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人:孩子妈妈
孩子年龄/性别:17岁/男孩
指导老师:杨璐老师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
孩子休学躺平在家,黑白颠倒玩手机,房间乱得像猪圈。脾气暴躁,对妈妈不尊重,经常骂妈妈,有次差点动手打妈妈。
指导后,亲子关系变好,孩子理解妈妈的辛劳,会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回学校上学了。
“家里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凭啥就我忙得团团转,累得要死还得被埋怨!”
我对着老公和儿子大声嚷嚷,心里的委屈和怒火直往上冒。
现在想想,这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自从儿子休学后,他就整天在家日夜颠倒,手机不离手。
我多说了一句,他就恶狠狠地回嘴,有一次差点动手打我,那眼神凶得像要吃人。
再看看我家那位,完全是个甩手掌柜。
需要爸爸的时候,他永远消失。
等孩子出问题了,他就冒出来指责你,反正都是妈妈的错。
这么多年来,我一颗心全扑在这个家上了。
从儿子出生开始,我就没睡过囫囵觉,辛辛苦苦把他养大,自己省吃俭用都愿意。
可现在呢?儿子怨我,老公不理解我。那我还图个啥呢?
01
叛逆的儿子
缺位的爹
我在银行上班,老公常年在外地,家里这一摊子事儿基本全落我身上。
好不容易下班了,还得像屁股着火了一样往家赶,做饭、做家务。
而辅导儿子写作业更是难如登天,令人几近抓狂。
一道题讲得我都快吐了,他倒好,整个人像屁股上长了刺儿,一刻都不安宁,心思完全不在作业上。
我这暴脾气,急眼的时候经常会忍不住给他两下子。
这小学要是基础打不好,起跑线上就掉了链子,以后还不得一路跑偏?
之后从初中到高中,我这弦就没松过。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备营养早餐,只为他能吃得好,有精力学习。
为了能多省点钱,让他上更好的辅导班,我这些年都没怎么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
担心他住校不习惯,还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陪读。
好在儿子还算争气,每次看到他的成绩单,我就觉得我这累成狗的日子也算是有点盼头,想着只要他能考上个好大学,我也能扬眉吐气了。
可谁能想到,到了高二,一切都变了。
孩子对妈妈不尊重,扬言要打妈妈
儿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迷上了手机,成绩开始逐渐下滑。
那天,我看到他又瘫在沙发上玩手机,就好心提醒一句:“快高三了,学习那么紧张,别老玩手机了。”
他倒好,连眼皮都不抬一下,直接怼我:
“别老在我耳边叽叽歪歪,我玩手机碍着你啥了,我的事,你少管!”
我一听这话,火 “噌” 地一下就冒到了天灵盖,伸手就去抢他手机。
没想到,这小子猛地站了起来,用力一推,我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还恶狠狠地冲我吼:
“你再敢动我的东西,我真的会动手,别以为我不敢!”
我当时就懵圈了,不敢相信,这还是我那个听话的宝贝儿子吗?
晚上,我跟老公吐槽这事儿,本指望他能出面管管,结果人家不耐烦地说:“我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管这些,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态度,直接让我心凉半截。
孩子休学在家,黑白颠倒,对妈妈态度差
见没人能制住他了,后来儿子干脆休学在家。
黑白颠倒,手机不离手,房间里垃圾食品袋扔得到处都是,整个屋子乱得像个猪圈。
老公看到这场景,又把矛头对准了我:“你看看你怎么管的孩子,整天不上学,还把家里弄得像个垃圾场!”
我一听这话,忍无可忍,心里的委屈和怒火瞬间爆发,扯着嗓子冲他俩大喊:“家里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凭什么就我忙得团团转,累得要死还得被埋怨!”
说完,“砰” 的一声关上房门,回到了卧室,眼泪直流。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不明白,这么多年,我为这个家掏心掏肺,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爱好,甚至健康都搭进去了,可这爷俩就跟没长心似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我做错了吗?
02
家庭痛苦的罪魁祸首
——边界感
满心委屈与痛苦的我,无奈之下只能向身边朋友大倒苦水。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开始接触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并与咨询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满脸困惑地向咨询师问道:
“为什么我为家庭全心全意付出,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孩子叛逆不听话,老公也对我不理不睬,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咨询师目光平和,语气舒缓地说:“这背后的根源在于你没有厘清边界。”
“边界?这是什么意思?”
咨询师耐心地解释:
“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专属自己的空间与界限。
当我们能尊重这些边界,给予彼此充足的空间去自由成长时,家庭关系自会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比如,孩子的学习成长主要是他自己的责任,你过度参与其中,就模糊了彼此的边界;
同样,在家庭事务里,你与老公也有着各自的责任范畴。
你过多地包揽一切,不仅让自己疲惫不堪,也让老公失去了承担责任的机会,使家庭角色出现失衡。”
“可我怎么能做到眼睁睁看着不管呢?孩子还小,老公又总是不操心,我不管能行吗?”
咨询师微微一笑,说道:
“其实,妈妈少管,甚至不管,恰恰是在构建自身的边界,同时也是对家人边界的尊重。
不要一门心思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业就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去完成,学习上遇到问题鼓励他主动找老师或同学解决,给他足够的自主空间去管理学习事务。
像扫地、洗碗这类简单家务,可以安排给孩子去做,让他明白家庭责任不是妈妈一个人的。
对于老公,家里电灯泡坏了,别自己忙不迭地去换,让他去处理;平常家庭里诸如今晚吃什么这种决策,也要拉着他一起商量着来,别啥事都是自己拿主意。
当妈妈能够分清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
辨别自身的焦虑是适度有益还是过度有害,
明确自己与老公在家庭中的责任归属,
家庭中的健康边界也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
听了咨询师的话,我细细一琢磨,发现这些行为,我竟然全中了。
这种盲目且自我感动的付出方式,可不就是典型的没有边界感嘛!
既然如此,与其费尽心力最后还落得被嫌弃的下场,倒不如索性“摆烂”。
我惊喜地发现,当我不再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不再对老公的诸事全权负责,整个家反而更顺了。
03
妈妈摆烂了
全家都变了
想通了这些,我开始了我的“摆烂”生活。
1、家庭合理分工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
以前总是我忙前忙后,现在我要让他们尝尝这滋味。
早上,我不再像往常那样定好闹钟,在天还没亮时就挣扎着起床,为家人精心准备早餐。
我会舒舒服服地睡个懒觉,管他什么面包、鸡蛋、热粥,就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肚子问题。
我能想象到老公在厨房手忙脚乱地找食材,儿子可能会饿着肚子翻箱倒柜找零食的场景。
晚饭我也彻底放权,让老公决定吃什么。
不再是我提前规划好菜单,去菜市场精挑细选食材,然后在厨房忙碌几个小时。
家里的卫生清扫也不再是我一人的任务。
以前儿子总是把吃完的垃圾食品袋扔得到处都是,我会立刻收拾好,现在我就任由那些垃圾袋堆积。
老公换下来的臭袜子以前总是我默默洗掉,现在就丢在沙发角落我也不管。
刚开始,老公和儿子都有些不适应,开始抱怨起来。
我干脆报了三天的旅游团独自去旅行!
我就不信地球离了我还转不了了!家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凭什么只有我累死累活的,还落埋怨。
旅行结束回家后发现,地面是干净的,臭袜子没有乱扔,厨房也干净整洁。
老公和儿子一副体会到我之前辛苦的表情。
2、孩子学习放手
儿子休学在家后,我就像个唐僧似的,天天在他耳边念叨着学习的事儿,催他赶紧回学校。
可他却把我的话当作耳旁风,对我满脸的不耐烦,要么就直接把房门一关,来个 “耳不听为净”。
老师对妈妈进行指导
现在我也不唠叨了,他拿着手机玩游戏时,我就淡定地坐在旁边,该干嘛干嘛。
刚开始他玩得那叫一个欢,可没过几天,他就觉得有些无聊了,跑过来对我说:
“你最近怎么这么奇怪,你还是我妈妈吗?怎么不催我上学了?”
我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淡淡地说:
“遇到问题我们可以一起分析找原因,但妈妈管得了你一时,管不了一世。
学习终究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现在不努力,以后过怎样的生活也不可以来埋怨我!”
儿子像被我的话击中了一般,满脸诧异,似乎不敢相信这话是从我口中说出。
晚上我还听到爷俩在儿子房间里窃窃私语,不知道在密谋什么。
3、专注自己的事
减少在老公、孩子和家务上投入后,我也没闲着,下班后,我就把精力都放在了自我提升上。
我开始每天看书,写东西也成了我的日常。
闲暇之余,我爱上了跑步,一边跑一边听音乐,出一身汗,整个人都轻松好多。
我也开始打扮自己,买了新衣服、新化妆品。
站在镜子前一照,才发现以前只顾着忙家里,都忘了自己还能这么好看,真是白瞎了以前的自己。
从“摆烂” 之后,心情舒畅了,浑身也有劲了。
家庭氛围变好
有一天,老公走到我面前,满脸愧疚地说:“老婆,我错了。以前我没有意识到你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以后我会和你一起分担的。”
儿子也跑过来抱着我说:“妈妈,我以后会听话的,下周我就回去上学了,你不要再生气了。”
看着丈夫和孩子的改变,我心中感慨万千。
原来,我的“摆烂”并不是真的放弃,而是一种对家庭关系的重新调整。
经过这事儿,我也懂了:
妈妈不能光为家庭活,也得为自己活,自己活得精彩了,家才能跟着一起旺起来。
纽 扣 家 庭 教 育
解决数万名家长的各种心理咨询需求
让千万家庭教育困惑者走出阴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