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黄山市落实旅游强市建设战略部署,以大黄山建设为统揽,加快构建文旅产业新坐标。2024年1—8月,黄山市接待游客6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0.2%,全市旅游总收入580亿元,同比增长12%;接待研学游客1.2万人,同比增长104.88%;接待境外游客5.2万人,同比增长238.37%。随着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多元化、新兴业态多样化,黄山市金融机构立足文旅资源禀赋,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打造金融支持文旅新模式,为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截至2024年8月末,黄山市文旅产业贷款156.02亿元,同比增长46.74%。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政策支撑保障
抓住一个契机,以省级金融政策倾斜打造“大黄山”文旅新样板。202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推动“大黄山”地区(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聚焦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会展经济、赛事经济、康养经济、文化服务六大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黄山市委市政府、中国人民银行黄山市分行(以下简称“人行黄山市分行”)联合多部门印发《黄山市推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金融支持大黄山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为大黄山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小编“拍了拍”你,关注不迷路!
👆🏻👆🏻👆🏻
依托“两大顶流”IP,完善“黄山和徽州”金融服务文旅新地标。省级层面设立金融支持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推进大黄山区域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工作。市级层面按照职责分工,多部门联合出台《金融支持黄山市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和加快发展若干措施》,围绕保持信贷供给合理充裕、完善文化和旅游资产抵质押担保、优化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三个方面推出10项举措,调动全市金融部门力量为文旅行业注入金融活水。县级层面由各金融机构派出金融村官驻村开展“1+X”金融服务,以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工作基点,为金融服务乡村旅游提供人才保障。
发挥多项支持工具作用,加大金融支持文旅企业新力度。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牵引撬动作用,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央行政策资金,对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市场主体提供优惠资金支持。人行黄山市分行制定“再贷款+旅游服务业”项目化管理方案,针对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法人金融机构,倾斜和增加再贷款限额,打造“再贷款+民宿”专项场景化应用模式。截至2024年6月末,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资金,向53户民宿经营主体发放贷款8983万元,加权平均利率4.3%,推动金融机构积极运用再贷款资金支持文旅企业融资需求。
聚焦重点领域,推动金融赋能增效
聚焦平台建设,多举措加强信息共享。
一是搭建交流平台,银政企精准对接。与文旅、发改等多部门形成合力,建立名单推送机制,对符合文旅产业发展,有融资需求的重点企业、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常态化向金融机构推送名单。持续发挥银企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便金融机构实行一对一精准对接。组织开展专题对接会和洽商会,有效满足文旅企业融资需求。
二是搭建数字平台,实现文旅产业闭环管理。在黄山市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设文旅专栏,在线发布金融政策和特色产品50余项;打通两山转换平台,借助市场及资本力量,将县域范围内徽派古村古建、生态农业等一系列“绿水青山”资源活化,用于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数字赋能;依托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搭建闲置农房、流转农地、林权等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规范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构建市县乡“1+6+100”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促进产权交易平台与金融机构信息对接共享,盘活农村产权。
三是搭建引导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发展。黄山市民宿数量达3200家,占全省民宿数量的三分之二,人行黄山市分行召开金融支持民宿行业发展座谈会,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民宿领域,鼓励金融机构推广信用贷款、抵押贷款、民宿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创新担保机制和信贷模式,加大信贷倾斜力度,提升保险服务水平。与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流转农房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指引(试行)》,鼓励变民房为民宿。探索通过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等形式支持民宿建设和经营。
聚焦产品创新,丰富文旅类信贷产品供给
一是支持旅游景区开发及配套服务发展。辖内金融机构推广运用“景点收费权质押贷款”“演艺门票收入质押贷款”等权益质押类传统信贷产品,支持西递、宏村、呈坎等多个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建设开发和升级改造。开发“景区商户贷”“旅易贷”等经营性、信用类、长期限贷款产品,助力提升景区综合服务能力。推出“徽州民宿贷”“两山银行贷”等系列产品,大力支持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二是优化创意和文化产业金融服务质效。探索无形资产抵质押产品,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培育和产品研发。如屯溪农商行为胡兴堂文化发展公司发放900万元知识产权抵押贷款,支持徽菜博物馆改造升级。创新支持技艺传承和徽菜发展,综合考虑未来收益等因素推出“徽艺贷”“臭鳜鱼产业贷”等产品, 相关贷款累计发放超1亿元。
三是破解文旅小微及困难企业融资约束。鼓励金融机构为文旅产业贷款开通绿色信贷通道,优先办理办贷及审查审批环节,免除评估费、抵押登记费等费用,为中小微文旅企业提供低于LPR的优惠贷款利率。指导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化协商,为符合条件的酒店餐饮等企业商户办理贷款延期、延缓收取利息,帮助其减轻资金压力。
聚焦场景建设,增强游客消费体验
一是打造标准化示范场景,优化境外人员支付服务。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工作思路,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医、学”各环节和场景,优化境外人员支付服务。截至目前,全辖共设有外币兑换服务网点63个,支持外卡支取人民币的ATM有214个。
二是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来黄游客体验度。2024年度,黄山市首个大型轨道交通项目——“大黄山”休闲度假项目之黄山旅游T1线一期工程已通过审批,融资需求约90亿元。辖内多家银行机构将组建银团,为该项目提供贷款。该项目全长约43.71千米,沿线串联西溪南古村落、潜口、呈坎、黄山风景区、翡翠谷等7个景点9个站点,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通道。
三是支持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智慧旅游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旅游业的信息化合作,着力开拓“旅游+互联网”模式,推进智慧旅游管理、服务和营销体系建设,加强场景搭建,实现游客游览场景与金融场景有机融合。
立足黄山实际,构建多维融资体系
找准“点”,全方位拓宽文旅融资渠道
一是找准合作点,接通省级金融机构资金源。黄山市政府与省中行、省农行、省联社、省农担公司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大黄山建设、打造和美乡村黄山样板、文化旅游、乡村优势特色产业等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农业发展银行安徽分行与黄山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推进大黄山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省级金融机构资金、技术、网点、网络优势,积极推进黄山市基础金融服务设施建设,更好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二是找准核心点,拓宽发行债券资金源。作为安徽省旅游龙头企业之一,黄山旅游集团承担着黄山市文旅产业投融资、文旅产业运营等主体职能。2024年度,该集团利用资本市场的成本优势,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货币资金。截至2季度末,黄山旅游集团共计发行债券12亿元。
三是找准关键点,引入文旅基金源。由黄山市国有资本牵头出资,汇集社会资本共同成立文旅基金,重点投资大文旅和泛文旅业态。2024年8月,成立黄山市首支文旅创业投资基金——黄山文旅核心高地创业投资基金,聚焦大黄山六大高端服务业,基金总规模10亿元。2023年7月,成立黄山山海文旅产业基金,围绕黄山文旅产业和乡村振兴产业,着力以金融赋能推动“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转化为高端产业生态,首期规模10.1亿元。
拉紧“线”,全周期服务民宿主体需求
一是呵护初创期,有效盘活民宿产业资源。多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黄山市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银行机构向民宿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通过流转农房经营权抵押、在建工程抵押、古屋经营权抵押等多种方式,配套提供与建设运营周期、建设规模相匹配的中长期贷款。
二是助力成熟期,创新民宿产业贷款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广民宿贷、古屋贷等专属金融服务和产品,助力成熟期民宿不断提升经营品质。如太平农商行与黄山区民宿协会签订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并由黄山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通过“协会+民宿+金融“模式提供一系列组合贷款产品。建行黄山市分行、徽商银行黄山分行、黟县农商行与黟县担保公司深化对接合作,通过批量担保形式,加快民宿担保业务模式转型。
三是守护困难期,缓解民宿产业经营风险。除银行机构外,保险公司亦推出一揽子适配产品,加强对民宿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如平安产险黄山中心支公司结合民宿经营中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在黄山市推出费率相对优惠,集合财产综合险、公众责任险、雇主责任险等多险种的民宿无忧产品,目前,已为黟县宏村等各区县11户民宿客户批量提供2830万元保障。
整合“面”,全方位复制推广文旅发展的“徽州模式”
一是打造“村落徽州”绿色金融新模式。将土地流转、古民居租赁、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学、康养、民宿等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全市审批“村落徽州”贷款项目19个、授信金额82.45亿元,支持徽州区蜀源村、祁门奇口村、休宁祖源村等70余个村落保护开发。相关经验做法获国家多个部委高度认可和安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正在由“村落徽州”向“村落江淮”升级,在全省复制推广。
二是创新全国首单“VEP”绿色贷款项目。拟定《黄山市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实现绿色金融贷款机制试行方案》,并印发《黄山市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收益权质押贷款试点操作指引(试行)》,探索构建行政区域单元生态产品总值和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
三是推进“镇景村”绿色交通产业一体化。创新推出“镇景村”金融信贷新模式,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以“景”为突破口、以“乡镇绿色交通路网”为主线,以“乡村人居环境改造与产业提升”为载体,将绿色交通、农村闲置资源统筹利用、特色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实现“乡镇—景点—村庄”的一体化推进。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黄山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当代金融家·封面人物|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全力推进一流银行系投资银行建设
当代金融家|五矿信托董事长刘国威:2024,谋定而动,积极探索信托高质量发展
当代金融家·专题 | 陈一江:革故鼎新 书写科技金融的保险大文章
当代金融家•专题|人行李彤:财政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的融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