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岛全称“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整个保健酒行业中第一家成功上市的公司。其历史可追溯至1953年国营海口市酒厂初创时期——彼时,海南首任中医院院长冯质夫将鹿龟酒配方以及独特的酿泡技艺,无偿赠予国营海口市酒厂,从而诞生了第一瓶椰岛鹿龟酒。
到1993年,追随股份制改革的步伐,国营海口市酒厂成功转型为现在的海南椰岛股份有限公司,而椰岛鹿龟酒也由此成为旗下核心产品。到2000年,海南椰岛股票其作为“保健酒行业第一股”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保健酒行业首家上市的公司。
在资本市场带来的优势下,椰岛鹿龟酒的业绩更是在2010年达到了营收高达16.05亿元的巅峰。但好景不长,中国酒业黄金十年的结束,以及椰岛鹿龟酒中的海龟原料因《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全面实施被禁用,导致公司业绩遭受巨大冲击。
到2015年,海南椰岛集团迎来早年通过炒股成为业内极度有名的牛散——冯彪。
冯彪以东方君盛为平台,一步一步吞噬掉海南椰岛的股份,最终取代海南国资,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股人。但是,在冯彪的带领下,海南椰岛非但没能重现往日的辉煌,甚至在其当选为董事长的2016年,以椰岛鹿龟酒为代表的中高端酒,营收降至1.50亿元。2018年,椰岛集团甚至被戴上ST的帽子,一度面临退市危机。
为扭转这样的局面,海南椰岛开始向营销领域加大投资,但最终也没能达到理想效果。到2019年,海南椰岛前三季度血亏1.3亿元,公司不得不转让子公司阳光置的70%到股权、卖掉公司办公楼,才得以保住上市。
虽然到2023年,由于东方君盛所持股份被司法拍卖,致其股份减少,持股13.46%的海口国资再度回归,并成为海南椰岛主要股东,使其发展迎来新的转机。但据海南椰岛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来看,海南椰岛仍面临着退市的风险——
2021-2023年,海南椰岛分别亏损 0.97亿元、1.53亿元、1.55亿元,三年合计亏损4.05亿元。而今年1-9月,海南椰岛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增长0.15%;净亏损1010.93万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0.42亿元,同比下滑7.71%;净亏损1473.76万元。
按照退市新规,如果海南椰岛不能扭亏为盈,或营收低于3亿元,且财报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将会面临退市的风险。从上述给出的成绩来看,留给海南椰岛在年内实现逆转的时间,不多了。
那么,海南椰岛为何会深陷亏损泥潭?全新团队接手,又能否力挽狂澜于即倒?
战略决策不清晰,核心竞争力及市场份额难以提升
在发展过程中,海南椰岛过度追求多元化扩张,大量分散了公司的资源与精力。
海南椰岛涉足多个领域可追溯至2003年,海南椰岛跨界贸易行业,该业务收入曾一度超过酒类主业;2011年,海南椰岛财报中又出现房地产业务和食品饮料业务,房地产业务也一度成为其营收主要来源;甚至在今年年初,海南椰岛又与鹭沅能源(浙江)共同出资,成立椰岛能源(江西)公司。
贸易、食品、房地产、能源……海南椰岛看似业务繁多、庞大,但仔细一看,这些多元化的业务实际并未能给公司带来预期的收益,分散的资源和精力反而使得公司在核心业务上投入不足,影响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同时,海南椰岛在保健酒、白酒等不同业务间频繁切换重心,使得自身无法形成稳定的业务主线及核心的产品体系。
海南椰岛原以保健酒为主业,但在2021年,白酒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海南椰岛也由此高调进入白酒行业,与多家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并推出不同香型的白酒。后来,又大力进军酱酒市场,与糊涂酒业合作,并承诺在未来五年内投资50亿元,协助糊涂酒业将其打造为仁怀第二大酱香酒企,却又在酱酒市场遇冷后重新回归保健酒赛道。
这种反复无常的战略调整,使得海南椰岛难以在某一领域深耕细作,品牌优势与市场份额自然大打折扣。
品牌及产品竞争力不足,生存空间遭受挤压
首先是海南椰岛曾引以为傲的保健酒行业。这一板块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份额也开始逐步向头部品牌集中。如劲酒等竞争对手,无论是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还是市场推广等方面,都占据了较强优势,瓜分掉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使得海南椰岛在保健酒市场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其次是白酒,尤其是酱酒市场。海南椰岛作为后入局者,面临着茅台、习酒、郎酒等众多知名品牌的强烈竞争环境,而自身的白酒产品在品牌影响力、产品品质、销售渠道等方面,又几乎都不占优势,这自然使得海南椰岛在白酒业务板块的搜入严重下滑,进而对公司整体业绩带来巨大冲击。
创新力不足,单一营销渠道使产品销售力度受限
海南椰岛在产品创新方面确实是有所欠缺的。
首先,从外观包装上来看,在一些大型商超的酒类货架上,其核心产品鹿龟酒的陈列位置往往不如竞争对手的保健酒产品显眼。我们很难不认同,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产品更新换代慢,且包装设计多年来基本维持原样,在视觉上难以吸引新消费者所导致的。对于年轻消费者群体而言,过于传统和老气的包装,不符合现代消费审美,销量自然也就上不去。
其次,海南椰岛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对产品进行升级。在口感上,其没有推出新的口味,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在功能宣传上,也未能有效传达其保健功效的优势,导致在与其他保健酒竞争时,失去了产品特色竞争力。
就营销渠道和方式而言,在电商快速发展的时代,海南椰岛仍主要依赖传统线下经销商模式,未能充分利线上诸如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之类的新型渠道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
以椰岛海王酒为例,在一些节日促销中,公司只是简单地赠送小礼品,并没有与消费者形成深度互动,也未能结合当下流行的营销方式,如线上互动营销、会员制营销等。这导致促销活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无法有效提高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高层变动频繁,内部管控漏洞损害公司声誉
过去几年海南椰岛高管层频繁更替,这使得公司的战略规划缺乏连贯性。不同的领导团队可能有不同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方向,导致公司在业务发展、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等方面频繁调整,无法形成稳定有效的发展路径。
同时,海南椰岛内部出现过财务违规事件,如子公司出纳侵占资金问题,反映出公司在内部控制和监督方面存在严重漏洞。这不仅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也损害了公司的声誉,使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公司的信任大打折扣。
这些问题,都是重归国资、经历人事大换血后的海南椰岛需要重视的。
而目前,海南椰岛也正逐渐将重心回归到酒类业务上。虽然当前白酒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保健酒领域也被劲酒占据了半壁江山,甚至茅台、五粮液、汾酒都竞相加入争夺市场份额,但如果新团队能够抓住机会,也不是没有可能在年内扭转局面:
前不久,海南椰岛推出的“草本酱香”概念,在业内引发关注。
而被挖角到海南椰岛操盘草本酱香的舒国华,则一直以“国资酱酒第二股”的概念在推广草本酱香新品。并且,他盯上了高净值人群和拥有高净值人群的客群,大力开展圈层营销。
而海南椰岛集团股份公司董事、总经理马贺则与“不老男神”王德顺携手担任起品牌形象代言人,投入了上亿规模的草本酱香广告,争取做到高净值人群出机场即可见的投放密度。
那么,舒国华在贵宴樽上的成功经验,能够打破海南椰岛当前的困境吗?
信息显示,草本酱香酒是由椰岛生态酒公司和椰岛贵州酒业公司独立负责,其中,前者侧重市场,后者则侧重生产,两家公司均为上市公司参股公司,并不在上市公司并表范围内。这就意味着,海南椰岛本身并不承担投入在草本酱香身上亿广告费,但能够获得品牌的宣传和提升成果——若草本酱香酒的市场在今年经营情况表现较好,上市公司就可以想办法并表,反之,则不必在业绩中体现。
这或许是海南椰岛在年内实现扭亏为盈或突破3亿营收,化解退市危机的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