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寻选酒学院选酒师学习班第十期一位学员问我:为什么喝完酱香后能喝清香型酒,不能喝浓香型酒?
为了把问题表达清楚,这位学员又连续换了几种方式来提问:
为什么酱香和清香能兼容,而和浓香不兼容?
为什么喝完茅台之后能喝汾酒,而不能喝五粮液?
类似的问题我在别的地方也看到过,就是酒友们所说的香型“换口难”,即喝惯了某种香型之后再换一种香型,就不适应。
我先就这位学员的问题正面回答如下:喝完酱香型酒之后既能喝清香型酒,也能喝浓香型酒,还能喝米香型酒、兼香型酒,甚至也能喝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我并不认为存在着白酒香型之间“换口难”的问题。
为什么不存在白酒香型“换口难”的问题?
首先,白酒香型只是在某个时期针对某个时期酒体的特点划定出了香气类型,没有完全反映出白酒香气、口感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所有香型的白酒在陈化老熟一段时间之后都有酱香的特点。比如浓香型白酒,经过长期储存之后也会出现酱香风格(这是季克良先生在其新作《茅台酒酿造技艺原理与实践》第131页上说的话)。清香型白酒也是这样,储存时间久了之后也有酱香型的风格——比如我曾经品尝过的山西的潞酒和汾州印象酒原酒,储存10年、15年以上的都有一些酱香的香气。也就是说:酱香的香气是酒体储存老熟之后可以自然产生的香气,并不完全是按照酱香型白酒工艺发酵、酿造、蒸馏出来的香气。
其次,勾兑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在跨香型的勾兑已经非常普遍。现在很多清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在勾兑的时候就加了芝麻香型白酒甚至酱香型白酒,这在行业内不是秘密,只不过大多数企业都不公开承认(见贾智勇《中国白酒勾兑宝典》第164页)。当然我也看到有些酒里是明确就标明承认的,比如米香型的天龙泉酒,在其一款酒里就标明添加了酱香型的酒。也就是说:消费者还在这里臆测“香型兼容不兼容”的时候,在生产环节中,香型早就给混合了。不兼容,怎么混合?混合就是兼容嘛!所以说,所有的香型之间都是兼容的。曾经过写过一篇文章提出质疑:既然清香型能加酱香酒,那酱香酒里就不能加清香酒吗?(详见《李寻谈酒:现在有些酱香型酒里添加了清香型白酒吗?》)。当然也能加,只是“各个企业都不公开承认”。
第三,香型间能否兼容或喝酒存在香型“换口难”是一种营销话术。
如上所述,在白酒生产过程中,香型一直就是兼容的,是早已有之、而且正在实施的兼容。消费者喝的都是兼容过后的酒,不存在香型兼不兼容的问题。可是,为什么在消费者领域又出现了香型兼容不兼容的问题呢?究其原因,固然有人体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营销方面的作用,且营销方面的作用更大一些。比如前文提到有学员提到“酱酒跟清香酒兼容,跟浓香酒不兼容”的问题,可能是卖汾酒的想卖清香型酒,于是杜撰出来这么一个营销话术。与之类似的营销话术以前就出现过,例如说“白酒的下一个风口是什么:酱香以后是清香”,我想很多酒友也都看到过。这类话术的产生机理和过程都是一样的,都是从营销环节产生的,目标是宣传自己所主推的酒。
以上是我针对这位学员的提问而做出的正面直接的回答。
下面是我就这个问题展开一些深入的解释。
1.人们喝酒有饮用习惯,这是一个正常的饮用生理反应的问题。在某一个阶段,你常喝某种酒——比如常喝酱香型酒或者常喝清香型酒,现在要换一下,最初时候稍微有点别扭,转化过程不那么丝滑,这是因为你已经形成了习惯。习惯于某种酒之后不容易换酒,这是一种习惯。还有另一种习惯是:一种酒喝久了,觉得有点单调,想换一种酒,这种情况同样也有。比如,喝久了酱香想换清香,喝久了中国白酒想换威士忌或者白兰地。以上两种消费心理都是同时存在的。可能是由于换酒过程中间出现了对新酒的“异物感”,而这种“异物感”的存在就形成了白酒香型“换口难”这种营销话术得以传播的心理基础。
2.口味和风味的区别。风味是酒体的自然香气和口感特征,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酒体的一种物理化学属性;而口味只是人们饮用酒之后的感觉。消费者对酒的偏好更多是基于口味上,而不是基于风味上。口味更多的也不是基于个人的味觉、嗅觉感受,而是基于周边环境和强势文化的影响;再直白地说:是受经济优势和权力优势左右的程度更大。
受经济优势的影响:在“酱酒热”出现之前,消费者几乎不知道有酱酒,那时候酱香型白酒占全国市场总销售额不到4%。当茅台酒价格井喷式增长并带动股票价格井喷式增长而出现“酱酒热”之后,在那个时间,凡说到喝酒便说自己喜欢喝酱酒。在那个时候,我曾经随机做过调查发现——说喜欢喝酱酒的人,连酱香型酒、浓香型酒、清香型酒的盲品都分不出来谁是谁,但他们都声称喜欢喝酱香型酒。现在酱香型酒达到顶峰,其他香型酒奋力寻求突破的时候,就出现了所谓香型“换口难”这类营销话术。卖酱香酒的酒商卖不动酱香酒,想换个香型卖,就产生了香型换口之类的话术。
受权力传统的影响:一位白酒界的资深领导曾经说过,中国白酒的高端酒看领导,中端酒看广告,低端酒看市场营销政策(即打折促销)。领导喝什么酒,领导影响范围之内的人就说自己也喝什么香型的酒。换个领导,喜欢另一个香型,下面人跟着也就喜欢另一个香型。
综上所述,喝白酒不存在香型“换口难”的问题,只要更换条件出现了,什么都能换。领导叫你换,你就换;哪个酒卖得好了,你也就换了。换的过程中就会杜撰出很多换的理由,各类的营销话术由此产生。
欢迎更多的酒友加入李寻选酒学院,以理性科学的态度探讨中国白酒的品质风味,提高品鉴能力。有兴趣者请扫描李寻老师助理李延安、朱剑、童康育二维码(见下图)。
华商报书评:白酒爱好者的“枕边”工具书 《中国白酒通解》拆解白酒香型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