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深秋,该做这几件事情了!
美食
2024-09-30 18:06
湖南
临近国庆,已经进入秋天的后半段,空气干燥,早晚的温差日益增大,对人体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战。把握好下面几个关键,做好秋季养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同时也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进入深秋,无论外出还是居家都应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明显下降时,应及时加衣添被,避免受凉感冒或旧病复发。同时应遵循“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的原则,白露节气过后,晚上容易感到寒意,因此不应再赤膊露体,要注意身体的保暖。而寒露节气过后,气温进一步下降,此时应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避免因脚部受凉而导致身体不适。秋季气候宜人,此时机体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处于“收”的状态,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登山、打太极拳、游泳等,但不宜过猛。运动不仅能够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而且非常有利于人体气机的升降包括肺气的肃降,对确保肺脏“诸气之本”作用的发挥十分有益。中医学认为,运动养生要和调整呼吸即“调息”有机地结合,在运动中呼吸宜慢、深、稳,不宜急、浅、促,生命活力自然健旺,才能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黄帝内经》中记载:“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意在告诉我们秋天起居要有规律,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顺应秋季阳气收敛养护的原则。同时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的形成,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有一定作用,并且秋季日渐清爽,正是调节睡眠的好时机。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抓住秋冬进补的最佳时期,科学进补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体机能,预防多种疾病,增进人体健康。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因此时空气干燥,雨水较少,加之夏季津液耗损,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皮肤与口角干燥、口舌生疮、咳嗽、毛发脱落等“秋燥”现象。当出现此种状况时,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可适当选服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莲藕、萝卜、山药等。同时应多补充水分及水溶性维生素B和C,多吃水果与绿叶蔬菜;不要过量吃瓜果,因为容易坏肚又损伤脾胃;少用葱、姜、蒜、韭 菜、辣椒等的温燥热食物,以防温病热症。一碗白萝卜排骨面,是秋日润燥养生的不二之选,面条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等功效,与白萝卜、排骨十分相配。趁着国庆假期来了,赶紧开始行动吧,衣食住行样样不能落下,为冬天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