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间接调控作用(INDA)的概念由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王伽伯研究员于2021年在本刊发表论文《中药的间接调控作用与间接作用型中药的创新发展》首次提出。INDA即中药通过中间媒介物质(IMS)发挥对疾病的治疗作用,而不是通过中药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直接对抗疾病靶标。中间媒介物质(IMS),有别于中药的原型成分或其代谢产物,包括人体内的内源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外泌体等),或源自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物等。看到这个定义,你可能还不太理解中药是如何发挥间接调控作用的,接下来举几个例子。如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5%)的小檗碱可促进肠道菌群产生更多的短链脂肪酸(如丁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吸收入血后发挥降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提示促进肠道菌产生丁酸从而发挥间接型治疗作用,可能是小檗碱调节糖脂代谢的重要机制之一。尽管小檗碱是难以透过血脑屏障,但研究表明口服小檗碱可显著改善帕金森氏病。机制研究发现小檗碱通过促进肠道菌合成四氢生物蝶呤(BH4),增加以BH4为辅酶的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加速肠道细菌产生左旋多巴,后者进入大脑后在脑神经元细胞中转化为多巴胺,从而改善大脑功能,说明基于“肠-脑轴”的中药如小檗碱包含典型的间接调控作用机制。已故学者沈自尹院士在20世纪60~90年代,围绕中医“肾”本质和“补肾”中药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基于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医“肾”本质可能是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等腺体轴的激素分泌和代谢调控功能的新观点,认为中医讲的“肾虚”是指“肾”相关腺体激素分泌和调控能力出现异常,而“补肾”中药(如淫羊藿)可提高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来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轴的抑制状态,从而治疗肾阳虚证。从中药间接调控作用的视角来看,补肾中药通过调控激素分泌和代谢进而治疗疾病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那么中药间接调控作用的概念自提出后,得到了哪些进展呢?这里要给大家推荐本刊22期发表的特别关注《中药间接调控作用研究专题》。
中药间接调控的研究思路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中医药系统观指导下的跨器官治疗途径和机制,特别是中间媒介物质不断被发现和证实,利用现代药理学实验技术在物质层面理解传统中医药治法理论的独特机制,正逐步成为可能。
该专题从中医脏腑理论科学内涵、肠-肠道菌群-靶器官等方面多方位报道了中药的间接调控作用。
专题包括论文如下:
从“器官对话”的现代生物学研究探讨中医脏腑理论的科学内涵
王文雅,廖星
基于肠-肠道菌群-靶器官对话的中药间接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翟玉静,王晓萱,王雪,窦亚洁,许妍妍,李遇伯
狄氏副拟杆菌作用与中药调控研究进展
龙丹,秦梦,陈培鹏,黄鑫,曹雅婷,殷爱玲,陈月月,王海丹,郭云柯,王璇,孙海建,单进军,周伟
黄芪多糖通过吲哚乳酸改善自然衰老小鼠脂肪组织衰老
包义扬,李明晓,高鑫芯,魏文静,黄雯瑾,林丽中,王浩,郑宁宁,李后开
本期封面设计以啄木鸟通过用喙敲击树干来探寻食物的形象来比拟中药的间接调控作用。希望您能喜欢,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再看~欲了解最新最快的研究成果,可点击“阅读原文”在中国知网下载浏览更多22期文章。
购买杂志请发邮件至:cjcmm2006@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