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得把不妨碍他人作为实现自由的条件;否则,人人都要自由,却个个都会“不自由”。——约翰•穆勒《论自由》
这一朴素直白的道理恰恰言中了“自由”的内核儿:不妨碍他人。只有具备发自内心的自律精神,才有可能获得接近真正自由的自由。其实,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图片来源:开哥随手拍
1/
王小波《我为什么写作》一文的核心语汇是卫生纸和蛆,实际上他还是在影射一些人,因为卫生纸和蛆一样的人太多了。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他渴望有另类的人、特立独行的人可以接近或为伍,可是没有,他只能把想法寄托在一头猪身上。
王小波是特立独行的,所以寂寞,真正的绝顶高手都是寂寞的。在《我的师承》中,他说:“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文学次序是彻底颠倒了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最让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品并没有写出来。”
这不是预言,这是洞见。我赞同王小波,在今天来看,王小波的话还依然是对的。我想,他是以他自己独到的眼光和内心来表达他对查良铮和王道乾两位前辈的尊崇。
枯寂的大地让我把住你
在泛滥以前,因为我曾是
你的灵魂,得到你的抚养
我把一切在你的身上安置,
可是水来了,站脚的地方,
也许,不久你也要流去。
这首叫《从空虚到充实》的诗歌,作者穆旦。这些诗句写在1939年9月,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让人感受到诗人穿越时空的预见力。我相信,好诗会震动每一个读它的人。穆旦,就是查良铮,真正的诗人。
也许与王小波有着近似的情结,所以有时候我在为朋友推荐书籍时,也有意无意间就推介了中国古代经典,甚至有时候难免偏执的推介朋友只去读古诗,去读唐诗和宋词。自然,在绘本方面,我更侧重推介的是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作品,毫无疑问,几乎清一色是国外作品。
心灵与心灵的靠近无关距离。汉语言文学最打动我们的还是古文经典。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样的句子你无需解释,只需用心感悟,是不是心动了呢?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样的句子你无需分析,只需意会,是不是心颤了呢?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样的句子接近真理,是不是让你感受到震撼?
看过无数古文经典、读过背过那些古诗以及读过若干获得诺奖的国外作品之后,返回来看国内现代的很多作品,你不用刻意,几乎就自然而然的不去做对比,因为没有什么可比性。这时,想想王小波说过的话,就更加觉得他真是了不起。
2/
宁可保持沉默像傻子,也不要一开口就证明自己是傻瓜。网传这是李嘉诚秘书的心得,无从考证。但这话说得在理。所谓言多必失,很多时候急于表白,往往越表越不清白。开口之前,深刻思考确有好处,至少会让你先找准开口的对象。对牛弹琴,不是说弹琴的人有多无聊,更主要的是在表达弹琴者选择表达对象的错误。这是典型的一开口就证明了自己是傻瓜。
很多时候,像傻子是一种人生智慧,而拼命证明自己聪明的人,往往才经常犯些愚蠢的错误。这世界本来就是矛盾的,往死了强化自己的矛无坚不摧,往死了强调自己的盾无坚可摧,开口之间,足以证明自己愚不可及。谨言慎行,是让自己越来越聪明的有效办法之一。
我们往往关注那些距离我们太过遥远的东西,比如月球上有没有水,火星上有没有人类......但却忽视我们身边最应该关注的东西:孩子的未来,粮食与蔬菜,油和奶......因为忽视,很多美好和幸福被轻易地漠视,然后开始无休止的牢骚与抱怨。其实,我们都没有勇敢地面对牢骚与抱怨的来源——那就是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幸福,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守着幸福大肆宣扬着不幸!汉字的伟大之处一言难尽。我时常想到“故人”与“敌人”,一笔之差,差之千里。故人,多么温暖;敌人,多么寒冷。一个没有敌人的人多么幸福;一个故人相遇的故事多么动人。
我们期待的一旦成为现实,我们就觉得这个过程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这行为本身反应至少两点:第一,人内心都很贪婪,无止境的欲望往往让一个人变成魔鬼;第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梦想成真的时刻,很多事情都已时过境迁,因此遗憾在所难免。不论如何,就人而言,第一和第二本质上都没有错误。
做到心平气和冷静理性的做人做事言谈举止并不容易。在斥责别人无知之前,先问问自己到底知道什么;在嘲笑别人幼稚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成熟;在怒骂别人脑残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睿智;在破口大骂别人傻逼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聪明......假如自己对自己都没把握,还是少开口,多用用耳朵!
3/
林语堂论及读书曾说:“找到那个跟自己精神合拍的作者,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而是靠缘分,不知道哪一刻突然就遇到了。”也许这就是思想的力量,思想借助汉字隐藏在一本书中,隐藏在历史的画卷中,等待那个有缘人。一旦相遇,必然碰撞出令人炫目的火花。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共鸣。
此外,林语堂对读书还有这样一种观点:读一本书的收益相当于别人读十本,尤其作者观点与他相近时,他更是会把书尽情消化为他思想的一部分。这告诉我们两点:第一,选择什么样的书去读非常重要;第二,选择之后怎样去读更加重要。其实,我并不赞同林语堂的观点。读书,应该根据自己的见识去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毕竟,读书往往见仁见智。
当然,无论如何,林语堂都不辱没大家这一称谓。一册《人生不过如此》让人豁然开朗,不论是对人的剖析、对自然的阐述、对一山一石一草一树的探究,抛开那些所谓的哲学概念,毫无疑问的体现了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达观面对,真实生活,超然物外,自得其乐!说实话,这个境界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大家毕竟是极少数人!
4/
苏格拉底被处死前,朋友悲伤地说:“我亲爱的苏格拉底,我是多么不希望你被如此不公正地处死啊!”苏格拉底平静地说:“朋友,难道你希望看到我被公正地处死吗?”苏格拉底毕竟是苏格拉底,独一无二,睿智、幽默、坦然、洒脱,这种境界哪能是他的朋友所能领会的呢?这简单对白让他主张的哲学灿烂夺目。
法国作家于连·格林说“一切悲伤皆可疑”。抛开法国浪漫情怀不说,于连·格林的观点其实蕴含了我们如今迫切需要的正能量。一切悲伤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一切悲伤消耗的都是正能量。这个时候我们更能够感受到“化悲痛为力量”这一说法的积极意义:我们需要微笑的力量,我们需要快乐与幸福的力量。
李嘉诚从一枚普通的鸡蛋中发现人生真谛,他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言论何其精彩!一个人的存在与成长历程,恰恰就是一枚鸡蛋一生的写照。一味被动等待,一味被动付出,最终结局更多的是被埋没,被淘汰,甚至任人宰割;自信自强,勇于突破自己,发挥自身源动力,结局自会迥然不同!
不同的人,完全不同的表达,而文字和观点背后,精神多么接近。
5/
埃里克‧谢弗罗用简短又不乏跌宕起伏情节的童话文字描摹了一个孩子的内心:《给老爸施一次魔法》,有孩子发自心底的反抗、有孩子单纯朴素的爱,有给成人的家庭生活启发,有给家长教育孩子的善意警示。好的文字总是那些读来有味道有感触引人思考或让人会意的文字。
《屋顶上的男孩》,耐人寻味。埃里克的超能力狠狠的扇了那些世俗者的嘴巴,也打醒了身边那些充满牢骚与烦恼的人。米莉让人感受到爱的力量,路易斯让人明白自信的力量。二十七年前,这部反映美国家庭生活的电影未必打动多少人。如今再看,却让我深受感动。其实,不论文字、广告还是电影,感人的只有爱!
叶兆言的《后羿》,能够把一个虚无缥缈的神话拽成一部现代文学作品,老叶还是有一些水准的。只不过,我个人认为:老叶对神话的戏说已经脱离了神话神传几千年以来凝聚成的魂,给人暴敛天物的感觉。尽管如某些善于捧臭脚的评论家所言“赋予了神话现代色彩”,但毫无疑问同时糟蹋了这个美好的神话!
日子,过起来当然就长,但是拖拖拉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就混淆成了一片。每个日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名字。对我来说,只有“昨天”与“明天”这样的字,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这是阿尔贝·加缪说的,突然间觉得特别贴近自己的内心。他没有谈及“今天”,事实上,他说的每一个字都与“今天”相关。你想,“昨天”是今天的过去,“今天”刚好是“明天”的过去,所谓未来,也无非都是由一个一个“今天”组成。
今天,适合读书,唯有沉浸在书里,你的内心才会与自由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