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年母亲自述:儿子躺平休学,差点对我动手!我终于醒悟,妈妈摆烂了,全家都变了

文摘   2024-12-13 17:25   山东  


咨询人:孩子妈妈


孩子年龄/性别:17岁/男孩  


指导老师:杨璐老师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

孩子休学躺平在家,黑白颠倒玩手机,房间乱得像猪圈。脾气暴躁,对妈妈不尊重,经常骂妈妈,有次差点动手打妈妈。


指导后,亲子关系变好,孩子理解妈妈的辛劳,会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回学校上学了。


“家里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凭啥就我忙得团团转,累得要死还得被埋怨!”


我对着老公和儿子大声嚷嚷,心里的委屈和怒火直往上冒。


现在想想,这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自从儿子休学后,他就整天在家日夜颠倒,手机不离手。


我多说了一句,他就恶狠狠地回嘴,有一次差点动手打我,那眼神凶得像要吃人。


再看看我家那位,完全是个甩手掌柜。


需要爸爸的时候,他永远消失。


等孩子出问题了,他就冒出来指责你,反正都是妈妈的错。


这么多年来,我一颗心全扑在这个家上了。


从儿子出生开始,我就没睡过囫囵觉,辛辛苦苦把他养大,自己省吃俭用都愿意。


可现在呢?儿子怨我,老公不理解我。那我还图个啥呢?


01

叛逆的儿子

缺位的爹



我在银行上班,老公常年在外地,家里这一摊子事儿基本全落我身上。


好不容易下班了,还得像屁股着火了一样往家赶,做饭、做家务。


而辅导儿子写作业更是难如登天,令人几近抓狂。


一道题讲得我都快吐了,他倒好,整个人像屁股上长了刺儿,一刻都不安宁,心思完全不在作业上。


我这暴脾气,急眼的时候经常会忍不住给他两下子。


这小学要是基础打不好,起跑线上就掉了链子,以后还不得一路跑偏?


之后从初中到高中,我这弦就没松过。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备营养早餐,只为他能吃得好,有精力学习。


为了能多省点钱,让他上更好的辅导班,我这些年都没怎么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


担心他住校不习惯,还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陪读。


好在儿子还算争气,每次看到他的成绩单,我就觉得我这累成狗的日子也算是有点盼头,想着只要他能考上个好大学,我也能扬眉吐气了。


可谁能想到,到了高二,一切都变了。


孩子对妈妈不尊重,扬言要打妈妈


儿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迷上了手机,成绩开始逐渐下滑。


那天,我看到他又瘫在沙发上玩手机,就好心提醒一句:“快高三了,学习那么紧张,别老玩手机了。”


他倒好,连眼皮都不抬一下,直接怼我:


“别老在我耳边叽叽歪歪,我玩手机碍着你啥了,我的事,你少管!”


我一听这话,火 “噌” 地一下就冒到了天灵盖,伸手就去抢他手机。


没想到,这小子猛地站了起来,用力一推,我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还恶狠狠地冲我吼:


“你再敢动我的东西,我真的会动手,别以为我不敢!”


我当时就懵圈了,不敢相信,这还是我那个听话的宝贝儿子吗?


晚上,我跟老公吐槽这事儿,本指望他能出面管管,结果人家不耐烦地说:“我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管这些,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态度,直接让我心凉半截。


孩子休学在家,黑白颠倒,对妈妈态度差


见没人能制住他了,后来儿子干脆休学在家。


黑白颠倒,手机不离手,房间里垃圾食品袋扔得到处都是,整个屋子乱得像个猪圈。


老公看到这场景,又把矛头对准了我:“你看看你怎么管的孩子,整天不上学,还把家里弄得像个垃圾场!”


我一听这话,忍无可忍,心里的委屈和怒火瞬间爆发,扯着嗓子冲他俩大喊:“家里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凭什么就我忙得团团转,累得要死还得被埋怨!”


说完,“砰” 的一声关上房门,回到了卧室,眼泪直流。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不明白,这么多年,我为这个家掏心掏肺,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爱好,甚至健康都搭进去了,可这爷俩就跟没长心似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我做错了吗?

02


家庭痛苦的罪魁祸首

——边界感


满心委屈与痛苦的我,无奈之下只能向身边朋友大倒苦水。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开始接触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并与咨询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满脸困惑地向咨询师问道:


“为什么我为家庭全心全意付出,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孩子叛逆不听话,老公也对我不理不睬,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咨询师目光平和,语气舒缓地说:“这背后的根源在于你没有厘清边界。”


“边界?这是什么意思?”


咨询师耐心地解释:


“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专属自己的空间与界限。


当我们能尊重这些边界,给予彼此充足的空间去自由成长时,家庭关系自会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比如,孩子的学习成长主要是他自己的责任,你过度参与其中,就模糊了彼此的边界;


同样,在家庭事务里,你与老公也有着各自的责任范畴。


你过多地包揽一切,不仅让自己疲惫不堪,也让老公失去了承担责任的机会,使家庭角色出现失衡。”


“可我怎么能做到眼睁睁看着不管呢?孩子还小,老公又总是不操心,我不管能行吗?”


咨询师微微一笑,说道:


“其实,妈妈少管,甚至不管,恰恰是在构建自身的边界,同时也是对家人边界的尊重。


不要一门心思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业就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去完成,学习上遇到问题鼓励他主动找老师或同学解决,给他足够的自主空间去管理学习事务。


像扫地、洗碗这类简单家务,可以安排给孩子去做,让他明白家庭责任不是妈妈一个人的。


对于老公,家里电灯泡坏了,别自己忙不迭地去换,让他去处理;平常家庭里诸如今晚吃什么这种决策,也要拉着他一起商量着来,别啥事都是自己拿主意。


当妈妈能够分清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


辨别自身的焦虑是适度有益还是过度有害,


明确自己与老公在家庭中的责任归属,


家庭中的健康边界也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


听了咨询师的话,我细细一琢磨,发现这些行为,我竟然全中了。


这种盲目且自我感动的付出方式,可不就是典型的没有边界感嘛!


既然如此,与其费尽心力最后还落得被嫌弃的下场,倒不如索性“摆烂”。


我惊喜地发现,当我不再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不再对老公的诸事全权负责,整个家反而更顺了。


03

妈妈摆烂了

全家都变了


想通了这些,我开始了我的“摆烂”生活。


1、家庭合理分工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


以前总是我忙前忙后,现在我要让他们尝尝这滋味。


早上,我不再像往常那样定好闹钟,在天还没亮时就挣扎着起床,为家人精心准备早餐。


我会舒舒服服地睡个懒觉,管他什么面包、鸡蛋、热粥,就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肚子问题。


我能想象到老公在厨房手忙脚乱地找食材,儿子可能会饿着肚子翻箱倒柜找零食的场景。


晚饭我也彻底放权,让老公决定吃什么。


不再是我提前规划好菜单,去菜市场精挑细选食材,然后在厨房忙碌几个小时。


家里的卫生清扫也不再是我一人的任务。


以前儿子总是把吃完的垃圾食品袋扔得到处都是,我会立刻收拾好,现在我就任由那些垃圾袋堆积。


老公换下来的臭袜子以前总是我默默洗掉,现在就丢在沙发角落我也不管。


刚开始,老公和儿子都有些不适应,开始抱怨起来。


我干脆报了三天的旅游团独自去旅行!


我就不信地球离了我还转不了了!家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凭什么只有我累死累活的,还落埋怨。


旅行结束回家后发现,地面是干净的,臭袜子没有乱扔,厨房也干净整洁。


老公和儿子一副体会到我之前辛苦的表情。


2、孩子学习放手


儿子休学在家后,我就像个唐僧似的,天天在他耳边念叨着学习的事儿,催他赶紧回学校。


可他却把我的话当作耳旁风,对我满脸的不耐烦,要么就直接把房门一关,来个 “耳不听为净”。


老师对妈妈进行指导


现在我也不唠叨了,他拿着手机玩游戏时,我就淡定地坐在旁边,该干嘛干嘛。


刚开始他玩得那叫一个欢,可没过几天,他就觉得有些无聊了,跑过来对我说:


“你最近怎么这么奇怪,你还是我妈妈吗?怎么不催我上学了?”


我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淡淡地说:


“遇到问题我们可以一起分析找原因,但妈妈管得了你一时,管不了一世。 


学习终究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现在不努力,以后过怎样的生活也不可以来埋怨我!”


儿子像被我的话击中了一般,满脸诧异,似乎不敢相信这话是从我口中说出。


晚上我还听到爷俩在儿子房间里窃窃私语,不知道在密谋什么。


3、专注自己的事


减少在老公、孩子和家务上投入后,我也没闲着,下班后,我就把精力都放在了自我提升上。


我开始每天看书,写东西也成了我的日常。


闲暇之余,我爱上了跑步,一边跑一边听音乐,出一身汗,整个人都轻松好多。


我也开始打扮自己,买了新衣服、新化妆品。


站在镜子前一照,才发现以前只顾着忙家里,都忘了自己还能这么好看,真是白瞎了以前的自己。


从“摆烂” 之后,心情舒畅了,浑身也有劲了。


家庭氛围变好


有一天,老公走到我面前,满脸愧疚地说:“老婆,我错了。以前我没有意识到你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以后我会和你一起分担的。”


儿子也跑过来抱着我说:“妈妈,我以后会听话的,下周我就回去上学了,你不要再生气了。”


看着丈夫和孩子的改变,我心中感慨万千。


原来,我的“摆烂”并不是真的放弃,而是一种对家庭关系的重新调整。


经过这事儿,我也懂了:


妈妈不能光为家庭活,也得为自己活,自己活得精彩了,家才能跟着一起旺起来。


 纽 扣 家 庭 教 育 

解决数万名家长的各种心理咨询需求

让千万家庭教育困惑者走出阴霾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更多完整案例:

纽扣教育
汇聚全国优质家庭教育资源,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分享真实的家庭案例,传授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方法。集团270余位心理咨询师,助力千万父母,一起做智慧家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