到祛热的目的,是所谓“以热制热”。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农历五月,高温潮湿,毒虫出没,细菌滋生,古时医疗水平落后,因而此时疾病多发,古人便视五月为恶月,农历六月与五月相邻,故而在此时食用面条亦有辟恶之说。二伏天,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速,大量出汗,人体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此时,夏粮在不久前完成收获,新收的麦子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其中的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比大米约高出一倍,并且面条也比大米更易于消化,故而人们会选择面条作为此时的食物。上面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关于“三伏天”和“二伏吃面”你明白了吗?民间所说的“苦夏”恰恰就在中伏,要想度过这段日子,不妨从一碗爽滑的二伏面开始,吸溜吸溜一大碗,伏天也会“一天短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