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教会女儿“窝外横”,女儿抑郁快速好转,结束躺平,成功复学,逆袭学霸!

文摘   2024-12-02 17:25   山东  


咨询人:孩子妈妈



孩子年龄/性别:15岁/女孩


指导老师:寇立静老师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

孩子单亲家庭,跟着妈妈一起生活,妈妈对她很溺爱,谈不谈对象都听孩子的。孩子小学初中学习很好,初二突然躺平沉迷手机,同时性格变得极端辱骂殴打妈妈,用跳楼的方式威胁妈妈还她手机。后诊断出中度抑郁转双相情感障碍


经过指导,孩子逐渐走出抑郁情绪,不再“窝里横”,性格变得开朗,回到学校交到朋友,期末考试全年级第二。


我之前经常在网上看到,因为父母不给手机,闹着要跳楼自杀的孩子。

 

老实说,我觉得那种情况离我很遥远。

 

直到我15岁的女儿拉开窗户,半条腿迈到窗外,咬牙切齿地威胁我:“把手机还给我!不然我就跳下去!”

 

那一刻,我才知道,什么叫做“没有例外”。



01



我和女儿相依为命

 

女儿从小就爱生病,刚出生那会儿,我抱着她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医院的护士都跟我处成了熟人。

 

可能是觉得家里负担重,也可能觉得带孩子实在麻烦,在她不到一岁的时候,她爸就出去打工,一年回不来一次。


女儿五岁时,小三挺着个大肚子找上门,对我“逼宫”。


我恶心得隔夜饭差点吐出来,把孩子爸叫回家,提刀想要劈了他,他抓住我的头发,把我从客厅拖到大门口。


女儿哭得撕心裂肺,小小的身体护住我,用力推她爸:“不准欺负我妈妈!”


离婚以后,我带着女儿正式开启单亲生活。


我是初中学历,很难找到好点的工作,好在有门手艺,经营了一家理发店,收入虽然算不得高,但养活我们母女俩足够了。


因为女儿的身体弱,所以我对她的学习抓得并不是特别紧,最大的愿望就是她健健康康的。


也因为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女儿比平常孩子晚两年入学,在校期间还经常请假去看病。


但没想到,女儿在学习上居然很有天分,即便放学不怎么复习功课,每回考试也是班上前三名,等到上初中,一个年级五百多个孩子,女儿的名次能排进前二十。


我在不知不觉中对女儿的期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溺爱,生活中对她言听计从。


就连我找男朋友,也要先经过女儿的同意。


男友是亲戚介绍的,在铁路上班,脾气温和,为人正直老实,同时也没什么上进心。


女儿开始对男友还算满意,后面不知道听谁说的,说我和对方结婚后再生个小孩,从此就不管她了,她就开始强烈反对,逼着我和男友分手,不分就用离家出走来威胁。


我虽然没和男友分开,但为了照顾女儿的心情,很少和男友见面,男友也自觉不出现在女儿面前。


也是那一年,女儿向我抱怨,说自从自己当了班长,同学们都抱团孤立她,还会嘲笑她没有爸爸。


我特别生气,特地到学校找了女儿的班主任,让那几个学生跟我女儿道歉。


可我没想到,就是我这样维护女儿,女儿在学校的人缘反倒越来越差,等到初一下学期,女儿已经一个朋友都交不到。


女儿变得越来越自卑,在外面走路都不敢抬头。


但在家里,女儿却是另一副面孔。


“菜炒这么咸想齁死谁啊?你还让不让我吃饭了?”


“这衣服都没洗干净,给我重新洗!”


“谁让你给我换床单了?进我房间你经过我允许了吗!”

 

只要这丫头一回家,响在我耳朵根的就是没完没了的挑剔和埋怨。

 

当年没在老婆婆那儿受的罪,全在亲闺女这里体会了。

 

我虽然一肚子气,但想到她在学校压力大,身体又不好,也就懒得跟她计较。

 

可我没想到,女儿后面会过分到那种地步。

 

初二刚开学,女儿就迷上了玩手机,玩上瘾了连觉也不睡,通宵都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我为了让她好好写作业,逼她把手机上交,她居然还动手打我,拿台灯砸我的头。

 

我爆发了,照着她的脸就是两巴掌。

 

这也是女儿从小到大,我第一次失控打她。

 

结果可想而知,母女俩开始了漫长的冷战。

 

之后似乎是为了报复我,女儿开始变本加厉地玩手机,甚至撒谎生病向老师请假,躺在家里专门玩手机。

 

我想到她那么好的成绩,不能这样下去,就催她上学校,以后考不上大学都不要紧,起码把高中读完。

 

可女儿就跟疯了一样,一提上学就对我又打又骂,咆哮着说:


“他们都笑话我!我在学校比死了还难受!”

 

当我提出上学校找那些同学算账,女儿就又大喊大哭,指着我说:“你就是让所有人都讨厌我!让所有人都孤立我!我恨死你了!”

 

我被她折磨得没有办法了,干脆趁她睡着把手机拿走,藏在了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想用这种方式逼她去学校。

 

女儿醒来找不着手机,反应果然激烈。

 

但我以为她最多哭一哭闹一闹。

 

我没想到,她会打开窗户,一只脚伸到窗户外,用跳楼威胁我把手机还她。


家长向咨询师寻求帮助


我只好妥协。


离开女儿房间,我看到客厅墙上贴着的女儿过去得的奖状。

 

那个生病时在我怀里撒娇的女儿,那个在我难过时为我擦泪的女儿,那个在她爸家暴我时,勇敢挡在我面前的女儿……

 

谁能告诉我,我那个女儿究竟到哪里去了?

 

老天啊,你开开眼,把我的女儿还给我吧!


02



女儿到底怎么了?

 

自从和女儿的矛盾爆发,我就活得特别郁闷,工作也不上心,理发店的回头客都跑了大半。

 

男友了解过情况以后,也跟着愁,后来他不知道听哪个同事说的,说现在有专门调解亲子矛盾的机构,他就上网到处搜,还把咨询师推给了我。

 

我一开始觉得是骗人的,凑合聊两句算是不浪费他的好心。

 

没想到,咨询师在听我简单说了女儿的情况后,立刻就让我带女儿去医院检查,说怀疑女儿得了抑郁症

 

我吓得不轻,赶紧连哄带骗拉着女儿去了医院精神科,检查结果出来,我的天都塌了

 

中度抑郁转双相情感障碍!

 

看着检查单,我的眼泪当时就止不住了。

 

医院开了药,女儿不吃,要求住院观察,女儿也不干,一门心思躺家里玩手机。

 

我跟个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又和咨询师取得联系,把女儿的情况仔仔细细告诉了对方。

 

“我还是不明白,女儿是抑郁了没错,可她又不是换人了,为什么性格会突然变得这么坏?她以前不是这样的!”

 

我对咨询师倾诉。

 

咨询师:


“孩子之所以性情大变,是因为每个人承受压力的阈值都是有限的。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排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情绪,情绪带来的压力需要释放


当她没有勇气把压力释放给施暴者时,那么矛头就会理所应当转移给身边最亲近的人。”

 

“也就是俗称的,窝里横。”

 

窝里横是怎么形成的?

 

1

 家庭教育: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窝里横的人通常是在溺爱中长大的,这种溺爱逐渐养成了“窝里横”的性格,对家人动辄大呼小叫。

2

 情绪的发泄:

窝里横的人,通常内心极度脆弱,对外人摆臭脸极有可能会被还以颜色,只有家人都得受着,可以不用考虑、不必承担自己言行的后果,于是肆无忌惮,点火就着。

3

 卸掉面具之后的“爆发”:

家是一个可以放下所有防备,所有猜忌,可以摘下面具的地方。因此,与亲人的相处过程中,这些人往往有什么情绪便会直接地表达出来,同在外相比而言,少了一个“该不该”或者“能不能”的理智分析过程。

 

面对“窝里横”,应该做什么?

 

1

提高自我价值感:

与“窝里横”相处,不要把对方的评判作为自己的评判标准。做到这一点,当对方再次对你贬低、嘲讽、爆发脾气时,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体验,分清哪些是对方的问题,哪些是自己的问题

2

 改变相处模式:

好比硬币有正反两面,一个“窝里横”之所以能存在并维持,在关系中必然同时存在一个“接受者”。如果你就是这个接受者,那么你首先需要完成姿态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拒绝。只有这样,才能中断先前已形成的病态关系模式。

3

使对方明确你的底线: 

要知道,在关系中,一个人即便再糟糕,但他对你的态度,其实是得到你的默许或纵容的不做关系中无原则、无底线的老好人。同时坚决不允许对方越界,让对方明确知道你自己的底线在哪违反底线的后果是什么。


听完了咨询师的话,我才终于知道,原来我一直以来对女儿的溺爱与忍让,都是使她肆无忌惮伤害我的“底气”。

 

我决定了,从此以后,我不“惯着”她了。


咨询师指导孩子妈妈


03



当我教会女儿“窝外横”,女儿抑郁好转,成功复学


“我的饭呢!”

 

我刚下班回家,迎接我的就是女儿的怒吼。

 

自从躺平在家,她经常通宵不睡,白天睡一天,晚上八九点钟才醒。

 

放以前,我都是提前把饭做好, 放电饭煲里保温,她一睁眼就有东西吃。

 

但我不打算那么干了。

 

“你今天为什么不给我做饭!你想饿死我吗!”


女儿咆哮。

 

我看着女儿张牙舞爪的样子,平静地说:“从今天起,一日三餐准时准点,错过就饿肚子吧。”

 

女儿瞪着两只眼睛,满脸不可思议,显然没想到她的“窝囊”妈,会突然变得这么“硬气”。

 

我没管她,回了房间往床上一躺,学她玩手机,随便她在客厅发疯砸东西。

 

就这么连续过了几天,因为我不再管女儿的吃喝拉撒,女儿变得又臭又脏,人瘦了一大圈,黑眼圈比熊猫都重。

 

她跑到理发店,当着客户的面朝我大叫:“你到底想怎么样!你想把我逼死吗!”

 

如果在以前,我一定会崩溃到不行,上吊的心都有了。

 

但我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已经了解女儿行为背后的逻辑,所以我不跟她纠缠,只是把她拉进了咨询群里。


“术业有专攻,心理有问题就得找疏导。我是你妈,不是大罗神仙,你把你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发泄到我身上,难道我就能把你的抑郁治好吗?问题就能解决吗?”

 

我对女儿说。


我把她拉进里屋坐着,让她和咨询师好好沟通,我在外面接着给客人剪头。

 

一开始,我还能听到女儿的大呼小叫,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都是骗子”“你也就能骗骗我妈那样的脑残”,后面,女儿的声音就越来越小。

 

等到我下午忙完,进里屋找女儿,女儿就已经恢复了平静,看着手机屏幕发呆。

 

屏幕上,是咨询师为女儿制定的“窝里横”修正法则。

 

01

正视自己,承认问题,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承认自己生病,承认自己是在对父母肆意发泄负面情绪,承认自己有不对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吸取有效的建议,做出正确的改变


02

树立危机意识


当你把最丑陋的一面展现给最爱的人,当你把最糟糕的情绪发泄在最爱的人身上,当你把对方的爱和包容作为肆意挥霍的资本的时候,你要面对的,是朋友的决裂和亲人的远离

 

这样的关系,既刺痛了对方,也不会给你任何滋养。到最后,身边空无一人,内心贫瘠荒芜。


03

学会合理表达和疏导情绪


学会治愈你的内在创伤,改变错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学会对外发泄,不再将矛头对准最亲密的人。

 

无止境地宣泄情绪,会使关系破裂,但“合理”的表达,却是修复关系的良药。你必须学会“好好说话”,倾听内心的声音,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迈出勇敢的第一步。

 

自那之后,女儿连着消停了一星期,好处是家里终于安静了,坏处是她连手机都不玩了,每天就知道睁着俩眼睛发呆,跟傻了似的。

 

直到有天晚上,女儿听到邻居接孩子放晚自习的欢笑声,对比到我们家的冷清,她才跟一下子梦醒一样,冲到我房间扑进我的怀里,哭着说:“妈妈我错了!我不应该对你发脾气,不应该打你骂你,你原谅我好不好,我以后再也不那样了!”

 

那一瞬间,我的感觉就像是做梦,掐了自己大腿一把,才确定是真的。

 

我把女儿安慰好,等到她不哭了,开始尝试和她沟通。

 

女儿也终于对我说了内心的想法。

 

原来,和咨询师说的一模一样,她在学校里的压力,一直很大。

 

因为成绩好得到老师重视,所以其他同学联手排挤她,明知她是单亲家庭,同学们还故意骂她是“没爹养的”。

 

因为真的没有爸爸,所以她自卑不敢反抗,觉得自己永远低人一头。

 

能做出的反抗,就是不去学校,远离那些人,拼命玩手机忘记烦恼,辱骂最爱自己的妈妈,以此获得满足感

 

起码能证明:你看,我才不是一个懦弱的人。

 

我告诉女儿:


“虽然你没有爸爸,但是妈妈给你的爱并不比任何人给的差。你在妈妈的心里,是独一无二的宝贝,以后无论别人说你什么,你都可以大胆的反抗,因为我们虽然改变不了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不好惹,内心充满力量。”

 

把一切都说开以后,女儿又哭了一场,在我怀里沉沉睡去。

 

从那天开始,女儿不再窝里横,而是变成“窝外横”。

 

谁敢拿她“没爹”说事儿,她张口就骂,一直到骂爽为止。

 

结尾不忘加一句:


“我才不需要那个烂爹!我有我妈就够了!”

 

与此同时,女儿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在家会帮我做家务,在店里会帮我打下手,偶尔还会和客户唠家常。

 

这在以前,可是我连想都不敢想的!

 

一个月后,女儿成功复学,第一天就把以前欺负过她的同学骂了个遍,还拉班主任在旁边评理。

 

班主任给我打电话,说我女儿是“脱胎换骨”。


更令我没想到的,是女儿都这样“窝外横”了,反而还交到朋友了。

 

以前她放学到家,不是刷手机就是写作业,现在居然能叫上一帮小姐妹出去逛街吃小吃了,一玩就是大半天

 

孩子妈妈向咨询师正面反馈


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对女儿的要求最大也就这样,只要她能开心,健康,学习成绩都是次要的。

 

更更令我没想到的来了!

 

期末考试,这丫头居然考了年级第二!

 

看到女儿的奖状时,我抱住女儿狠狠亲了一口,说:“你现在想要什么礼物,妈一定满足你!”

 

女儿翻了个傲娇的白眼:“我才不稀罕呢。”

 

过了会儿,在我做饭时,女儿忽然对我说:


“妈,我想要你把x叔叔叫出来一起吃顿饭,你就送我这个礼物吧。”

 

X叔叔,是女儿对我男友的称呼。

 

我泪流满面。

 

要知道,女儿以前可是连面都不让我们见的。

 

也在那一刻,我知道,女儿真的长大了。

 

她不仅拥有了正确表达情绪的能力,还能允许别人有自己的人生。

 

即便那个人是她的妈妈。


1

有位知名作家曾说: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什么都能延误,唯有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能延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给孩子表达的自由,同样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规矩和限制。

 

唯有这样智慧的教导,孩子才能持续在正道上。

 

唯有父母恩威并施培养出的品格和教养,才是孩子在社会立足的,最大底气。


 纽 扣 家 庭 教 育 

解决数万名家长的各种心理咨询需求

让千万家庭教育困惑者走出阴霾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更多完整案例:



纽扣教育
汇聚全国优质家庭教育资源,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分享真实的家庭案例,传授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方法。集团270余位心理咨询师,助力千万父母,一起做智慧家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