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撕掉了乌合之众的遮羞布|三读郁贤皓《李太白全集校注》(3)

文化   2024-10-26 21:03   湖南  
题外话
最近省区、县域级“小卡拉米”落马之事频出,实在也没啥值得感慨的。比这大很多的事件都层出不穷,这点事暴露出来是事,不暴露出来永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父母官”。
这就像那些经常把屎拉在裤裆里的幼儿园孩子,被人发现了,才知道这孩子“自理能力太差”。如果不被发现,这个孩子依然跟其他同样把屎拉在裤裆里而没被发现的孩子一样,都是“自理能力”并不差的孩子。
当然,这样的类比有点调侃甚至侮辱幼儿园的孩子了。孩子们即便天天把屎拉在裤裆里,他们也是干净的,纯洁的。
这些暴露出来的“父母官”们,他们都习惯了把屎拉在心里。没暴露之前,他们都人模狗样的,一旦暴露,让人恶心到连吐都吐不出来。
打住。
继续分享三读郁贤皓先生《李太白全集校注》带来的感触,今天是第3篇。
这种对时光一去不复返、时光短暂的感叹,李白似乎感触得格外频繁而深刻。大概在写这首诗的10年之后,李白曾登临泰山之巅,无法确认他有没有亲眼端详过李斯留在泰山之巅的碑刻。至少,他还是会想起李斯。
大概率上,他也会想起10年前写的这首诗。但李白不太可能想到又一个10多年之后,他的处境并不比李斯最后的结局好到哪里去。值得庆幸的是,命运眷顾,李白熬过了人生中最难的一关。
这才有了他“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兴奋心情,这样的时刻虽然短暂,却正是李白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温暖节点”之一。
没有谁真的可以预测未来,李白也不能。
李白心思,起伏不平,实在难以揣摩。不过,从他的字里行间,还是能够感受到一些他写一首诗时候的心境,尽管难免管中窥豹,还是可以带来一番感触和思考。这些感触和思考,应该也是企图接近和理解一个人的必经之途。
在这首诗里,李白更多的是感慨时光易逝,至于认定此诗为“求仙诗”之说,也不过是其中一说而已,诗无达诂,见仁见智。
我个人认为,这首诗就是李白借由“求仙”既有典故,来单纯的感慨人生。感慨人生,最核心的两点,一是时光一去不复返,一是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
最后提起秦始皇求仙的经历,里面恐怕也暗含着李白一些隐秘的心事,甚至李白还有生不逢时的些许遗憾。如果秦始皇遇到李白,他是不是就会在李白“经世济民”的内心志愿感召下放弃求仙之路?
秦始皇,是不是李白设置的唐玄宗的映射物?
一个人的志向无法得以伸张,不可避免的就会各种感怀和抒发,托物言志也好,赋比兴也好,指桑骂槐也好,都不过是记录者内心情绪的一种宣泄。除了留下这些让后人见仁见智的文字之外,并不能留下太多东西。
当然,李白因为留下这些文字而成为被后人记忆和传扬千年而不衰的诗仙。史上太多太多这样记录自己心事的人,并没有李白这种幸运。这背后的底层原因,恐怕不单单是那些记录者不具备李白的才华。
这首诗,还让我想起李白关于阅读的一句千古名句: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汉语典故,一直在与时俱进,比如“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早已经从“高雅音乐”“通俗歌曲”进化为“高雅”与“庸俗”,当初“音乐”的元素都淡化殆尽。用大白话来说,“阳春白雪”进化为“精英”的标签,而“下里巴人”沦落为“泥腿子”的代称。
人,终归是一个喜新厌旧朝三暮四阴奉阳违吃里扒外见利忘义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物种。恐怕正是因为如此,那些人类中的出类拔萃者被冠以“圣人”和“伟人”的特别称呼。这样的“圣人”“伟人”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随波逐流之所以成为人生常态,就是因为“圣人”“伟人”太过稀少。
李白在这首诗中之所以如此感慨“曲高和寡”,他大概率上也是类似的感触吧。
自视甚高的李白,自然不屑于去跟唱《下里》《巴人》这种通俗甚至涉嫌庸俗的歌曲。但这并不妨碍李白借此抒发心志: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一个具备《阳春》《白雪》品质的人,自然也就面临“曲高和寡”的窘境,这正是李白之所以如此喟叹的底层原因所在。
领会了李白这首诗,再去看现实里随波逐流的事件,也就实在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了。不论是一个人的“红”,还是一首歌的“红”,真不是这个人或者这首歌有多好,顶多说明出类拔萃、不随波逐流的人太过稀少而已。©
▶ 三读《李太白全集校注》相关 

古风五十九首,每一首都可以下酒(1)

李白的短板,太多中年人都有(2)

 开哥李白铁杆粉丝,同道链接通道 

20241026

走读生日记
好好做人,不惧鬼,不崇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