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课必备:《醉翁亭记》备课要点全解析

文摘   2024-11-22 15:50   湖北  


XUN YUAN

撑一支长篙

向教育深处漫溯




教学的源头

寻找教育、

【原文回顾】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有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课下注释】

①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2001 年版)。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环滁 (chú)】 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安徽东部。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 山。蔚然,茂盛的样子。

④【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回,曲折、回环。

⑤【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临,居高面下。

⑥【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⑦【意】意趣,情趣。

⑧【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⑨【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霏,弥漫的云气。

⑩【云归而岩穴瞑(míng)】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瞑,昏暗。

⑪【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⑫【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

⑬【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秀,茂盛。

⑭【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伛偻 (yǔlǚ)  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洌(liè)】 清

【山肴野棘(sù)】 野味野菜。肴,菜蔬。

【陈】陈列,摆开。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 数喝酒。

【弈】下棋。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 的筹码。

【苍颜】苍老的容颜。

【颓然乎其间】醉倒在众人中间。颓然,倒下的样子。


【阴翳 (yì)】 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鸣声上下】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谓】为,是。

【庐陵】庐陵郡,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

【参考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 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 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  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  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就醉,而年龄又最大, 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  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 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 浓荫,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 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荫蔽, 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 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课文图解】

【教参解读】

一 、整体把握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以范仲淹为首的数位大臣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欧阳修因为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第1段,介绍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全文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仿佛一个全景镜头,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然后层层推近,先写西南峰壑之美,后写琅琊山草  木之秀,再写泉水潺潺,最后于“峰回路转”处推出主景——醉翁亭。作者用寥寥数语,写  山写水,写泉写路,神形兼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从大山深处引出一亭,仅用几十个字, 可见文笔之简练。接下来,作者用两个短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来历:“作亭者谁?山之  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前一问答,明白无疑;后一问答,隐约其辞。通过这 样轻松闲逸的问答,文章由写景巧妙地过渡到记事、言情。太守一闪而出,却没有更多介绍, 成为全篇的一个悬念。太守自号醉翁,又别有情趣。“饮少辄醉”,突出了一个“醉”字;“年又最高”,又暗含了一个“翁”字。“醉翁”之号,似乎理所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表明“醉”是表象,“乐”是根本。“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因山水而陶醉,借宴饮而抒发。

      第2段,写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作者抓住了早、晚、春、夏、 秋、冬数个时间节点来写,都是一笔带过,生动传神。文章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在  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两句,分别写  朝暮之景,形成对偶,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在写景中,又自然而然地蕴含着事理的逻辑 关系:因为“日出”,所以“林罪开”;因为“云归”,所以“岩穴瞑”。这样,静态的景  物又具有了动感,丰富了表现力。“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是同样的句式,却又同  中有异,节奏由二三变成了三二,形成了错落之美。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用高度凝练、高度概括的语言表现出来。如“野芳发而幽香”写春,“佳木秀而繁阴”写夏,.“风 霜高洁”写秋,“水落而石出”写冬,一句一景,字字不虚。最后用“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作结,写朝暮四时的游赏,照应前面的描写,总归为“乐亦 无穷”,余韵不绝。

      第3段写滁人之游和太守之宴。这一段描写,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滁人之游,描绘了 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这幅图画中,有“负者”,有“行者”,有老人,有小孩,前  呼后拥,往来不绝,十分热闹。这样的游乐场景,在太守看来,就更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 味,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写宴饮之乐,故意宕开一笔,先说食物的来源——“临溪而  渔”“酿泉为酒”,都是就地取材,简朴而别有滋味。同样,宴饮之乐,也没有王公贵族 府第的丝竹管弦,只有投壶弈棋而已。但这种山林野趣,也是朱门高第享受不到的。这里, 太守的形象再次闪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简笔勾勒出醉翁之态, 可谓醉在其中,乐在其中。

      最后一段写日暮而归。这一段在叙事中,融入了更多议论和抒情,托出全文的主旨。“夕 阳在山,人影散乱”,寥寥八个字,写出了宴罢晚归的情景,笔调闲散,淡雅而又情致。接 下来写“乐”的几种情境:一是“禽鸟之乐”。大自然是禽鸟的家园,游人或许惊扰了它们 的正常生活。所以当人去山空后,它们归巢之际,又和鸣林间,唱出欢乐的歌。二是游人之 乐。这里强调“从太守游而乐”,可见官民关系的协调。三是太守之乐。太守之乐的境界最 高,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有“同醉”之乐,又有独省之思。那么,太守 究竟是谁呢?文至结尾,“太守”一词已出现九次,最后才道出姓名,解开全篇悬念。文 章也自然而止,余音绵绵,饶有兴味。

      这篇记游佳作一出,即盛传不衰。滁人唯恐失之,于庆历八年(1048)请人把全文刻在石 碑上。后来又嫌字小字浅,怕日久漫灭,又请苏轼用真、草、行三种字体书写重刻,往来文 人墨客乃至商贾都争相摹拓,可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二、素养提升

1.认识文体的突破与创新。

       同《岳阳楼记》一样,本文也没有恪守传统“记”文以记事为主的规范,多用骈偶句, 融入了更多议论、抒情的成分。北东朱弁撰《曲洧旧闻》载:“《醉翁亭记》初成,天下  莫不传诵,家至户到,当时为之纸费。宋子京得其本,读之数过,曰:‘只目为《醉翁亭赋》,  有何不可’。这里提到的宋祁(字子京),是当时的文章大家。他认为《醉翁亭记》是赋, 不是记,就是从文体上说的。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也说:“退之作记,记其事尔;今之  记乃论也。少游谓《醉翁亭记》亦用赋体。”退之,即韩愈;少游,即秦观。从陈师道的议  论和引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人对记文体式的坚持,对《醉翁亭记》突破体式的惊讶和  不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醉翁亭记》对传统  记文的突破,已成为新的经典。它创造了宋代游记散文铺排议论的模式,增强了抒情的主体  性和文学色彩,是游记从文体本位向审美本位转变的经典之作。明了这一点,就要引导学生  对《醉翁亭记》中“赋”的因素有一个积极的理解,从对偶、铺排、交错、骈散结合等方  面,体会其语言表达效果。用对偶句描摹,用散句陈述,是本文行文的一大特点。如第3  段,“负者歌于途”,对“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对“后者应”,描画滁人之游,生动  传神,“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整体上是两个复句对偶,局部 上则“临溪而渔”句对“酿泉为酒”,“溪深而鱼肥”对“泉香而酒洌”,整齐华美,又  错落有致。至于“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山肴野蔽,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地”与“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都是遥相呼应,错落 成对,造成了珠联璧合,回环咏叹之美。

2.领略本文个性鲜明的语言风格。

      除了上面说到的对偶、铺排,本文在语言上还具有很多特点。一是文字简练,可谓惜  墨如金。历来被人们称道的首句“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写尽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 令人叹服。二是平易流畅,这主要表现在不用难字,不用典故,不堆砌词藻,语言生活化、 口语化等方面。三是委婉有致,摇曳生姿,主要表现在句式错综,表意深婉,抒情绵长等方 面。与韩愈散文追求奇险怪僻的风格相比,欧阳修走的是明白如话的一路,读之更亲切喜人。

3. 体会巧用虚词的表达效果。

     文中用了21个“也”字,可以说是匠心独运。通篇使用一种句式,一般会让文章单调   乏味。作者却偏犯此难,化呆板为神奇,营造了一种笼罩全篇的叙事抒情风格,于解释说明   的口吻中透着淡雅的幽默,在漫不经意的叙述中,有一股任性自得的惬意,舒卷自如的趣   味。这些由“也”字作结的句子,大多都是二分结构的,因其对现象的解释,对原因的阐释, 而获得了动能,如行云流水,一气贯注。本文大量运用“也”字句,甚至成了当时文人讨论   的热门话题。《桑榆杂录》记载:“或言《醉翁亭记》用‘也,字太多,荆公曰:‘以某观 之,尚欠一‘也字’。’坐有范司户者日:‘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此处欠之。’ 荆公大喜。”这则趣闻逸事颇值得玩味。像王安石这样的文章大家,都在热议《醉翁亭记》 中的“也”字现象,可见其不同凡响。除了“也”字,本文中大量“而”字的使用,也收到   了独特的表意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而”字在句中起到了减慢节奏、舒缓语气、轻微转   折等作用,对于打造本文的风格,功不可没。可以说,本文的虚词妙用,已到了出神入化的   境地。

三、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作者的“醉翁之意”?

     有关本文的主题,历来争论不休。这篇文辞华美的山水游记,因为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思 想感情而引人探究。作者自己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那么,怎样理 解这“醉翁之意”呢?它是一种真实的快乐,还是一种隐藏在快乐表象背后的悲哀呢?抑 或是暂时的快乐,永久的悲凉呢?这要从文本、作家个性、创作背景三个方面来考察,才能 得到比较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从文本来看,全文共用了十个“乐”可谓贯穿全篇。文章风格 淡雅闲远,绝不是正话反说、寓悲于乐的风格。所以我们应该认定,作者的“乐”是发自内心的,是不容置疑的。从个性来看,作者具有乐观豁达的情怀,对贬谪遭遇处之泰然。欧阳修被贬夷陵后,在给好友尹洙的信中阐发了这样的观点:“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这段话中提到,欧阳修崇拜的韩愈,被贬后也不免穷愁怨嗟,成为“庸人”;而欧阳修本人,是绝不想成为这样的“庸人”的。从创作背景上看,欧阳修因为支持“庆历新政”而被贬滁州,但他爱民之心未曾少减,政事宽简,与民休息,具有中庸和美、年丰人足的政治理想。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欧阳修的《丰   乐亭记》与《醉翁亭记》作于同一时期,其中更是直言“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所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乐民之乐”。这样理解,才不负“醉翁之意”。

2.如何理解本文的叙事手法?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从全文的层次结构上看,作者采取了层层递进、 巧妙呼应的手法,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令人拍案叫绝。文章以开头的全景、远景描 写,逐步收缩视野,再用特写镜头定格醉翁亭,仿佛在引导读者寻幽揽胜,充满发现的乐趣;文章中间的写景,则是早晚接续,四时递次;写游乐,先滁人而后太守;更以“禽鸟之乐”, 烘托众人之乐;以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这样层层演进,累累叠加。把议论和抒情推向  极致。二是从叙事角度上看,通篇以第三人称写太守,写醉翁,貌似旁观者,摆脱了第一人  称叙述的种种不便,拓宽了话题空间。醉翁与太守,一为名号,一为官职,互为表里,互相映衬,很好地揭示了人物情感的丰富性,人物形象的多面性。直到文章最后,作者才自报家 门,揭开谜底。这种写法,与汉赋中假托人物说事说理如出一辙,具有鲜明的寓言风格和浪 漫气息。

【课后练习】

一 、思考探究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 样描写的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体会本文开头景物描写由大到小、层层递 进的写法,感受作者叙述语言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文章第1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后再 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 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 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2.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 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本文一些表示转接的词语的用法,体会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课文第2、3、4段开头,分别用了“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若夫”是表示转接的连词,含有假设和例说的意 思;“至于”同样表示转接,却含有进层的意思,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已而”是表示  时间的副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第2段写山中朝 暮、四时景物变化之美,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第4段写游归,主要探讨了几种乐的境 界,点明太守是谁,收束全文。这三段是按照写景一写人一写“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晰, 层次分明。

3.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本文扣着“乐”字叙事、议论的特点,进而体会作者“与民同乐”及援笔为文的丰富感情。

     参考答案:本文中共出现了10个“乐”字,其中有7个集中在最后一段。归结起来, 这些“乐”有:1.山水之乐;2.宴饮之乐;3.禽鸟之乐;4.滁人之乐;5.太守之乐。“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 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二、积累拓展

1.本文用了21个“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朗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 文体会“也”字表达的语气。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也”字的用法,体会作者“也字体”叙述语言的独特和精妙。参考答案:第1、2、3、4句表示判断,语气更为肯定;第5、6句表示陈述,语气较为和缓。

2.《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在后世流传,找出来, 说说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及在现代汉语中语义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两篇课文中的成语,并分析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情况。参考答案:《岳阳楼记》中的成语: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百废具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在现代汉语中,“具”写作 “俱”也说“百废俱举”,意思没有变化)

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多写作“浩浩荡荡”,意思没有变化)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事物多样、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在现代汉语中,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面。(在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 的方面)

水落而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比喻真相大白,简写 为“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许多人饮酒的热闹场面, 意思没有变化)

【重点归纳】

1.本文贯穿着作者哪种情感?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怀?

①贯穿着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②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能够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之情;③以文记乐的情趣,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之情;

2.作者的“乐”有哪些?各表现在什么地方?(太守为什么“醉”?为什么“乐”?)

①山水之乐(山水相映,朝暮变化,四季交替)

②宴酣之乐(百姓和乐,滁地富足,宾客尽兴,宾主同乐)

③乐人之乐(“太守乐其乐”) 三乐归一:与民同乐

3.太守之乐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醉”和“乐”的关系?

与民同乐  “醉”是表象,“乐”是实质。4.写滁人游与太守宴的场景有何作用?

突出场面的欢乐,表现滁地富足、政治清明,表现出太守治理有方,勾画出太平祥和的 游乐图,为表现太守“乐人之乐”作铺垫,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5.“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有何不同? “禽鸟之乐”是自然的存在;“游人之乐”综合了自然和人事两种“情趣”,有了“自觉”的成分;

“太守之乐”境界最高,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还能 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其事。

6.范仲淹遭贬后,仍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理想;而欧阳修却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因此,有人认为本文体现了欧阳修遭贬后自暴自弃, 消极享乐的心态,你认同这种看法吗?

二人同以忧天下之故被贬,范仲淹高瞻全局,直抒胸臆,而欧阳修则含蓄委婉地表达了 自己的爱民之心。

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更在于人民的和乐,在于与民同乐;纵情山水,是欧阳修随遇 而安的洒脱和旷达;“乐其乐”则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宽和仁爱。

范仲淹与欧阳修的行为模式不同,而其精神实质则是一致的(胸怀开阔,心境旷达,心 系天下),而欧阳修的表现更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

【比较阅读】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相同点

主题

都表达了忧国忧民、以民为重的情感。

表现手法

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不同点

表达方式

含蓄委婉且深沉,作者把“与民同乐”的爱民情怀融入对山水风光和滁人出游的描写叙述之中。

直抒胸臆,作者直接道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确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语言风格

多用骈偶句,语言简洁流畅,委婉有致,特别是“也”与“而”的使用,使文章音韵和谐悦耳。

多用四字短语,读来朗朗上口。

结构特色

“乐”字提挈全篇、贯穿全文,从而环环相扣,且巧妙地运用了悬念和照应,一气呵成,形成了严谨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先扼要记事再借景抒情,最后精辟议论,点明主旨,从而使文章结构严密,行文曲折多变,条理清晰而有波澜,引人入胜。


   

关注公众号后,进入公众号可阅读更多资料!

教育名言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5.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6.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卢梭

7.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卢姆

8.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唐代诗人)

10.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11.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司马迁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4.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5.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16.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巴特尔

17.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独。——徐特立

18.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陶行知

19.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有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

20.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这种精神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产生的,它应当构成无产阶级社会公民区别于资产阶级社会公民的那种人的特质。——马卡连柯




的源真

寻找教育、教

                                                                                        




                                                                                        

图|网络

文|星火

排版|壹伴编辑器

长按二维码

获取更多信息




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国名师工作室发展指数项目组。关注:名师工作室建设规划、成果提炼、职业规划、大数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