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购之所以不会做大单,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其心底里,压根儿觉得让顾客一次买太多不可能、甚至觉得是欺骗顾客…
一、不要低估顾客的购买能力
1.顾客想要的是穿衣搭配。
顾客没有一次买足,就很有可能去你的竞争对手家里去买,既然当天不去,之后也可能会去。
2.越消费,越忠诚。
只有让顾客大量、频繁地消费你的产品,才会增加顾客的忠诚度和转介绍率。
3.千万不能以貌取人。
你无法通过一个人当下的穿着、言行举止等外在特点来判断他的购买能力。不要试图通过自己的眼光来给顾客的购买能力下定论。
二、顾客嫌贵的类型分析
首先,你要知道嫌贵的顾客是什么情况,有的嘴上说贵其实是想讨价,有的却是真的接受不了价格不买了。
1.购买力低型:
此类顾客确实因经济原因对价格敏感,即便面对中等价位商品也会表示价格过高,常以“不用买太好”等话语。
这样的话是为了掩盖自己购买力低的尴尬,但你一定不要戳穿他。
2.试探价格型:
这类顾客熟悉商品价值,心存获得折扣的侥幸心理,常见于老顾客群体,会直接询问最低价格或提出购买多件商品的折扣要求。
她们会说:“这个最便宜你能给我多少嘛。”“那我买两件你可以给我打6折么?“
3.不识货型:
这是数量较多的一类顾客,由于缺乏产品知识,主观认为卖家利润过高,常对商品面料、做工等细节提出质疑,否定商品价格合理性。
“你看看你这线头,你看这连接处,一点都不精细,还卖这么贵。”
4.口头禅型:
这类顾客随意询问价格后立即嫌贵,并非真正有购买意愿,只是习惯性表达。
这种人,就属于看见什么随口问你,回答价格后,直接就嫌贵。
三、针对不同顾客的应对策略
1.购买力低的顾客:
导购可引导其购买价格相对较低且符合需求的商品,若顾客有购买欲只是嫌贵,可更换推荐商品;
也可先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购买力后再精准推荐。
举个例子:
①顾客:“这件衣服太贵了,不需要买这么好的衣服。” ②导购:“您的心情我能理解,毕竟现在大家买衣服基本上都只穿一年,最后不是丢掉了就是送人了,花大价钱买的衣服丢掉或送人都太可惜。” ①顾客:“是的,我去年就有一件衣服花了好几千块,现在不穿了,丢掉又舍不得,还在衣柜里。” ②导购:“是呀,如果您不是急着穿,我建议您不用急着买,您告诉我平时买连衣裙都是什么价位的?大衣什么价位?我帮您配置好,再和您约个时间来试穿,咱们也不用纠结在这一件衣服上,您看如何?” ①顾客:“那好吧,平时买连衣裙都是在 XX 元左右的。” ②导购:“好的,我叫XX,我们交换一下微信,我明天选好之后再和您约时间。” |
2.试探价格的顾客:
导购可转换角度夸赞顾客眼光独到,侧面强调商品已是最低价,或佯装与店长沟通争取折扣,让顾客感受到导购在努力为其解决价格问题,从而促进成交。
你可以说:“这几件都特别合适您,少了哪一件都可惜!这样吧,我尽力帮您申请打折看看,请您稍后”(让客户知道你在为他解决)
3.不识货的顾客:
导购首先要明确顾客不了解的方面,如面料、款式或售后等,然后针对性地向顾客详细介绍产品的优势,如独特设计、优质面料、完善售后及精细做工等,强调产品物有所值,将顾客关注点从价格转移到产品价值上。
首先你要弄清楚,这位顾客是不懂什么方面,是面料,款式,还是养护售后?其次你才要对症下药,告诉她,这真的是好货。
“一分钱一分货,xx设计、xx面料、我们的售后,做工值这个价。秋冬衣服还能贪便宜?可别害了自己“
4.纯属问问的顾客:
导购无需与这类顾客在价格上过度纠缠,简单回应后顺势转换话题即可,避免陷入无意义的价格争论,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为未来可能的销售机会奠定基础。
便宜就是价美物廉,贵就是一分钱一分货,想办法降低顾客的不适感,减少更多的心理负担,在循序渐进中引导顾客愉快消费,这都是作为一名导购的基本功。
领取业绩提升资料包
关注公众号,回复“店长资料”
业绩提升的措施与方法
《店长店铺业绩提升运营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