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得知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已经出得差不多了,于是随手去查了一下,结果发现洛阳市上半年竟然还是负增长。唯一的好消息是,负增长的幅度相比一季度而言下降了很多。
由于好奇心的作祟,笔者又查了下襄阳,宜昌,榆林,鄂尔多斯和包头的GDP增速,结果发现,洛阳竟然是唯一一个负增长的。看到这个趋势,恐怕今年洛阳的经济总量依旧不乐观。实际上,经过查询公开数据得知,去年洛阳的GDP在这五个市里已经是倒数第一了。这还不算最震惊的,最震惊的是仅仅在2018年的时候洛阳还是第一。
这就是说在仅仅5年时间里,洛阳的GDP已经从第一滑落到了第五。这都不是能用“坐过山车”来形容了,这是在跳崖。在这五座城市里,榆林和鄂尔多斯的主导产业都是煤炭和煤化工,这几年煤炭产突飞猛进,于是这些城市也起飞了,这倒不难理解。襄阳的主导产业是汽车,东风汽车的生产基地之一就在襄阳,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也带着襄阳起飞了。宜昌的主导产业是化工,尤其是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以及电力,三峡和葛洲坝都在宜昌。
其实洛阳的GDP不行也跟洛阳的支柱产业在衰退有关。洛阳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呢?传统上来讲,我们都会说洛阳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以装备制造为主。每每说到洛阳的工业,我们都会拖拉机,说矿山机械,说轴承,如此等等。但是从对经济的贡献上来看,洛阳最近十年的支柱产业其实是有色金属,并不是装备制造。很多洛阳人对洛阳支柱产业的认知之所以还没有改变,主要是刻板印象的原因。从洛阳市统计年鉴中我们就可以看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48.15亿元,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合计为189.92亿元,这两个行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装备制造业”。与此同时,当年洛阳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合计已经达到了263.39亿元。远远超过装备制造业。具体到企业层面,当年洛阳主营业务收入在百亿级别的工业企业分别是:做石化的洛阳石化总厂487.5亿元,做电解铝的万基控股236.3亿元,做电解铝的伊电集团180.8亿元,做矿山设备和水泥窑的中信重工160.6亿元,做农机设备的中国一拖148.2亿元,做黄金冶炼的紫金银辉110.9亿元,做钼矿开采和冶炼的洛阳钼业108亿元。一共有7家企业,其中有5家都属于资源型企业。可以说洛阳工业早就出现了严重的矿产资源依赖。再简化一点说,洛阳首位的支柱产业就是电解铝。当年伊川县和新安县也是凭借电解铝行业由贫困县迅速成长为洛阳县域经济领头羊,也让洛阳经济扶摇直上,从90年代末国企破产潮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电解铝对洛阳重要到什么程度呢?《中国经济周刊》曾这样描述过新安县。2013年,工业占新安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4%,工业税收连续多年对县级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从产业角度进行观察,能源、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和装备制造业这五个产业在2013年完成销售收入481亿元,占规模工业销售收入的51.7%,其中,以铝行业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产业销售收入248.5亿元,占据上述五个产业销售收入总额的51.7%
《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49期:“河南新安:一个工业强县的转型之路”
洛阳目前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铝工业基地,电解铝产能全省第一,约占全省的62.1%。但问题就在于电解铝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也是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积极有效地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2015年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震宇表示:“有效加快化解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刻不容缓。” 现实中,2012年洛阳的第二产业规模就达到了1808.1亿元,但是直到2023年也只有2317.9亿元,年均增速只有2.3%。这里面当然不排除有建筑业的拖累,但是传统工业的的确确也是不怎么行。这也是为什么洛阳市这几年一直在说“新旧动能转换”,“延链、补链、强链”。如果再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洛阳恐怕连第五都保不住。比如铝工业,作为河南电解铝第一市,整个洛阳竟然没有培育出或者引进做型材的知名企业,简直是一大奇观。但是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就比如我们反复提到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洛阳总算捞到了一个中州时代,并借此建设了个新能源产业园。此外洛阳石化总厂也“老树开新花”搞了个百万吨乙烯项目,算是为化工产业奠定了非常好的原材料基础,就看洛阳市领导怎么利用它了。洛阳工业中近期内就看这两个项目能不能起到“起搏器”的作用了,利用好了就是千亿级别的产业集群,利用不好则洛阳工业就此彻底落寞,洛阳也彻底平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