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解决方案”
我们《文明之旅》这个节目,更看重的不是一场仗谁胜谁负谁强谁弱,而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我们遇到过怎样的挑战,又找到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节目结尾这一段话,是《文明之旅》第1040年这期节目的“诗眼”,也是我之所以跟随《文明之旅》节目的原因所在。
每一期节目,除了借助节目本身了解这一年的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借助节目领会看待历史的角度,不论是人还是事,《文明之旅》都给我提供了全新视角,让我知道之前自己看待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偏颇、想当然、刻板印象,甚至错误看法。
如何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如何提升自己正确看待历史的眼界眼力,《文明之旅》给我提供了“解决方案”。
这也是这期《文明之旅》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再说“阅读扩展”
这期节目提到的关隘以及与此相关的诗歌,值得细细品味,也顺便借此拓展一下相关话题。
按照节目里提及的先后顺序,开始。
▶潼关
节目里,只是提及,后来又叙述到唐代安史之乱潼关失守之后,唐玄宗的一些心理戏码,目的还是为了阐述萧关在宋夏地理疆域上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关于潼关的诗歌,有太多,杜甫一人就写了十来首。王维同样写过。在这些诗歌里,我特别喜欢陆游这一句:长安城中三日雪,潼关道上行人绝。
▶函谷关
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关隘。提起函谷关,就无法避免的会提及老子,提及《道德经》,提及紫气东来,提及关令尹喜,提及那头“长生不老”的青牛。翻开古代的诗文,关于函谷关的文字可谓触目可及。
我这里只选择李白的句子。
56岁,奔亡道中的李白,写过函谷关: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
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61岁的李白,再次写过函谷关,顺便也提到了武关:
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
意在斩巨鳌,何论鲙长鲸。
▶武关
关于武关,我想起李商隐一首小诗,越品越有味道:
莫叹万重山,君还我未还。
武关犹怅望,何况百牢关。
我们在《文明之旅》前期节目里熟悉的
行尘漠漠起西风,来往征轩似转蓬。
驻马几多愁思苦,乱蝉衰柳武关中。
▲ 文中插图:《文明之旅》截图
▶大散关
陆游的句子:“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关于大散关的句子何止这一句。再看: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扬鞭大散关头日,曾看中原万里春。
大散关头北望秦,自期谈笑扫胡尘。
忽思大散关头路,雪压蒙毡夜下程。
大散关上方横戈,岂料世变如翻波。
……
陆游与大散关,引发了清代自号红豆词人的吴绮咏怀陆游的一首诗:
壮气雄才不易删,渭南词客老投间。
平生多少凄凉志,铁骑西风大散关。
▶萧关
王维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后面两句就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这也是王维的句子。
一为天涯客,三见南飞鸿。
应念萧关外,飘飖随转蓬。
这是高适的句子。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这是王昌龄的句子。
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
这是杜甫的句子。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这是岑参的句子。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这是卢纶的句子。
对了,我们别忘了节目里引用的司空图《河湟有感》这首诗,写的也是萧关: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司马光句子里的萧关,让人心惊:
胡兵欲下阴山,寒烽远过萧关。
将军贵轻士卒,几人回首生还。
明代江源一首小诗,让我们感觉到萧关风雪扑面而来:
裁缝值残暑,万里寄边城。
莫道寒衣早,萧关八月冰。
……
萧关,只是边关的一个典型代表。一座关隘,既是边境的象征,也是思念的来源和去处之一。节目里引用王驾《古意》这首诗,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萧关,是这期《文明之旅》的核心关键,不仅是一个词,一个地名,一个关隘,也是一把钥匙,打开宋朝与西夏之间战争密室大门的钥匙。
心中默念,萧关,萧关似乎天生蕴含着苍凉、悲壮,以及回响千年的边塞风声、刀光剑影、号角连天……而这一切,依然鲜活在文字里。
这些历史,这些文字,沉积成文明的一部分。
期待《文明之旅》第10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