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漫长且曲折的阅读与对话——《风雨读师》小引

文摘   2024-11-22 10:01   广西  


《南方文坛》

2024年第 6 



漫长且曲折的阅读与对话

——《风雨读师》小引



文 · 陈平原


这是一本写了35年的小书。开篇是写于1989年底的《为人但有真性情》(后成为《念王瑶先生》第六节),殿后则是十天前完工的《什么“足迹”,如何“讲述”》(即《跟着走与接着做》第一节)。全书之所以如此写写停停,与个人心绪起伏有关,但也牵涉世事变迁与学界风云。也就是《风雨读师四十载》小引所说的:“他的风雨,我的风雨,两代人的风雨交叉重叠。”


自1984年9月入燕园攻读博士学位,到1989年12月王瑶先生病逝上海,满打满算,我亲承教诲的时间只有五年半。但先生去世后,我通过阅读遗著、参与编书、讲授课程、组织纪念/研讨会等,一直与其保持学术及精神上的对话。可作为印证的,便是这册小书。全书5章,只有初刊《文学评论》2014年第4期的《八十年代的王瑶先生》属于专业论文,其余4章都近乎随笔——不是评传,也不是论著,而是从某一弟子的立场出发,明显带有个人感情的“随想”与“杂说”。其中很多引申发挥,更像是工作汇报,主要讲述王先生去世后,学界以及我本人的思考与作业。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打头阵的《念王瑶先生》,文末所署写作时间是1999年7月9日,目的是“纪念先生逝世十周年”。可那其实是一篇集合之作,“连缀若干旧文而成”,模仿的是王先生的《念朱自清先生》与《念闻一多先生》。该文第二节初刊《文史知识》1993年第1期、第三节收入拙著《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第四节初刊《书城》1995年第3期、第五节初刊《光明日报》1997年2月12日、第六节初刊《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1期,只有第一节是新写的。


2014年5月7日,为纪念王瑶先生100周年诞辰,北京大学召开了“精神的魅力——王瑶与20世纪中国学术”研讨会,学界同人踊跃发言,记录整理稿初刊《现代中文学刊》2014年第3期。这篇7万字长文《精神的魅力——在2014年5月7日北京大学“王瑶与20世纪中国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感情之真挚、思想之活跃、表达之直率,10年后重读,让人感慨不已。为配合此次会议,我们师兄弟精诚合作,推出典藏版《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阅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和《王瑶先生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三书。


作为及门弟子,我除积极参与会议的筹备工作,撰写专业论文《八十年代的王瑶先生》,再就是发表《书比人长寿——典藏版〈中古文学史论〉小引》(《中华读书报》2014年5月7日)、《“学者百年”与“百年学者”》(《新京报》2014年5月7日)、《患难见真情——追记两种王瑶图书的刊行》(《中华读书报》2014年5月21日)、《作为山西学人的王瑶先生》(《文汇报》2014年6月8日)等学术随笔。此外,我还接受了北京大学博士张丽华的专访,那篇《学术史视野中的王瑶先生》(《北京青年报》2014年5月7日),其实不乏新见。只是这回为统一体例,这些短论与专访一概不入集。


今年是王瑶先生110周年诞辰,新年伊始,我集中精力,花了近三个月时间,撰写4万字长文《风雨读师四十载》,写作缘起及宗旨见该文第一节“小引”:“不是每个师长都有机会进入学术史或思想史的,大多数情况下,人走茶凉,很快就被遗忘的。王先生不一样,他有可能穿越壁障,不断召唤后世读者。既然如此,我就有义务及机会参与这种隔空对话。某种意义上,谈老师就是谈自己,不断与之对话,也是在反省自己的路径,督促自己不要偷懒。当然,如操作不当,也容易演变成自我炫耀。既要追忆,也在探究,还得有分析与批判,尽可能兼及公心与私谊,把握好分寸,方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温情但也有立场的史学家。”此文写作还算顺利,其中注释尤为用心,刻意引录不少师友文章,目的是让感兴趣的朋友可按图索骥,继续深入对话。


陈平原:《风雨读师》,河北教育出版社,2024

 陈平原、袁一丹:《王瑶画传》,北京大学,2024


对于文人学者来说,“百年纪念”很正常,为何我们要破例,大张旗鼓地纪念王瑶先生110周年诞辰呢?个中缘由,我在《追怀王瑶先生的风度与精神》(《北京青年报》2024年5月16日)中有专门的阐述。出版图文并茂的《王瑶画传》(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刊“王瑶著作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和《王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以及组织“学人、学科与时代——纪念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北京大学中文系与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合办)等,这些很有意义的举措,属于“规定动作”。这一回的系列纪念活动,超越常规或曰最出彩的,是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王瑶和他的世界”专题展(5月7日—8月15日),以及在北京大学校史馆举办“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纪念展”(6月11日—8月中旬)。因此,我才会专门撰写《图文音影见吾师》,探讨两本图文书与两个学术文献展的得与失(其中有些展品暗含玄机,因与主题无关,被我暂时搁置)。这对于日后众多大学或研究机构筹划前辈学者的纪念活动,或许不无启迪与借鉴作用。目前山西大学已接棒,正布展“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作为山西学者的王瑶先生”,如此“一波三折”,主题相同而又各具特色,实在是有趣的尝试。


关于纪念活动的报道,传统媒体上,我看到的只有《文艺报》2024年5月8日的《〈王瑶画传〉在京发布:“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王瑶和他的世界”专题展开幕》(罗建森),以及《中华读书报》2024年6月26日的《纪念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召开》(舒晋瑜);但电子媒体的传播更为直接且广泛,比如北京大学公众号的《清华→西南联大→北大,他是一个时代的标杆》(2024年6月14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公众号的《“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纪念展”开幕》(2024年6月15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公众号的《“学人、学科与时代”——纪念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暨新版〈王瑶全集〉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2024年6月22日),以及北京大学档案馆公众号的《兰台系列讲座第九讲“重读王瑶:两本书与两个展”举行》(2024年7月9日)。这些认真审核过的公众号文章,提供了很多有关王先生纪念活动的信息,包括会议及展览的主办/协办单位、参与人员、发言内容等,作为重要史料值得留存,且从另一个角度,弥补了我仅限个人立场的观察与叙述的缺憾。


至于第五章《跟着走与接着做》,表面上好像荡开去了,实乃题中应有之义。评鉴《中古文学史论》《中国新文学史稿》等名著,学界多有论述,我只是点到为止。谈论作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代表的王瑶,本书虽略有涉及,但不如我的专业论文深入——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参阅我初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的《中文系的使命与情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台大、港中大的“文学教育”》,以及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的《在政学、文史、古今之间——吴组缃、林庚、季镇淮、王瑶的治学路径及其得失》。本书以“读师”为正题,以“我与王瑶先生”为副题,可想而知,是希望辨析师道之尊、师生情谊以及为师诀窍等,那样才能从个体的燕园里的“传道授业解惑”,升华为广义的历久弥新的“师说”。


这最后一章,虽也涉及王瑶先生,但不怎么谈论他或我的专业著述,主要着眼点在“怎么当老师”。我理解的“薪火相传”,专业成绩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师生间长期的精神对话,以及由此获得安身立命的根基。我自认为在学术上多有拓展,并非一味遵守师说,但王先生的“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始终让我心向往之。再往前推,王瑶先生与他的老师朱自清、闻一多,也都是这样“神合”而“貌离”的。在我看来,这才是教书育人的真谛——因个性、天赋及时代等因素,学生不见得也不需要很像老师,维系某种师生间内在的神秘的精神联系的,是对于共同的学术理想与精神高度的追求。这其实已经脱离了具体的生存处境,舍弃了日常琐事乃至某些不愉快的局面,自觉不自觉地将其“提纯”。而那个曾经实存但已被理想化了的“师”,是你前进路上的一束光,始终照耀、指引、督促着你,不允许你堕落或过早躺平。


王瑶:《王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24


这就说到本书的宗旨:立足但不限于个体的生命体验,希望上升到关乎文明延续的“师道”的高度。这么说,你才能理解我为何节外生枝,从“我的‘读博’经历”起步,辨析“博士生导师的责任与边界”,讲述“我的教育理念及实践”,最后还要谈到“我见证了一个时代”。


唯一需要补充的是,有两篇相关专访,值得特别推荐,那就是初刊《中华读书报》2003年3月5日的《博士论文只是一张入场券》(祝晓风),以及《中华读书报》2024年6月26日的《陈平原:好的教育就是“从游”》(舒晋瑜)。前者可注解《“好读书”与“求甚解”——我的“读博”经历》,后者则呼应了《博士生导师的责任与边界》,因文体不同,答问随机应变,轻松自如,且允许借题发挥。


至于全书最后收束于“我见证了一个时代”,如此个人化的讲述,是说给我的学生辈听的。当初在筹划北大会议时,我建议前一天资深学者座谈,后一天“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留给年轻一辈自己规划与发挥。我虽应邀做了题为《学术青/中年的哀与乐》的主旨演说,但很知趣,讲完就退场。我晓得,“江山代有才人出”,后来者自有他们独特的天地、理想、欢乐与苦恼;作为历史中间物,我辈继往开来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鞠躬下台了。在这个意义上,讲述我和我老师的故事,真如我的学生所言,目的是“提供一份生动的时代证言”。


2024年8月21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 陈平原,河南大学文学院






精彩回顾

 新  刊 |《南方文坛》2024年第6期目录

 李  怡 |再论巴金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周立民|从历史到文学——从“女学生”“琴”看巴金的叙事策略

 邵宁宁|《寒夜》与1940年代后期中国的悲悼文学

 汪云霞  戴思钰|家宅·少年·革命——《家》与《春天的激流》比较分析

 洪子诚|三分努力,八分机遇——在2024年6月8日会议上的感言

孟繁华|那可能不是一个问题——也谈当代文学的“苏联化”和“去苏联化”

王光明|注释历史:一种开放当代问题的方法

张   均|洪子诚与当代文学的“学科性问题”

陈培浩|洪子诚的诚——兼谈作为“希望”的“微弱叙事”

● 贺绍俊|用启蒙的火把点燃自己的文字

今日批评家·白惠元

● 白惠元|妖怪政治学:青蛇形象及其边缘话语生产

● 陈晓明|理论有力地激活文本——白惠元学术印象

 饶  翔在边缘处打量——白惠元小记




欢迎订阅



邮发代号:48-87

国外代号:BM6327

地     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建政路28号《南方文坛》

邮      编:530023

电      话:0771-5618543




扫码可进入订阅界面

定 价:18.00元
  全 年:108.00元



本刊声明



1. 本刊从未设立官网,亦未在任何网站开放投稿渠道,也没有其他采编点或分支机构,从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编辑出版《南方文坛》杂志。

2. 本刊唯一投稿邮箱为 nfwtzz@163.com。

3. 对冒用本刊名义进行收费和征稿的单位和个人将保留起诉权利。


敬请广大作者和读者谨防假冒网站及诈骗信息。




END




《南方文坛》

长按左侧二维码识别即可关注

▲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内容均为原创,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南方文坛
“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南方文坛》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期刊,双月刊单月出版。 人文理想·前沿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