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专栏:​名师工作室阅读的“三层空间”

文摘   教育   2024-11-25 09:14   湖北  


教师阅读的“三层空间”

程翔

作为一名从教近40年的中学语文教师,我对阅读有一点儿粗浅体会,借此机会和老师们交流一下,敬请批评指正。
教师阅读的一般状况是:先读“外层书”,再读“中间层书”,最后读“核心层书”。“三层空间”呈阶梯状,越往后越高难,到达的人就越少。对于非语文教师来说,这个阅读状况是正常的,是允许的。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这个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甚至造成相当一部分教师停滞不前。
古人读书不是这样的。古人读书一开始就进入“核心层”。古人读书往往从“四书五经”入手,少年时期就把基本的经典读完了。现在的语文教师工作多年后,能够通读“四书五经”的人仍然很少,能够反复读这些书的人更是少得可怜。我到一个地方去作报告,数百名教师在听。讲到教师读书时,我问现场的老师,读过《诗经》全书吗?读过的请举手,几乎没有。我又问,读过《说文解字》的举手,几乎没有。我意识到,教师读书不当是个大问题。不能说数百名教师不读书,他们有的读了很多书,但是他们读的书大多属于“外层书”。
有人会问,什么是“外层书”?这里的“外”与“核”是针对中华文化而言的。教科书是“外层书”,教师用书也是“外层书”,流行读物、心灵鸡汤之类的更是“外层书”。教科书是给学生读的,只读教科书是长不大的。比如读《中国文学史》,这只能算是专业起步之书,工作之后就应去读原典,对教科书则应以审视与整合的态度对待。读过程朱理学和没读过程朱理学的老师教鲁迅的《祝福》是大不一样的。
什么是“中间层书”?“某某选集”就属于“中间层书”。比如《唐诗选》《宋词选》《鲁迅选集》《外国短篇小说选》之类的,接近核心,但距离核心还有较大差距。读这些书是必要的,是专业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能够把这类书读上一大部分已经很不错了。但要知道,读“中间层书”也是受限的。比如钱锺书编选的《宋诗选注》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但它也只是打开了宋诗的一扇窗而已。
我所说的“核心层书”,主要指的是秦汉文化原典,指的是完整的原著。例如,“四书五经”“十三经”“新编十三经”以及《楚辞》《说文解字》《乐府诗集》等就属于“核心层书”。一个语文教师从参加工作开始,就要系统地阅读这些书,用10~20年的时间,把这些书读一遍,或者选择一部分反复读。像读《论语》《孟子》《楚辞》《说文解字》这类书要不下五遍,不光是知道,还要达到熟悉的程度,并有一定的深入研究。有了这些“核心层书”奠基,教师就不会漂浮,再来教语文就不一样了,就具有一定的文化站位了。当然,还要读一部分外国书籍,从古希腊、古印度,到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到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伽达默尔,无论是文学类的,还是政治、宗教、哲学、历史类的,都要读一部分原典。
读“核心层书”最大的好处是品尝原汁原味,不受别人观点的影响。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眼光去读书,用自己的头脑去审视。这才是真正的读书。读书伴随教师一生,教师精神生活的第一需求就是读书。
节选自《长在语文课堂》

程翔老师简介

程翔,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 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泰安六中校长、北大附中副校长、北京一零一中副校长。受聘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第三届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语文学科专家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师大、首师大硕士生导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语文学会副会长。治教格言:做有灵魂的教育,教有学理的语文,当有骨气的教师。


扫码了解图书详细介绍

往期回顾
程翔专栏:从一位中学教师获诺贝尔文学奖谈起

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国名师工作室发展指数项目组。关注:名师工作室建设规划、成果提炼、职业规划、大数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