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发】破“跳蚤定律”,启教育新篇

文摘   2024-11-21 18:23   湖北  

        破“跳蚤定律”,启教育新篇

跳蚤定律源自于生物学家的实验:他把一只跳蚤放进一个玻璃瓶当中,跳蚤会凭借自己高达自身高度400倍的弹跳能力,轻松地从瓶子当中跳了出来。当跳蚤被放入一个带盖的玻璃瓶中时,它们会因为反复碰到瓶盖而逐渐降低跳跃的高度。即使后来瓶盖被移除,它们也不会再跳出瓶子。这个现象被称为“跳蚤定律”。


回想起那个意味深长的跳蚤实验,跳蚤们起初有着旺盛的跳跃能力,可在不断撞击瓶盖后,无奈地降低了跳跃高度,最终即便瓶盖消失,也没能恢复往日的“雄风”。这一现象在教育行业,似曾相识。

许多教师刚踏入教育岗位时,满怀着一腔热血与对教育的美好憧憬,立志要为学生的成长倾尽心力,要在教学上不断突破创新。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或许精心准备的课程没能收获预期的教学效果,或许尝试的新教学方法遭到了质疑,或许在处理学生问题上遇到了棘手的状况。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后,他们内心的热情好似被冷水浇灭,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再轻易去尝试那些有挑战性的教学变革,逐渐给自己的教育能力设定了一个“天花板”,就如同跳蚤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跳不出的高度界限,在自我设限的怪圈里打转,让原本可以丰富多彩、不断进取的教育生涯变得平淡无奇、停滞不前。

这种被“跳蚤定律”支配的状态,对教育生态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失去了探索和突破的勇气,教学就变成了按部就班的重复劳动,每天机械地传授知识,而难以再去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教育价值,也难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进行精准教学。长此以往,职业倦怠感会越发强烈,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难以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甚至可能对这份职业产生厌倦情绪。

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正处于求知若渴、思维最活跃的阶段,迫切需要教师的引领去打开知识的大门,去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但如果教师陷入了“跳蚤定律”的泥沼,教学方式僵化、缺乏活力,那学生就如同生长在狭小空间里的幼苗,无法充分汲取阳光雨露,难以得到全面且个性化的发展,他们的潜能被压抑,创造力被遏制,这无疑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要想挣脱“跳蚤定律”的束缚,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重塑积极的心态。把每一次挫折都看作是成长的垫脚石,而非前进的绊脚石。当一次公开课效果不理想时,不要只看到失败的一面,而是认真分析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细节,思考哪些环节可以优化改进,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借鉴他人的教学智慧,抱着学习和进步的心态去对待,让失败成为下一次成功的起点。

其次,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如今教育领域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积极参加各类线上线下的专业培训、学术研讨活动,阅读教育类前沿书籍和期刊,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技术,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沉浸式教学场景,或是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用新知识武装自己,才有底气去突破以往的局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学校要营造宽松且富有激励性的教育环境。建立多元的教师评价体系,不能仅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判教师的优劣,更要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多方面的贡献;还可以设立专项的教育创新基金,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实践项目,对于有成效的项目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让教师们感受到勇于突破是被认可和支持的,从而激发他们打破“自我设限”的动力。

在教育的舞台上,我们绝不能任由“跳蚤定律”主宰教师们的职业发展,阻碍学生们的成长成才。只有教师、学校以及教育管理部门齐心协力,打破这一无形的禁锢,才能让教育回归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轨道,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育天地里尽情绽放光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优质的教育滋养下茁壮成长,去拥抱那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国名师工作室发展指数项目组。关注:名师工作室建设规划、成果提炼、职业规划、大数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