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当前铁路遗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保护与利用策略也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对中国铁路遗产价值认知的整体高度不够、活化利用体系性不强的问题。文章通过梳理中国铁路由交通工程向文化遗产演进的过程及其作为遗产的背景和独特性,从时间和要素两条线对中国铁路遗产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构建出多层级的基因图谱树状网络关系,阐释了铁路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探讨了中国铁路遗产价值的当代意义,提出其文化价值在于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交通强国的文化支撑及“一带一路”的文化纽带。研究旨在深化对我国铁路遗产的认知,探索铁路遗产文化价值的内涵和本质,以期更好地传承铁路文化。
夏海山/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交通文化与遗产保护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综合交通发展研究院
铁路遗产的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以来,对它的认知在国际上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诸多因素影响,研究热度及关注点也在不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自然文化混合遗产,铁路遗产属于文化遗产。探讨铁路遗产时,有很多学者从工业遗产的概念入手,也有学者借鉴线性遗产的理念加以解读。铁路遗产在地理上呈现为线性空间,具有地域跨度广、空间联动性大、文化延续性强等特点,同时在内容上量大面广,不仅包括车站、铁路、桥梁、技术装备等物质遗存,还包括与铁路发展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集体记忆等非物质历史文化遗存,更涉及线路周边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因此,铁路遗产具有独特性,其价值研究也具有特殊性。
中国铁路发展也是民族工业进程的映射,经过了晚清时期、中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从抵制到被动接受,从追赶到引领,中国铁路发展史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从屈辱到自强、自信的发展缩影。可以说,中国铁路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具有重要文化价值。
然而,我国关于铁路遗产的研究开始较晚。目前,铁路遗产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历史文化研究、保护机制研究、个案价值认知研究、保护利用研究等,近年来,与文旅结合也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铁路遗产研究对象及成果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脉络体系;研究内容多局限于单一要素,缺乏层级梳理和深度探索,特别是缺乏能够构筑整体研究脉络的铁路遗产价值体系。
在现今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中国铁路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对凝聚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挖掘和凝练内涵丰富的中国铁路遗产价值,需要从价值认知体系上进行整体性的概览,以阐明中国铁路遗产的时代价值。
1.1 从铁路到遗产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诞生于英国,被视为近代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1951年,英国成立“保护泰勒林铁路协会”。泰勒林铁路(Talyllyn Railway)成为世界上首条被保护的铁路,由一群志愿者来经营,引入了一种新的保护方法。1955年,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迈克尔·里克斯(Michael Rix)开始推广“工业考古学”概念,并讨论了对18世纪和19世纪工业遗址及英国工业遗迹进行更多研究和保护的必要性。1977年,“拯救英国遗产”机构组织了一场名为“Off the Rails”的铁路展览,以严肃的态度审视了铁路建筑,承认其历史、技术和社会方面的价值,铁路建筑第一次被视为建筑遗产。1984年,英国成立铁路遗产信托基金,为运行铁路的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专业咨询和资金援助。199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提出将塞默林铁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其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相关标准,最终成功入选。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通过了《下塔吉尔工业遗产宪章》,阐述了工业遗产的定义,明确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和构成要素,其中包括交通运输及其所有基础设施等。
而我国虽然在铁路文化的保护方面具有超前的意识,早在民国二年(1913 年)交通部便设立了交通博物馆筹备处,应当是在铁路遗产的保护上走在了世界前列,但缺乏对当时铁路文化的认知和更深入的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英国提出“工业考古”的概念以来,经过70年的认知过程,铁路遗产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通过成立铁路保护协会和信托基金、制定宪章及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等相关工作,铁路遗产的文化价值内涵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1.2 文化视角下的铁路遗产价值认知
从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四条铁路遗产来看,都集中反映了国际上关于铁路遗产的文化价值标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将具有代表性的铁路遗产大致分成四个类型:干线铁路、殖民性质铁路、高山铁路和窄轨铁路。同时,从四个方面来评估铁路遗产的价值,包括:工程的创造性、技术的传播与影响、突出的文化价值、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除了《世界遗产名录》的评价标准以外,铁路遗产价值还有更为广泛的内涵。特别是铁路与城市发展相伴相随,促进了工业化转型和城市发展,也为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提供动力。例如,近70年来,英国城市更新每个阶段核心理念的变化都体现了其对工业遗产(包括铁路遗产)价值认知的提升,遗产文化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在不断增强,并反哺城市与社会发展。
1.3 中国铁路遗产的文化背景及独特性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中,铁路不仅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一个半世纪的中国铁路发展历史,记录着我国工业文明起步经历的“铁马豪情”时代,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建设汽笛声声、车轮滚滚的波澜壮阔历程,也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砥砺前行、高速发展的宏伟场景,成为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由自立、自强到自信、自豪,实现历史跃迁的见证。中国铁路遗产是我国工业遗产乃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的特殊性已经深深融入城市的肌理和脉络,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宝贵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路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除了国际上的价值标准,“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中国铁路见证了从屈辱到自豪的百年巨变,其内在的支撑“是制度的优势,是文化的底蕴”,是西方视角下普适的价值标准所不能完全覆盖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梳理中国铁路文化基因独特的内在价值,阐释其背后的规律,为丰富和发展世界铁路遗产文化理论做出中国贡献。
虽然《世界遗产名录》中中国铁路遗产目前还是空白,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至今三批共收录了21条铁路遗产线路,这些遗产在空间上遍布全国,时间上超过一个世纪的跨度。面对大量铁路遗存,现有研究挖掘远远不够。
我国铁路遗产经历了不同的时代,近代铁路遗产基本为晚清与民国时期所建,在时间上表现为晚清时期形成主体架构、民国时期继续完善的历史特征;空间上呈现出东部密集、西部稀疏,集中于东北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的铁路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例如三线建设时期的铁路建设。只有深度研究铁路的建设背景才能触及中国铁路遗产的深层文化内涵。近年来,国内研究对铁路遗产的形成、沿线民族风俗、历史发展和旅游开发等方面虽有所涉猎,但缺乏对我国铁路遗产内生演化规律与文化脉络体系的探索,从整体上对铁路遗产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的研究不足。“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会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呈现形式。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对中国铁路遗产的内在文化价值系统进行梳理和挖掘尤为必要。本文从“两条线”建立中国铁路遗产价值的概览构架:一是历史脉络(时间线);二是文化要素(要素线)。
2 中国铁路遗产的历史脉络
中国铁路遗产文化价值首先应从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上来研究。中国铁路发展从时间线上总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消极对抗到被动发展、从自主建设再到自主创新的过程。
2.1 第一阶段:
列强掠夺与抗争(清朝末年)
19世纪末,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与之签定《胶澳租界条约》《中俄密约》《中法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德、俄、法等国相继在中国领土上修建胶济铁路、中东铁路、滇越铁路,大肆在中国掠夺资源。西方列强对铁路的争夺引发了“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觉醒: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索;胶济铁路的“路权之争”成为引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京张铁路克服技术、经济和工程上的重重困难,以奋斗精神树立了历史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建设铁路的先河。
2.2 第二阶段:
交通立国的梦想(民国时期)
孙中山在探索救国、立国之道时深刻认识道:“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因此,他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完成铁道十万英里(也就是十六万公里)”的宏伟蓝图,并且亲自实践,在上海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请詹天佑任其助手。孙中山意识到铁路对立国的重要性,但他计划十年内完成的梦想没有实现。此后,京汉铁路工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二七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历经百年之后,以当今的铁路成就去审视发展历程,能够看到:交通强国梦的实现需要适合国情的社会制度体制的保障。
2.3 第三阶段:
建设的奋斗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
铁路的自主建设,支撑了新中国工业和城市的发展,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三线建设时期的艰难也书写了中国铁路发展的一段特殊历史。例如成昆铁路,它穿越地质大断裂带,堪称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也被称为中国最悲壮的铁路,修筑期间几乎平均每500 m就有一名勇士牺牲,是筑路大军忘我奋斗牺牲精神的结晶。
2.4 第四阶段:
创新与引领(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邓小平坐在时速210 km的日本新干线上感慨道:“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改革开放以来,火车成为中国发展速度的象征:1997—2007年10年间的6次火车大提速,标志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跻身世界先进铁路行列;2003年,250 km/h的秦沈客运专线通车运行,中国实现了高铁零的突破;2008年,350 km/h的京津城际铁路通车;2023年,由中国人设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主持建造的第一条海外高速铁路——雅万高铁正式运营。目前,我国高铁总里程4.5万km,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2/3以上。
从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到2023年走向海外的雅万高铁正式运营,铁路的发展承载了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同一个梦想——强国梦。从时间线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铁路发展的文化脉络中呈现出三种精神:不屈不饶(民族精神);不畏艰难(奋斗精神);勇于挑战(创新精神)。这三种精神贯穿于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可以说,铁路的发展已经成为展示中国奋斗精神与探索创新相融合的文化自信的典范。
3 中国铁路遗产的文化要素内涵解析
中国铁路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地区特征、社会形态,不仅在场所形态上展现出多姿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还展现出各种文化要素的映射关系。中国铁路遗产的文化内涵是一个逐步形成的、动态的、复杂的整体性系统,其形成过程具有传承性、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需要通过文化要素的分类、分层解析来整体认知。
3.1 中国铁路遗产文化要素构成
按照铁路遗产文化要素功能形态,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的要素类型:物质(器物)文化要素、运输(行为)文化要素、精神(观念)文化要素。
3.1.1 物质(器物)文化要素
物质(器物)文化要素涵盖建筑遗产、技术设备、空间环境等实物遗产,包括铁路站房、桥梁、隧道等铁路基础设施相关的建筑物,也包括机车、机器设备、信号系统等与铁路运营维护相关的技术和设备,还包括沿途线路的自然风景、地貌、水体等与铁路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元素等。这类文化要素是铁路建设与运营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价值。例如,西直门老站房、滦河铁桥、大智门火车站等,每一个铁路遗产都记载了无数的历史故事。
3.1.2 运输(行为)文化要素
运输(行为)文化要素主要包括生产建设、运营活动、管理机制等行为层面的文化要素,是铁路运输生产与生活过程中能够留存的各种活动记忆和记录。例如,一系列与铁路建设相关的重大纪念日,记录铁路沿线人文故事的影视作品,还有春运、知青送站等围绕铁路运输产生的中国传统节庆衍生活动和民风民俗。这类文化要素与铁路运输紧密相连,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了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铁路文化现象,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见证。
3.1.3 精神(观念)文化要素
精神(观念)文化要素包括人物事件、历史记忆、铁路精神等,也包括与铁路相关的理论观念、文化理想、人文精神,是观念与意识形态等精神层面的文化要素。它在铁路生产生活之上体现出与铁路价值表达相关的铁路精神、文化记忆等,如詹天佑精神,是更高层级的文化要素。铁路精神的引领是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它使人们打破资源条件、地质环境等限制,创造出举世惊叹的工程成就。
3.1.4 中国铁路遗产文化要素构成层级
铁路遗产文化要素由多层级构成,最为核心的部分中,“铁路遗存承载的器物文化”以“物”为基础,承载着以“人”活动为基础的“交通伴生的行为文化”,最终凝练成以“时间”为基础的“历史凝练的精神文化”。
铁路遗产文化要素内涵丰富,根植于特定的人文与地理环境,表征出多样的风物景致,衍化为各色文化内容,形成独特的文化基因发展谱系。遗产研究分类是一种常用方法,通过探寻各分类层级内部规律形成谱系,更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遗产内部要素关联,为保护利用提供参考。要从研究、应用上进行脉络梳理,除了对文化要素进行横向三分法的大类分层以外,还可以采用竖向基因脉络追溯的方法。
3.2 中国铁路遗产文化要素基因图谱
目前关于谱系的研究在空间或时间角度均有涉及,主要以尺度作为分级或通过发展历程进行溯源。铁路遗产作为线性遗产,具有大尺度的地理跨越性强、各种要素覆盖广等特征,以树状结构构建铁路遗产文化要素基因谱系形成体系化研究,能够直观地建立繁杂的要素间的联系,对于铁路遗产理论研究及保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遗产文化要素基因的树状结构由如下三部分构成:底层结构(体)包含了从政治到经济、从传统到边缘、从技术到艺术;表层显现(相)包含了机车科技、建筑艺术、中西交流、城镇生活、廊道景观等;功能作用(用)包含了科学、历史,以及纪念文化、体验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基因图谱中的每一个脉络,例如机车设备、铁路站房等,都可以单独进行纵向(历时性)梳理,形成图谱子系。
3.2.1 以铁路机车为代表的功能作用中的物质(器物)文化图谱子系
以铁路机车的发展作为结构,火车动力的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时代—内燃机时代—电力动车时代的更新,其运营速度、运载能力、外观造型等也不断提升与优化,不同时期的铁路线网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1881—1949年间,针对我国机车车辆的设计主要是以机车使用部门为主进行的,如1881年中国工人在英国人金达的指导下试制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20世纪30年代,应尚才主持设计并在英国监制联盟型(KF1)蒸汽机车。我国机车的发展,经历了引进、消化、发展、创新的过程,正体现了习总书记所说的:“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只有根植于我们自己的土壤,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和科技,才能走上我们自己的创新之路。”
3.2.2 以生产活动为代表的表层显现中的运输(行为)文化图谱子系
伴随着因铁路而生的从物质到人文的一系列生产活动,体现了铁路作为运输工具,通过时代的需求与人的互动而产生的不同功能作用。铁路文化行为层中涵盖了政治、经济、技术,以及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边缘文化等多重因素,构成了以生产活动为代表的铁路行为层文化基因结构,具体呈现为生产建设、运营管理及传统活动。
在生产建设方面,文化基因的应用体现在资源开采、煤矿运输等具体活动中。这不仅仅是对铁路货运功能的象征,更是生产活动在铁路体系中的具体体现,反映了铁路作为物流和运输基础设施的实际效用;在运营管理方面,文化基因形成了铁路运输组织及规章制度等关键系统。这些体系是铁路运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确保铁路运输的高效运行、安全管理和资源协调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传统活动方面,文化基因的具体应用体现为与铁路相关的节日庆典和春运等。这些传统活动成为了释放乡愁、告别、远行等事件的重要空间场所,进一步丰富了铁路文化的多样性。
3.2.3 以重要人物为代表的底层结构中的精神(观念)文化图谱子系
回溯百年来的铁路建设发展史,重要历史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的思想观念对铁路建设产生了深远的推动作用。因此,在铁路文化底层结构中涵盖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决策理念,构成了以铁路重要人物为代表的精神(观念)层文化基因结构,具体呈现为孙中山的交通立国、詹天佑的铁路强国等探索精神。
孙中山提出了五年计划和十万英里铁路蓝图,对中国铁路事业的规划产生深远影响。铁路建设不仅需要技术和财力,也是一个现代社会综合体系的集中体现,支撑的是背后的制度体制;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设计了京张铁路,其中,关沟段的设计特点是在青龙桥车站仿照美国高山地区铁路设计方案采用“人字形”,打破了国外认为中国人不能独立自建铁路的论断。
3.3 中国铁路遗产基因图谱的文化价值阐释
从铁路遗产文化基因图谱的树状发展中,梳理凝练出的铁路文化价值,将进一步演化应用到铁路遗产保护利用及相关的城市更新发展中,这些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基因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在当今社会文化发展中繁衍生息,为中国铁路遗产文化价值赋予时代生命力。
阐释中国铁路遗产文化价值,具体可从文化基因底层结构、文化基因表层结构、文化基因功能作用三个方面来进行。
(1)文化基因底层结构(体) 铁路遗产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技术等多维元素,中国铁路遗产文化基因根植于历史政权的演变与制度变革,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经济发展对铁路发展的塑造与引导。同时,受到西方文化、本土文化及边缘文化的影响,展现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国铁路遗产文化基因因此呈现出丰富而多样的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结构,承载了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
(2)文化基因表层显现(相) 铁路文化经由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多层次内涵。机车科技文化以火车机车、机动设备和通讯设备为核心,突显了铁路技术的发展与演进,从而揭示了科技对铁路技术创新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建筑艺术文化以车站建筑、桥梁隧道和附属建筑为代表,不仅反映了铁路在工程建设中的艺术价值,也彰显了建筑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通过铁路与人文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衔接,呈现多样城镇生活文化,体现绿廊生态文化。
(3)文化基因功能作用(用) 铁路遗产的文化作用涉及铁路科学、历史、生态、体验和纪念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建筑技术与艺术交流、地域文化的沟通与传承以及人文自然的景观交融等方面。体现了当代工程、环境和设备科学的发展,推动营造铁路文旅线路、城镇风土景观和历史保护建筑等,形成多元文化体验。当代铁路博物馆通过具体人物、事件和实物展示历史文化,通过举办爱国教育、纪念大会和修建精神塑像等方式表达了对铁路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纪念意义,激发公众文化认同感。在生态文化方面构建生态廊道,对铁路沿线的生态进行保护与修复,构建共享交流的绿色空间。
4 总结与展望
从当今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视角来认知中国铁路遗产的文化价值和作用,可得出如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1)传承历史文脉,增进文化认同 中国铁路遗产作为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显著象征,不仅见证了技术革新、文化演进及政治变迁,而且深刻体现了历史的持续性和文化的多样性。铁路作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交通枢纽,不仅连接了中国多个地区和民族,而且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加强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认同,成为中华民族丰富多元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纽带。
(2)讲述中国故事,弘扬时代精神 中国铁路遗产承载着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记录了不同时期历史人物的思想观念和推动铁路建设的重要事件,汇集众多意蕴深远的中国故事,也成为了解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重要窗口。铁路的历史和故事,是中国发展历程的缩影,凝聚了中华民族奋斗与创新的时代精神。
(3)彰显国家建设,提升国际影响 中国铁路遗产不仅记录着国家发展的历程,同时也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关键平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的铁路技术和成就走向世界,雅万高铁的正式运营成为中国铁路文化在国家建设和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体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在全球文化趋同的浪潮下,如何梳理挖掘中国铁路遗产的独特价值,保护、传承、弘扬优秀铁路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自明性,是我们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方向。
展望未来,首先,需要加强中国铁路遗产基础调研及梳理挖掘工作,阐明铁路遗产的时代价值;其次,需要推进中国铁路遗产保护利用的体系构建,加强铁路遗产的系统保护;再次,需要探索中国铁路遗产的多元化再利用途径,增强铁路遗产的传承活力;最后,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铁路遗产的保护利用能力和影响力。 n
原文请查阅《新建筑》2024年第5期(总第216期)。
点击 阅读原文 ,获取全文下载链接。
2. 单霁翔,李珂. 中国文化遗产探索与展望[J]. 新建筑,2024(5):4-7.
3. 夏海山. 中国铁路遗产文化价值概览[J]. 新建筑,2024(5):8-13.
5. 胡映东,和欣蕊,关一立,等. 北京市郊铁路遗产京门-门大线“一线四矿”再生策略[J]. 新建筑,2024(5):20-25.
6. 王福永. 滇越铁路保护与利用:在有共识的基础上合力共进[J]. 新建筑,2024(5):26-29.
7. 董贺轩,毛桦颖,赵孜冉,等. 城市闲置铁路线活化利用的关键问题和设计策略: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视角[J]. 新建筑,2024(5):30-35.
8. 王若然,吕志宸,徐苏斌. 从洋行贸易看铁路技术的传播:以英国怡和洋行在近代天津的铁路建设为例[J]. 新建筑,2024(5):36-41.
9. 唐琦,杨金洁,朱雅坤. 英国铁路发展历程及遗产保护体系研究[J]. 新建筑,2024(5):42-48.
10. 朱晓明,林钰然,邓原. 更好的场所:政府建筑师的角色转变及其在悉尼货运线更新中的呈现[J]. 新建筑,2024(5):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