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野的本草到治病疗伤的中药,要经过一个升华,那便是炮制。
“炮”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制”则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如切制、净选加工等,历史上又被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
炮制体现的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辨证施治、遣方用药过程中,通过综合考虑人体阴阳盛衰,气血及脏腑寒热虚实,气候、环境及生活起居对人体的影响,针对病人的具体病证,以炮制技术来调整中药药性,降低毒副作用,引导药力直达病所,发挥药物的最佳作用,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名医张仲景在《玉函》描述了中药炮制的具体方法“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极令净洁”。
中药炮制是中国医药遗产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在中国人民防病治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药炮制技术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全国各地的药材资源、用药习惯、文化传统等各有特色,围绕各地的医学流派如新安医学、孟和医学、岭南医学、盱江医学等,中医师和药工在中药材加工炮制方面荟萃了各自的独特技艺,逐渐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不同炮制技术流派。
全国目前主要有四大中药炮制技术流派:江西的建昌帮和樟帮、四川的川帮和北京的京帮。
“建昌帮”,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药帮,是珍贵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擅长传统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和药材集散交易著称。
“建昌帮”历史传承久远,源于东晋,兴于宋元,明清鼎盛时成帮,传承发展已近千年。与京帮、川帮、樟帮并列为全国四大炮制流派。
建昌帮饮片标本
“建昌帮”药技流传赣、闽40余市县,以及东南亚、荷兰海外等地,药界流传“樟树个(的)路道,建昌个(的)制炒”“药不过樟树不齐,药不过建昌不灵”“建昌认同似金规,不过建昌药不灵”等美誉。
“建昌帮”炮制工具、辅料、工艺独具特色,讲求“形、色、气、味”。片形“斜、薄、光、大”,“薄可透字”“细可穿针”,色泽鲜艳,药味浓郁,毒性低,疗效高。
炮制工艺严守净选、切制、炮炙三关,做到“炮制虽繁,必不得省工夫;辅料虽贵,必不得短斤两”“谨
建刀,建昌帮切制加工特有刀具,又称琢刀
辅料选料独特、遵古道地、制备考究、一物多用,以谷糠使用最有特色。因“药食同源”,建昌帮炮制工艺充分运用或借鉴烹调学技术。在建昌帮炮炙十三法(炒、炙、煨、煅、蒸、煮、炆、熬、淬、霜、曲、芽、复制)中,尤以炆法工艺特色多。
炆,微火慢煮之意,来源于民间烹饪方法,清代美食家袁枚在其《随园食单》“煨煮宜砂锅”,以陶质容器炆制食品,可保证食材味道纯正、原汁原味,醇香浓郁,厚而不腻。
《食在广州》就收载了“炆法”及其分类,并指出“炆制品的特点是甘香、软滑、味浓”,江西也有不少以“炆法”为工艺的美食佳肴,如黄炆鸡(鱼)、炆泥鳅、炆甲鱼、炆猪脚、炆肉、炆大豆、炆绿豆、炆莲子等。“建昌帮”将炆法应用于中药炮制中,同样可使饮片纯真味厚,达到增效作用。
炆法
“建昌帮”炮制工艺“炆法”起源于何时?经考证,早在东晋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炼丹术家葛洪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都淋藤二两,长三寸,并细锉,酒三升,合安罂中密封,以糠火烧四边。烧令三沸,待冷出”的类似炆法的记载。
明朝缪希雍《炮炙大法》中有“酒洗,晒干,以手孽之有声为度,好酒拌匀置瓷瓮内包固重汤煮一昼夜,胜于蒸者,名熟地黄”。清代江西南丰名医李铎省《医案偶存》一书中记载了“炆药法”,可见该法工艺历史悠久。
“建昌帮”发祥于江西省千年古邑——南城县。南城县位于赣东南,居旴江中游,地连闽粤,沟通南北川广,为历代府治所在地,由于南城古时被称为“建昌”,故称药帮为“建昌帮”。
早在晋唐时期,晋唐方士遗风,开启建昌药业先河。东晋时期,著名医药学家、炼丹术家葛洪在南城亦医亦道的活动,是“建昌帮”药技的萌芽。
清《道光南城县志》载“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自号抱朴子。究览典籍,尤好神仙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炼丹术家、东南道教主邓思瓘(号紫阳)应诏入大同殿炼丹,邓紫阳为临川府南城人,是麻姑庙开山道场的主要人物,曾以麻姑山上灵芝、何首乌、当归、银珠米、神功泉等酿制的麻姑寿酒敬献皇上,李时珍《本草纲目》称“江西麻姑酒,以泉得名,而曲有群药”,如今麻姑酒仍以“寿酒”“药酒”的名声得到世人赞同。
雷公刨,建昌帮刨制加工特有工具
至南宋时,南城颇为繁华,市肆药业兴起,官府设“建昌军药局”,推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各种膏、丹、丸、散等成药,讲究药材纯真道地,“萃良药,唯真是求,不计其值”“药物既良,不责其息,亦不戾于古”等;遵守炮制和职业道德,“抑其过,助其不及,而反之和平”“遵方书,不参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建昌太守萨谦斋(蒙古族人)精通黄术,亲掌医药,任期间编撰著名的医类方书《瑞竹堂经验方》,旴江医学体系形成,“建昌帮”快速发展。
至明代,朱元璋六世孙宪宗的四子益王(朱祐槟)藩封南城。益王为延年益寿,“医寻岐黄,博究元妙”,广罗方士,在府内设“医学校”,建“良医所”,聘“医学教授”,立“惠民和剂局”, 出版综合性医药书籍,名医方士出类拔萃,药材加工集散,交易日趋兴旺,医药业已臻相当水平。
明思宗崇祯末年(1644年前后),遍布全国的江西会馆(万寿宫、建昌会馆)成为药商洽谈生意、同乡联谊场所。大量建昌药商、药工移居福建,拓宽了“建昌帮”药业的流传地域清乾隆年间,建昌药业已逐步进入鼎盛时期,建昌城区开设40多家中药店,资本雄厚的18家大药栈(行),药业用房有800多处,全县城人中“吃药饭”的占近三分之二,中药饮片业务远涉汉口、上海、广州、湘潭、天津、重庆乃至香港、台湾、澳门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
“建昌帮”繁荣鼎盛之势延续至民国初期。进入民国后,军阀混乱,药业衰弱。抗日战争时期,交通要道被封锁, 南城与外地的药材交易困难,大量库存药材霉烂变质,一些经营了百年的大药栈(行),纷纷倒闭歇业。随后日军又两次轰炸南城,名鼎赣闽的“建昌帮”基地被摧毁,大批药商药工迁居福建、台湾等地,并在福建生根发芽,并衍生分支——“光泽建昌帮”。
新中国成立后,“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编入《全国中药炮制经验集成》,1996年,南城县建昌帮中药饮片厂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2008年6月,“建昌帮”被收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