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曾经遇到一个女大学生,患有痛经好几年了,平时都是口服止疼药来缓解疼痛。
每次至少吃2片止疼药才可以缓解,并且有越吃越多的倾向。她感觉时常有情绪低落的感觉,并且平时压力比较大,脑子里思考的东西也比较多。
月经颜色和日期没有明显异常,有时有点血块,月经来前双侧乳房有胀感。察舌淡红苔白厚,脉弦。
于是考虑用四逆散原方以解气郁,在月经来前一周服用,行经时也正常服用。结果服用一个周期便不再疼痛,随访至今也未再复发。
四逆散解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组成,本方的建议用量为:柴胡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炙甘草10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
虽然只有四味药,却蕴含着很多方子所没有的深意。关于本方的组方思路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角度一
从药材本身来推求药物在调节人体气机中的作用。柴胡是干燥根,比较细小,质量较轻,比较疏松,一般认为它调节人体气机方面是向上的、发散的。
补中益气汤中加入少量柴胡就是取它向上,进而可以升举清阳,很多方子例如逍遥散用它来疏肝也是这个道理,因肝木如树枝一般喜调达,柴胡能很好地帮助它向外散;
芍药分两种,一般认为此处指的是白芍,放在手中质量比较重,摸起来比较紧实,一般认为它在人体气机调节中起收敛的作用,在逍遥散中便用它收敛肝阴,在本方中也是取它防止柴胡疏散太过之意;
枳实为干燥幼果,是收藏了天地一年的精华之后结成的果实,因而质重,药力偏向下走,枳实导滞丸中便用它向下之性来通便。
本方中它和柴胡一升一降,就像是一个炸药一样,可以使阻塞身体气机的痰、食、湿、热等邪气土崩瓦解,因而人体气机就会运行正常。
甘草味甘属土,可以缓和药性,药力太过则不活人反害人,因而要控制药力。本方原为散剂,取“散者散也”,使郁结在一起的气可以消散。
所以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气郁或郁滞,而郁滞比较严重,则会导致阳气与这些邪气在人体胶结在一起,从而无法到达四肢,因此会出现四肢怕冷的感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便用此来治疗四肢不温。
▋角度二
后世多将其用为疏肝理脾的代表方剂,许多耳熟能详的方剂都是由此变化而来,例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因为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五行之中,肝属木,脾属土,肝木过亢不仅对肝自己有损害,还可以去欺负脾土,抑制脾的功能,因此肝气条达,则脾土不再受害,脾胃的一些症状也可以好转。
白芍味酸可以敛肝,使肝的功能不过亢,对于柴胡是一个制约,防止柴胡一味地升散导致肝阴受损。
肝木克制脾土则脾虚而痰湿内生、积滞内停,进而痞满胀痛,而枳实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之功,可以消除这些堆积在体内的垃圾。
炙甘草可以补脾和胃,使脾胃之气重新充实起来。上述药物煮成一锅汤药,可以治疗肝脾不和之证。
上述两种理论表面上看是不同的,实际上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四逆散的作用机理,颇有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那么这么一张简单而又“不简单”的处方究竟能用来治疗什么疾病呢?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西医病名,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性病变,西医认为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食欲不佳、餐后饱胀、反酸、恶心等症状。四逆散对于属于肝郁脾虚的慢性胃炎效果很好。
此时除了上述表现,患者多平素情绪低落,胃脘部症状多与情绪相关,口干口苦,胸胁胀痛,舌苔多偏厚,此时可以用四逆散加减以疏肝理脾,调理气机。
若见反酸,可以加煅瓦楞15克(先煎)、海螵蛸15克(先煎)以制酸止痛;
若见恶心而舌苔黄腻,可以加竹茹10克以清热化痰,若舌苔白腻可以加陈皮10克、清半夏10克、茯苓10克以健脾化痰。
痛经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并且可以伴有腰酸或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症状。
很多女性多服用西药布洛芬以止痛,多治标不治本,甚至会产生耐药性。中医认为痛的产生大体分为两种机制: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而四逆散作为一个可以调节气机的方剂,治疗的是前者。不通则痛是指气血不能流通导致的疼痛,就像是一根本来流通很好的水管被垃圾堵住了一样,势必会压迫周围的管腔,在人体就可以产生疼痛的感觉。
这种类型的患者疼痛以胀痛为多,平素情志不舒,由于气不行则无法推动血液的运行,所以月经多颜色偏暗,有的人还有血块。
上述均为肝气郁滞之象,并且伴有瘀血的症状。有些人由于五行相克,还会导致脾胃的症状,从而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
此时便可以选用四逆散进行加减治疗。若只有气郁的表现,而瘀血的表现并不明显,可以先尝试单用本方,这种人一般还会有因气郁导致的四肢发凉。
若血瘀的表现明显,可以加川芎10克、香附10克以理气活血行气,疼痛明显还可以加元胡索10克理气活血止痛。
其实四逆散能治疗很多种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轻度焦虑或抑郁状态、脑鸣等病症,临床通过辨证进行加减,收效迅速。
在使用时,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出经方应有的神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