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8日,绍兴,这座文化名城,迎来了上海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八年级的师生的历史回溯,在行走之旅中,绍兴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历史、文学、艺术交织的绚丽画卷,让我们在探寻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部活着的史书,街道是它的书页,建筑是它的文字。当我们踏上人文行走之旅,就像是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们沿着古老的街巷漫步,脚下的石板路或许承载过古人的足迹。那斑驳的墙壁,是岁月留下的画卷,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第一站:大禹陵
大禹陵,那是一座屹立于时光长河中的文化丰碑。它位于会稽山脚下,绍兴这片钟灵毓秀之地赋予了它独特的韵味。
踏入大禹陵景区,郁郁葱葱的树木,宛如绿色的巨伞,为这片圣地遮风挡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那是大自然的馈赠。沿着长长的神道前行,古朴的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两侧的石像生庄严肃穆,它们默默守护着大禹陵,见证了无数的春夏秋冬。
走近大禹陵,那古老的碑刻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上面的字迹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清晰可辨,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陵前的广场开阔而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祭祀过程中,我们对大禹生平与功绩进行了深入了解,同学们整齐的队列彰显出我们对大禹的敬重。当我们向大禹献上贺词时,那不仅仅是一句话,更像是我们与古代圣贤跨越时空的交流,传递着我们的敬仰。击鼓撞钟的声音,在大禹陵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大禹治水的传奇,也敲打着我们的心,让我们铭记这段伟大的历史。
我们在行走过程中,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大禹带领民众治水的艰辛场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无私奉献和坚韧不拔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 在这里,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石都似乎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周边的山水更是与大禹陵相得益彰。潺潺的溪流从山间穿过,发出悦耳的声响,像是在为大禹的功绩吟唱赞歌。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在这样的环境中研学,历史与自然完美融合,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了大禹精神的内涵,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第二站:鲁迅故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鲁迅故居
绕过一条逼仄的小弄堂,眼前豁然开朗,鲁迅故里文化墙赫然入目,景墙上 勾勒的轻舟短棹,灰墙黛瓦,一笔一画都渲染着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浓郁的江南风情,也镌刻着这座城市的百年记忆。
踏入故居,那斑驳的墙壁像是岁月的画卷,娓娓诉说着过去。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百草园,是一片神奇的乐园。这里,碧绿的菜畦在阳光下闪耀,石井栏透着古朴的韵味,高大的皂荚树投下大片阴凉,紫红的桑椹似繁星点缀其间。儿时的鲁迅在此聆听蟋蟀弹琴、云雀欢歌,捉斑蝥、 拔何首乌,每一寸土地都藏着他童年的欢乐。
三味书屋则是另一种静谧的氛围。那方方正正的书桌、椅子,摆放如初。“早 ” 字刻痕虽已在岁月中模糊,但那种勤奋自律的精神却如雷贯耳。透过窗户,似乎能看到那个小小的鲁迅,在摇头晃脑地诵读诗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
老街旧巷,青砖灰瓦,写满岁月悠长。那一面鲁迅经典语录墙,是一百多年 前彼时的鲁迅先生留给此时少年,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即使艰难也要做,愈艰难愈要做。”这铿锵有力的语言如一束光,给了我们温暖、力量和方向。前途很远,也很难,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
在鲁迅故居,我们穿梭于现实与历史之间,被文学巨匠的气息环绕。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着灵魂,它们是鲁迅笔下世界的生动呈现,引领我们去探寻民族之魂与文学之美。这些我们上过的课文读过的书,无一不在告诉我们,读书滋味长。阅读的力量也如一种无形的抵抗,让我们从平庸乏味的生活中释放出来,找到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智慧。
第三站:兰亭
踏入兰亭,仿若踏入一幅千年的水墨画卷。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宛如仙境落于人间。
踏进“群贤毕至”山门,走过一段蓊蓊郁郁的竹林小路,远方群山如同屏障横卧,满目翠色,意境深幽。石板桥下流水声溅溅,岸边白鹅们姿态优雅,像一幅画流入水中,气象万千。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同学们将在这里效仿古贤,进行一场曲水流觞的雅趣活动。大家围坐在溪水两侧,盛满茶的杯盏在水中任其漂流, 杯子停在哪位同学面前,谁就和诗一首。此情此景,同学们兴致高昂,潺潺流水间不停地传递着诗篇诵吟之声,感受着千年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品茶、投壶、吟诗这传承了近两千年的闲来风雅之事,亦是中国人刻于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浪漫 基因。同学们脸上洋溢的率真无邪的笑意展示了兰亭独有的魅力。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水间的藏雅致意,就是这一课的收获。
兰亭
在行走之中,每一步都能感受到人文的力量。我们与不同的文化相遇、相知。每一个新的发现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每一次对历史的感悟都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让我们背上行囊,踏上人文行走之旅,去寻找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美好,用脚步丈量灵魂的深度。
8A 杨雯淇
8A 吴岚柯
8D 岳彦珉
8E 蒋正楠
8F 王嘉萱
8F 吕珞琳
行走,让生命更丰盛
8A 卞新燃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琐事缠身,心灵渴望一次深远的旅行,以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启迪。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我有幸踏上了前往绍兴的旅程,探访了大禹陵、鲁迅故居与兰亭,这一路上,每一步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每一次凝视都让我的生命更加丰盛。
大禹陵,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治水精神的圣地。站在巍峨的陵前,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大禹手持治水工具,带领民众日夜奋战,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身影。那份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以及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勇气,深深地震撼了我。在大禹铜像前驻足,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它告诉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都应继承和发扬这种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我踏入了鲁迅先生的故居。这是一座古朴而宁静的老宅,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漫步在狭窄的弄堂里,我仿佛能听到鲁迅先生笔下那些人 物的低语,他们或激昂、或悲怆,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在鲁迅先生的书房前,我久久不愿离去,那里不仅是他创作的天地,更是他思考人生、批判社会的战场。鲁迅先生以笔为剑,刺破了社会的黑暗,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心灵。 他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明白,作为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敢于发声,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最后,我来到了兰亭,这里是书法爱好者心中的圣地,也是王羲之《兰亭集 序》的诞生地。站在鹅池边,看着悠闲游弋的白鹅,我仿佛能感受到王羲之当年 挥毫泼墨时的那份洒脱与自在。兰亭之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 感受到了艺术对于心灵的滋养。它启示我,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学会放慢脚步,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艺术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次绍兴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的生命得到了升华。行走,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移动,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与成长。它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地探索、学习、思考,才能让生命变得更加丰 盛与精彩。
伟人之间
8B 司璐
鲁迅故里
驰隙流年,鲁迅先生让本性之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原野葳蕤盛开,他的人格让平凡染上跌宕在山海麓林间回响。苍松傲虐雪感动中国;清声灌凤池,薪火相传。
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如同跨越时代的年轮漫步鲁迅故里,迎着麦芒刺痒踏着 细草芊芊寻这书香雅致闯入伟人的童年,三味书屋百草园是孩童的港湾,更是鸿鹄来时路静谧俭朴,趣味横生。
绍兴兰亭名果真不虚传,青葱的密林卷来无数季节的风声,从林间传来了消息。我们同文人雅士般闲坐石墩举杯赋诗,溪水尽欢笑,光芒皆向暖,绿树白墙被染上颜色,竹柏的叶儿们以光为笔,以影为墨,以墙为纸像一首永远写不完的 诗尽显飘摇之态。
绍兴是个好地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闯入鲁迅的乡愁留下了根。可谓家国兴盛,匹夫有责,我们远道而来只为传承。学习鲁迅先生心怀信念,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受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大禹陵
辽阔神圣的东方,有一座山,不仅承载着自然的鬼斧神工,更镌刻着华夏儿女对英雄的无尽敬仰这便是大禹陵所在的圣地。踏上这段征途,同大禹伫立于千沟万壑之上,穿行于一幅幅被细细雕琢的历史长卷中。
轻轻翻开一页历史书,便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一个鼓舞人心的纪元。大禹, 这位治水英雄,他那不屈不挠的意志和为人民抛洒汗水的伟大斗争精神,铸就了流传千古的丰功伟绩。作为新时代的探索者,远道而来,只为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找寻那份遗失已久的坚持与信念,将这份精神薪火相传。
登山之路,既是一场对自我的挑战,也是一场盛大的心灵洗礼。脚下石阶,在岁月的侵蚀下显得斑驳陆离。沿途是流淌的植物海洋,翠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低语,那蜿蜒曲折的根系,深深扎进大地,如同中华大地的脉搏,跳动着不息的生命力。
彼时我们站在山巅,所有的疲惫在这一刻洋洋洒洒地随风而去。极目远眺,一幅黛色霜青的小城画卷在巍峨的大禹陵下静静铺展,宛如无数追随大禹脚步的虔诚信徒,这片土地耀眼披肩。那些错落的屋舍,高矮的楼房在夕阳的余晖中清洗庄重而祥和。
温婉动人心,经典催人泪,我们站在伟人之间蔑视卑微的懦夫。
兰亭
8B 陈彦伊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我站在竹海中,以风的 穿流,以云的变幻,以时光如梭,以天高地远和时间的均匀与漫长,见到了来自千百年前芝兰玉树、宁静风雅的身影。
走近兰亭,入眼便满是翠绿,竹林蔽天,划出一道与世隔绝的结境,宁静又神秘,在此风似乎也有了具象,它在林间飞快穿梭敲得竹儿轻响,如顽皮的小孩 般一下就没了踪影,隐于茫茫墨绿。
追着风的脚步走上小石路,脚踏在石板上发出悦耳的嗒嗒声,不知先人脚踏 木屐步于其中时,是否也听到此等声响,他们又有何感想?路两侧皆是竹影交横, 时而有鸣鸟在其中跳跃玩耍,鸣声空灵又悠远,这鲜亮的叫声引得竹子也做出回应,嫩绿的声音层层叠叠,掀起一片涟漪。
向前看去,一池真正的碧波从林间涌出,闪着耀眼的色泽引人不住靠近,我不自觉加快脚步,走进了才发现,比那金光还耀眼另有其物,它一尘不染的洁白羽毛让阳光也独独偏爱他,从层层叶片的间隙中洒下金黄,表达对这高洁的赞扬。 王羲之也为此独爱着鹅,爱它永远高昂的脖颈,爱它洁白不染淤泥的羽毛,爱它 在水中的轻盈飘逸与优雅。
穿过鹅池,视野变得开阔明了,可一缕细细流水声却藏在某处勾人心弦。闻 着水声寻去,看到溪水的那一刻我才明白了所谓“ 曲水流觞 ”真正的样子。水流 顺着地势的起伏自由随性地弯曲,冲刷着石块发出沙沙声,将碧天翠竹与从古至今的身影一同印刻在其中,只剩时间变幻。
直到见到高耸的兰亭碑,一切清秀风雅都变得庄重起来。千古第一行书的风 采展现眼前,庞大的石碑给人带来史无前例的震撼,让你难以想象这是来自千百年前的作品。
听着耳边的风声,恍惚间想到千百年前的他们与我一同站在这里,谈笑间落笔生花,抑制不住的才华在此刻成为最耀眼的存在,洋洋洒洒的笔法将时间牢刻, 提按顿挫中神韵封印其间。
肉体可能不复存在,但动人的才华与灵魂永远会留在世间,时间会携带着它 们,给予后人精神上的共鸣。
走出这一方桃园,心神却久久不能平静,秀美的景色历历在目,但真正动人心弦的是那永垂不朽的才华与灵魂。
秋风闻古韵
8F 王嘉萱
秋风擷银杏,漫天飞扬,秋阳一照,活像为地面点金。白墙黛瓦的江南别院也藏了不少秘密。秋风里,我们一起探索残存的古韵。
华“夏 ”精神
跋涉,静默,驻足。我们到了大禹的陵寝。这位开国圣君闻名于治水,也安息于一个河道纵横的城市。他化“堵 ”为“疏 ”,正如这座城市与自然相生相伴, 水乳交融。祭禹大典开始了,同学们身着对襟长襦,缓步上台。鼓声阵阵,是千 古英雄雷鸣般的心跳,沉重而富有力量。遥望会稽山巅,大禹铜像昂首挺胸,千 年前,他也曾这般主持治水,开创夏朝。我明白了,大禹不只是一位明君,更是中华民族“人定胜天 ”思想的文化符号。同样的上古大水,西方的人们躲进神的方舟,而我国,是两代人的前赴后继,是无数百姓的团结一心,是人的力量,战胜天意。这种勇气,团结,奉献,才是华夏精神。
民族魂
休整后,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看一看这位以笔为枪的英雄童年的时光。没有矫揉造作,白白的粉墙,黛色的瓦,翘翘的飞檐,镂空的廊,再配上纵横的阡陌与宛转的河,把整个小镇绕成一个相思结。三味书屋真的很小,小到只能放下先生的书案与八张课桌。那里也真的很大,放下了不知几代孩子的琅琅书声,也
放下了寿镜吾先生六十年的岁月。这位老宿儒带着他的孩子们,守着他的道。而 他对鲁迅先生的“周树人,我希望你继续努力 ”也放下了对爱徒的殷殷期待。鲁迅先生接住了那份期待,照亮了广大学子,通往新生的道。我想,这份传承,这种精神,是老师送给鲁迅最宝贵的礼物。即坚守心中的道,传播心中的道。坚持,传承,照亮未来,培养青年,是“ 民族魂 ”,更是民族魂。
兰亭王谢
茂林修竹,鹅群蹁跹,汤汤曲水,悠悠古韵。兰亭,天生的书法圣地,羲之谢安曾汇聚于此,曲水流觞,尽显东晋名士清谈之风,好不优雅快意。我们坐于幽篁,以酒代茶吟诗作赋,但是许多人局促不安,让活动多少显得有些附庸风雅了。书法作品里的王羲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潇洒肆意中依稀可见魏碑刚直雅 正的遗风。然而历史上的右军呢?在那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的年代,生于琅琊王氏,却沉迷清谈,不知为国分忧,衣冠南渡,竟真的“错把杭州作汴 州 ”。国家无力,谢氏叔侄为首,打胜淝水之战,保全晋室,却也有人真正展现 “ 书生误国 ”。我们尊重并肯定王右军的书法成就,但作为右军将军,军事方面 一事无成,何以见王导遗风?我在兰亭,体味古韵的同时,学会了辩证地看待他人,真的是极好的长进。
离开兰亭,回家。我在心中总结着这次人文行走,只感到收获颇丰。忙掏出纸笔,为挚友写信,写一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来日请她到家中煮茶谈天,共剪西窗烛。
信件最好附上一片银杏叶。
上海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
SUIS Qingpu Campus
上海市青浦区业锦路32号
No. 32, Yejin Road, Qingpu, Shanghai
021-59788660
网站 WEBSITE:
https://qingpu.suis.com.cn
Please follow our WeChat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
“回归原点,关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