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教育领域,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参与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构建思考型课堂(Building Thinking Classrooms)框架由彼得·利莱达尔(Peter Liljedahl)在其著作《Building Thinking Classrooms in Mathematics》提出,是一个通过课堂设计和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教育框架。该框架最初专注于数学教学,但其核心理念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BTC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学生深度参与、主动解决问题并不断发展的学习环境。
框架概述: 构建思考课堂框架框架包含14种教学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数学学习效果。该框架通过打破传统教学规范,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支持性的课堂环境。
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脑处理新信息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分为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有效的教学应最小化内在和外在认知负荷,促进学生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处理。
构建思考课堂框架框架的出发点是识别并打破传统课堂中阻碍学生深度思考的规范。这些规范包括教师主导的讲授方式、学生独立坐在排成行的桌椅中,以及过度支撑的活动,这些都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无助感”。BTC旨在通过创造一个支持性环境,提升学生的期望值,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该框架基于15年的研究,包含14种教学实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的K-12数学教育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14个教学实践
提供思考任务: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的记忆或模仿。
频繁形成可见的随机小组:通过随机分组促进多样化的观点和互动,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小组中学习和合作。
使用垂直非永久表面:让学生在白板或其他可擦拭的垂直表面上工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参与度和风险承担意识。
去除教室前方的教师位置:教师不再仅仅站在教室前方讲授,而是走动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促进更平等的师生互动。
只回答“继续思考”问题:教师应专注于回答那些能激励学生继续思考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满足学生对确认答案的需求。
早期进行思考任务:在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站着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以保持他们的活跃性和注意力。
提供理解检查问题:通过设计理解检查问题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帮助他们巩固学习内容。
调动知识:鼓励学生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强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你所重视的内容:教师应关注评估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最终结果。
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进展:通过反馈和可视化工具,让学生了解他们当前的位置以及如何达到目标。
基于数据评分(而非分数):采用基于数据的评估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单纯的分数。
异步使用提示和扩展材料以保持学习流畅性:根据学生需要提供适时的提示和额外资料,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流动性。
从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在课程结束时,通过总结和整合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而不是单纯地讲解知识点。
让学生写有意义的笔记: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促进反思和深入理解。
这些实践旨在打破传统教学中的一些规范,创造一个更具互动性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相关实证性研究
2023年的研究《The Thinking Classroom in a College Setting: A Case Study》(在大学环境中构建思考型课堂:一个案例研究)研究主要探讨了在大学数学课程中应用构建思考型课堂(Building Thinking Classrooms)框架的效果。以下是研究结果的简明概括:
学生兴趣与参与度:
研究开始时,学生对构建思考课堂框架任务不熟悉,他们之前在数学课上更多是模仿而非思考。随着学期的进行,学生逐渐适应并开始享受这种学习方式,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和讨论中。
学生在学期初对分享想法感到紧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变得更加舒适,并认为班级环境和学习技巧都很积极。
2. 学生参与度的量化数据:
通过观察学生在13个连续课堂上的行为,如传递标记、在小组中提供输入以及通过小组间合作寻求帮助的频率,研究者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行为表明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而不是独立解决问题。
3. 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家庭作业的完成率很高,只有一个学生完成的作业少于93%,这可能是因为该学生在学期的最后一个月停止了所有课堂活动。
4. 学习成就:
通过图表1(Figure 1)显示的等级分布来看,许多学生在每个单元都获得了A等级,表明学习确实在整个课程中发生。
在最后一个关于微分的单元中,获得A等级的学生数量最少,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在早期主题上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检查,而当时间较少时,他们没有那么多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
综上所述,构建思考课堂框架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成就,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深度学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该框架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更多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