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话术,导购的讲话就会变得没底气,不敢要求顾客购买,更不敢上前逼单促单,以至于原本再添把火就可以成交的顾客,白白流失到别家店里……
一、我卖的不是蛋糕,是幸福的滋味。
1.顾客购买的核心是感受
人们购买蛋糕并非仅为其本身,而是追求吃蛋糕时的甜蜜满足、分享的欢乐、特殊日子的仪式感等,如生日场景中蛋糕所传递的温馨幸福。
网红蛋糕店顾客则是为了晒照获赞的得意、尝新的新鲜感和放松的惬意感。
2.氛围才是重点
产品只是传递感受的载体,像生日表演与蛋糕搭配,氛围才是关键,能给寿星和购买者带来幸福与成就感。
3.找到顾客情感共鸣点
如将童年对蛋糕的渴望或生活中的幸福回忆融入产品,通过讲述情感故事,而非单纯罗列产品数据,让顾客产生情感连接。
4.卖感受,才能打动人心
找到情感连接点,销售时要注重情感连接点挖掘,是喜悦、成就感、归属感,还是安全感?深入挖掘,找到这个关键点;
讲顾客的故事,用故事代替产品价值,通过故事让客户在你的产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语言让人“感同身受”,语言表达要接地气,就像朋友唠嗑似的。;
让顾客看到使用场景,打造如家庭、情侣分享蛋糕的使用场景,让顾客感受到产品价值,从而促进购买。
二、销售成交秘籍
真正的销售冠军,绝非是靠“厚脸皮”在出单,而是有真枪实弹的技能!
如果没有话术,导购的讲话就会变得没底气,不敢要求顾客购买,更不敢上前逼单促单,以至于原本再添把火就可以成交的顾客,白白流失到别家店里……
1.假设成交法:
时机成熟时,用选择性问题引导顾客进入“买单思维”。
如顾客试衣后,导购可问“喜欢这件红的还是白的”等。若成交则自然完成交易;若顾客拒绝,导购不应放弃,而要追问不满意之处,解决抗拒点以推动成交。
案例直击:
顾客从试衣间出来,在试衣镜前左看右看,这时候就该导购出场了: 上前给顾客整理衣服,多赞美试穿效果,同时,记得我们可以用假设成交法来测试顾客了。 可以这样说: “我看您很喜欢这件的,就是它了!” “你喜欢这件红的还是喜欢这件白的?” “您是刷卡还是现金?” “这件衣服我帮您包起来吧?” “您喜欢这件立领的还是鸡心领的?” 或直接走过去开票等等,这些都是假设成交法。 |
顾客心理分析:
当导购问完上面的话之后,无非有两个结果:
A、成交。
顾客对衣服很满意,成交是很自然的事情。 |
B、拒绝成交。
此时顾客心理对产品还不是十分满意,顾客会找借口说:“我再转转吧,谢谢”“我再考虑考虑,回头再说吧”“我还有事,一会再来看”等等。 |
当遇到顾客找借口的时候,导购也会出现两种现象:
A、收拾东西,不敢再次成交。
此时导购被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打败了,经常性地听到顾客这种类似的说法,就认为被拒绝了,所以不敢再次成交。 |
B、当听过顾客说借口时,会马上接着追问顾客哪里不满意。
例如:“小哥哥、小姐姐,我理解您的心情,您对这件衣服(鞋子)还有哪些不太满意地方的呢?” |
高手出单心得:
当顾客再次说出抗拒点的时候,要再加以解释,让顾客满意。每解决一个抗拒,就离成交近了一步。
2.探寻“抗拒点”法:
针对顾客“再考虑考虑”等回应,导购需通过提问假设抗拒点来排查。
如先问价格、版型、颜色等是否为问题,直到找到顾客真实抗拒原因并化解,促进再次成交。
因为有些顾客需导购引导才会表达真实想法,找到并解决抗拒点可引发共鸣,实现交易。
案例直击:
顾客试穿完了后,并表示出一定喜欢的时候,导购问顾客:“怎么样,您是刷卡还是现金?”(假设成交法) 顾客说:“我再考虑考虑吧!”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很多导购不知如何应对了,非常被动地回答:“没有合适的再回来!” 当你说出这话时,给顾客表明的意思就是“你可以走了”。 于是你开始收拾衣服,认为你的服务被拒绝了。 |
但其实并非完全是顾客拒绝,而是顾客在传递我们一个信息——一我对这件产品不是十分满意,或有其他背后的意思。
所以作为优秀的导购要把顾客继续留下来,找出顾客心理的不满意的地方,再加以解决。
此时可以这样说:
“美女,我非常理解您的想法和感受,是因为价格原因吗(前提假设:提出钱的抗拒)?” 如果顾客此时说:钱倒不是问题!”此时这个抗拒就可以忽略了。 导购要继续问:“那是因为版型不喜欢吗?我们店里适合您穿的款式还有很多~” 顾客说:“这个版型,我也挺喜欢的。”还是不说真实的原因。 所以导购更要继续问:“这件衣服我想您也喜欢了,现在的天穿也刚刚合适,市面上很少有我家这个款,您的犹豫是因为颜色问题吗?” 顾客说:“嗯……这个颜色,我总感觉和我打底裤不好搭!” 这时候,当导购说出的假设抗拒一旦得到顾客回应,就是顾客真实的抗拒点了。 |
注意:如果顾客还没有回应抗拒点,还要试着继续提出假设抗拒点,直到得到顾客的真实回应。
顾客心理分析:
要明白,人各有异。有些顾客喜欢明确并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但还有一部分顾客不喜欢把自己的心里问题很直接地告诉导购,需要导购引导到位的时候,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遇到不愿直接表达需求的顾客时候,就需要把顾客的抗拒点以提问题的方式说出来,给顾客心理积极的暗示。 |
一旦说出来的抗拒与顾客内心抗拒一致时,就会引起顾客的心理共鸣,顾客自然而然就会聚焦在自己的抗拒点上。
当抗拒点通过导购的引导被化解,顾客脸上慢慢露出笑容的时候,你一定能再次成交。
高手出单心得:
顾客拒绝,就等于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现在让我掏钱的理由。
3.“库存不确定”法:
顾客犹豫时,导购告知其不确定是否有货且衣服限量版、卖完不进货。
若顾客同意查看库存,可能因怕买不到而决定购买;若拒绝,需回到探寻抗拒点环节,了解原因。
案例直击:
顾客对一件衣服已经有意向买了,问旁边的同伴:“你看怎么样?”顾客拿不定主意,旁边的同伴说:“还行,你自己看吧,喜欢就拿~”同伴也不没有给出准确的回答,因此会让顾客更拿不定主意。 导购此时灵机一动,对顾客说:“先生,我不知道库房里还有没有适合您尺码,如果没有货,以后也就没有了,因为衣服基本都是限量版,数量不多,店长说卖完不再进货。我去给您看下可以吗?” |
顾客听完后有两种回答:
A、“好的,可以。”
同意导购的观点,说明此时顾客已经开始同意购买了。 很多人有一种心理是越是买不到的就越赶紧买,如果东西越多,顾客就会想:今天不买,过几天买一样,反正还有很多,可以买到。 但“不知道还有没有库存,卖完不再进货”这句话让顾客理有一个极大的转变,从原先在想“买还是不买”的问题,到现在的“能不能买到还不一定”的转变。 |
这就是思维被引导的结果。此时一些顾客会因怕买不到自已喜欢的衣服,而马上做出购买决定。
B、“那算了,以后吧!”
顾客如果说出这样的话,就说明顾客对这件产品的需求是可有可无的,这时候购买的快乐感就会很低。 所以就不用再去看库存了。那么就回到上边第2大方法,继续询问顾客的抗拒点,找到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顾客不做出购买这件衣服的决定。 当然,除了以上3个特别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式来帮你成交,比如给顾客赠品,同时告诉顾客这是刚才你试衣服时偷偷帮你申请的,或者说这是我私人送你的,挺喜欢你性格,咱们就当做个朋友……等等。 |
如果顾客认同此观点,就会改变他以前的想法和思维;如果顾客不接受此观点,那么顾客在你们沟通的过程中,大脑会加速运转,来判断你提出的观点到底是否适合他。
所以作为导购或其他销售人员,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多以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场景,来影响及引导顾客的心理,达成交易。
领取业绩提升资料包
一套标准化“私域引流变现”方法
关注公众号,回复“微信资料”
《玩转私域·实体店引流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