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河南,如果要问谁才是河南文旅的“顶流”,毫无疑问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洛阳。的确,自从“奇妙游”系列火了之后,洛阳文旅就此杀出重围,相继诞生了“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极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此后又成功捧出了“汉服”,“大唐盛世”,“最早的中国”等大IP,带火了应天门,天堂明堂,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邑古城,老君山等一系列景区。二里头也因为国家层面的不断宣传而名声大噪,更是在习主席2024年新年贺词中以“文明曙光”的身份被提及而备受关注。
在各方的“煽风点火”下,洛阳文旅今年如烈火烹油,一发不可收拾,淡季比往年的旺季还旺,每天都是“人从众”模式,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洛阳地铁客运量相比去年同期的大幅增加。这一点我们在《上半年洛阳地铁分月客流及特点分析》一文中也有提到洛阳地铁客运量与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密切关联。而且今年洛阳地铁客运量相比去年可以说是“跨越式发展”,这显然不是能用“疫情结束”来解释了。
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以至于一些人萌生了“放弃工业,文旅立市”的想法。但是我想强调的是,一个城市的繁荣与强大,离不开多元化的经济支撑和全方位的布局规划。洛阳不仅要注重旅游业的发展,更要注重工业的提升与壮大。因为,只有工业发展了,洛阳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全面飞跃,仅仅依靠旅游业的单一支柱,难以支撑起一个城市的持久繁荣。
我们可以先来回顾一下洛阳建国以来的发展史。自北宋灭亡后,洛阳一蹶不振,眼看就要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连开封都不如,毕竟开封还能成为省会。那么是什么拯救了洛阳?是建国后洛阳独步河南,甚至在全国都举足轻重的工业。东方红拖拉机一度超越了牡丹成为了洛阳的城市名片。依稀记得在2000年左右我在豫东的商丘与人交谈,因为当地是一个与山东交界的地区,提到牡丹,当地农村人最先想到的并不是洛阳,而是菏泽。而提到洛阳,他们最先想到的也不是牡丹,而是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洛阳拖拉机厂。
我们可以放心地说,洛阳是一座被强大的工业能力硬生生地从ICU中抢救回来的城市,没有工业就没有现代化的洛阳。如果有人不服气,那么请看看开封。
作为中国知名古都之一,开封的旅游资源自然也是比较丰富的。然而,由于缺乏工业,开封在失去省会之后迅速没落,以至于一度沦为河南省最穷困的城市之一,成为“中国最没落的城市”排行榜上的常客,甚至在2005年美国纽约时报都发表了一篇名为《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云烟》的文章,震动了整个开封。其中写道:
关于开封的思考,刺激着我们努力提高我们的高科技水平、加强教育及制定有利于发展的政策。因为如果我们满足现状,即使辉煌伟大如纽约,也有可能像开封那样终结在哈德逊河岸。
此文一出迅速引起了开封从官方到民间的震动。很难想象在2005年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的时候,一篇评论文章能传播得如此之快,之广泛。管中窥豹,我们也能一窥当年开封之破败。当然,现在的开封工业依然不行,结果就是开封的经济和城市基础设施依旧不行远远落后于洛阳。
当然我并不是说洛阳要放弃如今如火如荼的文旅产业发展势头。文旅产业的大发展给洛阳带来的诸多好处我们还是要肯定的,比如极大提高了洛阳的城市美誉度,带动了商业和交通业以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间接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了就业等。但是“无工不强”,如果沉迷于文旅产业的发展带来的表面上的花团锦簇,那毫无疑问就是掉进了陷阱。
开封守着如此丰富的文旅资源,在旅游业界也颇有知名度,但为什么最终是洛阳脱颖而出了呢?开封的公共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是个重要原因,这极大地限制了开封旅游业的发展。文旅业能带来诸多好处,唯独造税能力太弱,对城市财政的贡献太小。2023年开封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有153.86亿元,这还是在近些年开封有努力发展工业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试想如果洛阳的财力也是这个水平,那么拿什么维持地铁?如果没有地铁,你们敢想像节假日洛阳会是什么样的吗?从地铁这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没有工业上缴的大量财富维持了洛阳较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洛阳的旅游业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所以我们在看到洛阳文旅高歌猛进的时候就应该提醒自己,城市好了旅游业才会好,财政上有钱了城市才会好,工业发展起来了财政上才会有钱。旅游业毕竟是一个十分考验城市承载力的产业,而城市的承载力想要提高,就需要海量资金去建设基础设施,唯有工业才能有如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