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高校教育建筑遗产传承与发展暨京津冀20世纪遗产高校联盟研讨会”在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北洋大学堂旧址)启幕。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在这座承载百年学府记忆的历史建筑中,共同探讨20世纪高校教育建筑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研讨会的召开为京津冀地区的建筑文化注入了生机活力,更为全国范围的建筑遗产保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启示与动力。在研讨会中,学术沙龙精彩纷呈,紧扣当代存量建筑语境下的建筑教育发展、城乡更新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的教育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区域建筑遗产保护体系构建、从高等教育看20世纪遗产的识别、价值评估等议题。研讨会还围绕《20世纪教育建筑遗产保护优秀案例》展开研讨。该研讨会由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教育厅科技处主办,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学术支持。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子彪教授主持上午会议。接下来,将呈现本次研讨会的高光瞬间。
河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韩旭教授在欢迎辞中介绍了河北工业大学的两大特点。自1903年北洋工艺学堂创立以来,学校历经120余年发展,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并于1996年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河工大立足河北,地处天津,百年来经历多次校址变迁,仍保留红桥校区、南大楼及国立北洋大学堂旧址。特别是北洋大学堂旧址,于2016年被推介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南大楼作为校史博物馆及学校标志性建筑,见证了学校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历史。
在《京津冀20世纪遗产高校联盟倡议》发布环节,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舒平,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春彦,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张勃,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金磊联合发布《京津冀20世纪遗产高校联盟倡议》要点。
拓展国际合作。
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具有类似职能属性的建筑遗产保护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彼此成功的经验、技术和理念,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20世纪遗产项目为标准,不断提升京津冀地区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与建筑师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创造超越京津冀特质20世纪建筑遗产活化利用新典型的同时,为中国建筑作品及建筑师走出去铺垫路径;
联盟团队组建。
体现社会责任,立足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吸纳多方力量,形成包括京津冀地区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校、非政府组织、企业及个人等的联盟团队,形成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的系统协作网络,保证人才、资金、社会资源力量的有效供给,共同致力于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同时建议政府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关注20世纪遗产项目的登录;
学术交流领先。
以联盟为主办方和核心策划单位,每年定期举办以20世纪建筑遗产为主题学术研讨会、论坛并开展培训、开展专项研究课题申请;组织期刊专题约稿及通讯会议等多种方式,分享国内外在20世纪遗产与当代建筑发展的资源和信息等,在提升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同时,在京津冀高校城市建筑及人文学科等,开辟“20世纪建筑遗产通识”课程;
推动公众参与。
以联盟为主办或承办等方式,策划和组织丰富且有特色的建筑文化活动,如在京津冀各地的建筑开放日、设计周、创意市集、文艺表演,遗产主题讲座等研学游学活动,冠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主题与内涵,辅以文创参与式设计等新颖形式,增强全社会主动参与教育积极性,提升公众对京津冀20世纪建筑遗产的广泛兴趣认同度;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会长
在主旨演讲中,单霁翔会长以“20世纪建筑遗产走进城市生活”为题,从“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均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讲到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他重点提到了高校建筑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特别是东北师范大学和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第三批)的现状令人堪忧。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的教学楼面临拆除,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的大礼堂在2024年5月发生失火,造成建筑物部分屋顶坍塌损毁。单会长指出,从2016年至2024年,共有九批900个建筑遗产项目被推介,其中高校建筑遗产占109项,京津冀地区达36项,约占全国高校建筑遗产总项目的33%。特别提到,河北工业大学将北洋大学堂旧址(第一批)南大楼活化为校史博物馆,彰显了在高校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突出贡献。
“对于这些高校建筑遗产,我们要进行精心的保护,留下历史的印记与校友的共同思念。这项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单霁翔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会长
马国馨院士以“京津冀建筑前辈的‘故事’”为题,回顾了区域建筑遗产的发展脉络与人文研究的关注侧重。建筑遗产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坚实的物质存在及背后的人文因素。在保护遗产的过程中,研究设计初衷与过程尤为重要,这应成为学术更为关注的重点。以天津为例,其建筑作品因多国租界的存在而融合多元风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建筑语言。随着本土建筑师的崛起,建筑教育与事务所的建立推动了建筑实践与风格的本土化。北洋大学堂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为建筑师、工程师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诸如阎子亨的中国工程司、沈理源的华信工程司及张镈的基泰工程司等机构的存在,不仅塑造了天津的建筑风貌,也对本地建筑教育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张镈等建筑师在新中国成立后参与多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展现出对城市建设的贡献与对历史传承的深刻理解。当前建筑遗产研究中对设计过程及建筑师角色的关注不足,许多设计档案难以查证,导致研究与传播缺乏系统性和深度。未来应加强对建筑人文与建筑师的探究,以推动全面的建筑历史理解与遗产保护,无疑在此方面,京津冀高校责任重大。
“高校教育建筑遗产的保护,除保护物质层面的建筑本身,也应总结与保护高校建筑所代表的人文和精神内涵。”
——马国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首席科学家
庄惟敏院士在演讲中首先引用1999年UIA大会上“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北京宪章》中的观点,指出现代社会面临三大挑战:环境问题、城市化进程及技术“双刃剑”,吴先生特别强调“建筑魂”的流失——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根植于城市和建筑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曾指出,“建筑师必须擅长文笔,熟悉绘图,精通几何学,深悉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于医学亦非无知,通晓法律学家的论述,具有天文学的知识”。
庄院士随后以“向协和的百年建筑学习——协和百年建筑内涵”为题,深入讲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第一批)的历史沿革。自旧协和医学堂时期,该机构最初为光绪、慈禧等人提供医疗服务,是当时唯一获得中国政府认可的教会教育机构。建筑群经历了医学堂的娄公楼(1906年)、文海楼(1912年)和哲公楼(1907年)的建成、拆除或重建,以及与西侧的王府宫殿建筑中西风格相映对峙,再加上20世纪70年代旧的门诊楼与现代主义幕墙的北区门急诊外科楼,构成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缩影(感谢北京建筑大学的格伦教授提供相关资料)。在设计协和医学院建筑时,建筑师哈里·胡塞得到时任内政大臣、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的建议,提倡采用中国风格,以避免“建造一座外国‘城市’”。
“一部协和发展史就是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历程的缩影,而协和建筑群的形成就是协和历史的见证和延伸。”
——庄惟敏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
刘景樑大师在演讲中梳理了天津市在历史建筑风貌保护方面的进程。1986年天津市成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天津市率先在国内制定并颁布了《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以立法形式为历史文脉与城市风貌上的传承提供了保障。单院长提出的“活化”原则,随后成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方针,强调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利用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历时10年推介的九批900个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京津冀地区的高校建筑占36项,其中天津市占5项。具体包括:第一批的北洋大学堂旧址(1903年)、天津大学主楼(1954年);第三批的天津工商学院主楼旧址(建于1924年);第五批的南开大学主楼(建于1959年),以及第七批的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建于2001年)。他还特别结合天津建院近年来在数字化与智能设计研究上的进展,强调了数智化对城市更新保护传承的贡献。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学术院长
孙一民大师以“现代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广州记忆留存”为题,以广州城市建设中的遗产保护实践为主题,谈及美术馆建设中对产业用房的保留、珠江啤酒厂遗址的规划调整等,强调大型公共建筑应保护或活化有遗产意义的内容。精细化作业,形成共识并宣传,要打破传统城市设计的局限。诚如他所述,“对遗产的保护不能简单单的保护,也不能只盯着某一个年代或某一个方向解决,而是以一个整体的方式。”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崔彤大师围绕“高校建筑遗产的双重价值”主题展开,借由自己主持设计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艺术大楼、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第七批)、东北大学浑南校区1号公共教学楼三个高校建筑实例,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复合性价值。一方面,建筑作为“物质遗产”,其价值体现在以有形实在的建成环境的“物质结构”。另一方面,建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体现在以无形的血脉和灵魂所形成的“精神结构”。在谈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项目时,崔彤阐释了其中的文化意涵。他提出:“中国科学院的精神究竟应体现中国科学,还是西方科学?如果说,近代中国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曾依赖西方,那么这座建筑的设计正是在东方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方现代化进程的成果,以一种空灵、通透的“类抬梁,类穿斗”的架构体系,融入了西方经典建筑要素,呈现出中西融合的风格。”
河北省建筑设计大师/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兼总建筑师
郭卫兵总建筑师以“遗产建筑的未来——20世纪建筑遗产的前世今生”为题,分享了河北省首批建筑设计大师、现任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资深总建筑师李拱辰先生的三个建筑更新和活化案例:西柏坡纪念馆提升改造(第二批: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唐山大地震纪念碑(第二批)及提升改造,以及石家庄火车站旧址(第四批,现石家庄解放纪念馆)。诚如崔愷院士在李拱辰先生《时光筑梦》一书中的序言所述,“李老的作品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发展变化........并且表现出个人对使用空间和造型细节的内心理解和追求,在创作环境并不宽松的环境下,作品实现了较高的完成度,体现了李老做事尽心尽力的职业精神,而这些作品都将融入快速发展的城市中,成为其记载着时代烙印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长久的文化价值。”
朱阳院长以“从文化遗产保护走向文化保护——北洋大学堂旧址修缮及思考”为题,分享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在该方面的研究计划。他以文化研究为先导,秉持传统匠作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守正创新的理念,并且加入大量人文色彩,从而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严谨科学态度又具有浪漫人文情怀。朱院长结合了北洋大学堂旧址的修缮,引申了天津的文化遗产价值,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在有效传承中发展,为城市文化服务。
逾20位专家参加了两场学术沙龙,与会专家围绕如下五大议题“开讲”,思想交锋、观点碰撞,场面活跃,内容充实。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金磊主持了两场学术沙龙。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设计分会常务副会长
张宇大师表示,本次主题探讨的是高校教育建筑的遗产传承与发展,关键是平衡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教育需求。传承历史文化,尤其是建筑风貌和符号性特征,是首先要考虑的原则。历史延续不仅仅是保留旧有建筑形式和材料,更要注重原有空间结构、形态、材料的传承。同时,建筑需要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确保功能与形式相得益彰。通过这种方式,高校建筑不仅保留文化价值,还能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持续发挥作用。
河北省建筑设计大师/九易庄宸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孔令涛总建筑师强调,建筑设计需要有跨越时代、穿越周期的设计价值及文化价值。所谓设计价值即建筑应具备长时间的适应性及可持续性,即空间有弹性、设备有韧性。那文化价值则需要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有长期主意的意识,在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不是过度追求标志性、快时尚的东西,从而才能留下本时代对于未来的价值;此外建筑设计从业者应具备正确的遗产价值观,从而在浩瀚的存量建筑中发掘真正有价值的建筑文化遗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遗产,真正让遗产活起来,从而实现建筑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建筑设计大师/河北北方绿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郝卫东总建筑师在发言中首先向20世纪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者、研究者表达敬意。他强调,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需要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还应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提升公众对其价值的认知。他建议将研究成果编纂成教材,推广至全国建筑类高校,以确保一代代建筑师能够理解并继承。同时,他认为建筑学院应设在具有历史底蕴深厚的老校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触摸历史、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张金江党委副书记表示,参加今天的会我感到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的工作有切实成效。接下来,我们亟须思考的是,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如何接续。当前,建筑学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发展过程中的常态。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将一帆风顺。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将建筑遗产学科融入到建筑教育体系之中。正如几位建筑大师所言,只有真正怀有热爱与使命感的人,才能在这条道路上持续前行,推动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张路峰教授在分享中提到,推介遗产项目仅仅是遗产建筑保护工作的第一步,下一步如何操作更重要。社会各界对遗产建筑价值的认知水平还有待提升,有些建筑虽已被推介为遗产项目,但由于价值认知误区,使用、维护中也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其次,还有大量的有价值的建筑尚未被推介进名录,这些没有“名分”的建筑会被误以为没有价值而被随意拆掉,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第三,遗产保护不但应保护建筑本体,还要连带考虑其所在的环境。他以唐山大地震纪念碑(第二批)为例,说明了环境改变对建筑尺度以及遗产价值的影响。
韩林飞教授提出了高等建筑教育遗产传承中的三个核心问题:价值认同、传承与发展、建筑师的作用。他认为,最大挑战在于如何让公众认同建筑的文化、历史与价值。建筑师应通过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传递这些价值,尤其是在20世纪建筑遗产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尤为关键。对于如何实现传承,他强调建筑师需通过非建筑策略来推广建筑,如提高公众品位、普惠宣传,去争取公众认同与资源支持。至于建筑师的作用,不仅在于设计,更在于推动和展示建筑的持续服务社会的价值,确保其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张志成副总建筑师提出,建筑遗产首先必须被保存,否则就会变成遗址。当前建筑教育的重点仍在新建筑设计,而对既有建筑保护和近现代建筑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次研讨会为未来的遗产保护提供了机会。他认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仅仅是静态保存,更应在活化利用中进行,同时高校应发挥其科研优势,联合社会各界推动建筑遗产保护,避免不当改造导致文脉符号的丧失。特别是20世纪建筑遗产在各类破坏中损失严重,亟需保护和传承。
郭晓君院长回忆道,她作为河工大建筑学专业83年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学生,再次踏入母校,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张家口,参与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创办。她深知,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得益于母校老师们的教诲与无私支持,而且所在学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建设也得到母校持续的支持与帮助。尽管学校的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但凭借不懈的努力与坚持,学校的建筑学专业如今已跻身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且拥有硕士授权点。她表示将继续把今日所获新知融入未来的办学与教学思考中。
鲁睿副院长指出,建筑师应突破传统专业的局限,以更加开放的视角应对当今的多样化挑战。他表示,通过实际行动,建筑师可以将自身的理念与社会产生更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动。例如,清华苏丹教授曾策划的“致敬佛光寺”活动,采用镜子与摩斯密码等手法呈现建筑的历史记忆,以创新方式唤起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
在教育方面,鲁副院长认为,现有的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脱节,亟需创新与调整。他强调,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应承担起传递感知的责任,建立对环境的敏锐意识,理解科技、审美和哲学三者间的微妙关系。与此同时,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个人的思考与见解,也是当代青年学者对建筑遗产的一种全新致敬方式,可以进一步拉近专业与公众的距离。
祁斌总建筑师在谈到高校建筑遗产时,强调了建筑遗产是校园历史的见证,更应是活跃于当下校园生活中的人文精神。他指出,河北工业大学作为中国早期建立的高校之一,建筑遗产的传承既有物理上的保护,更应体现历史价值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传承。遗产应随时代不断发展,成为活在当下的人文传承。他认为,建筑遗产价值的传承与发展并行不悖,他举例MIT校园将各时期的历史建筑与当代校园相融合的方式,体现了校园的历史与生长,值得借鉴。他认为,建筑遗产应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鲜活而有生命力的人文景观传承才是保护的核心价值。对于建筑师而言,如何在设计中兼顾历史价值与时代创新精神,是建筑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关键。
汪恒总建筑师就“当代存量建筑语境下的建筑教育发展”提出,关于建筑遗产应对不同类型加以区分,包括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存量建筑等,每种类型的建筑都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保护与利用;他指出,尽管目前已步入存量时代,但增量与存量并存的局面将持续,因此对建筑师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更高了,建筑教育需要增量;建议面对增存并举时代建设活动的相关要素加强系统全面地思考,以改进促进建筑教育的发展,包括对建筑本体侧、建筑所处时空环境、使用需求侧、设计供给侧等。
河北省建筑设计大师、秦皇岛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倪明总建筑师提到,在全国范围城市更新项目如火如荼的当下,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的活化实例为示范引领,进而指导更多还未被推介的20世纪建筑项目的改造提升。他表示,不应简单粗暴的拆除,通过活化利用的改造提升,即体现这些建筑的时代特色,又赋予其新的生命活力,展现城市发展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
夏海山院长提到,某所学校有一组历史建筑群曾被提议纳入城市历史建筑名录,由于担心纳入名录影响未来拆除扩建,遭到拒绝,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这一情况并不鲜见。他认为,倡导文化的高校普遍缺乏建筑遗产观念,未来的建筑遗产传承需要更多层次的推动,不仅是在建筑专业圈内,更需要各级领导、政府、公众、开发机构及媒体等各方的广泛参与和通力合作。
张小开院长指出,建筑遗产保护对在场的专家和师生而言,并不陌生,大家都热爱,自觉执行。关键在于如何让更多的非专业人士,尤其是决策者认识并理解。他提到,保护建筑遗产时,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理解差距常常导致误解。同时,他认为建筑遗产的保护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文化与情感的传承,体现了人们对历史和记忆的深厚情感。
刘瑞杰院长指出,通过此次研讨会,找到了建筑学专业发展的新方向,尤其是建筑遗产的保护和调查,依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为未来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她还提到,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为教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城市发展、建筑设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课堂授课中学习的重要案例,是师生学习传承中国建造智慧的重要载体。
殷力欣副主编回顾了自己二十多年从事20世纪建筑遗产编辑工作的经历,并分享了自己对20世纪建筑与思想发展的兴趣。他指出,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中,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即1920年代,这一时期南京中山陵的建成与朱启钤领导中国营造学社的成立,反映了中国建筑的两条发展路径: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未来发展的潜力。他进一步提到,尽管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受到西方影响,但中国传统工匠的文化和技艺依然在天津等地的园林文化中得以传承。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遗产保护学科负责人
杨一帆老师分享了北京建筑大学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办学历程和经验。她提到,北建大自2012年获批建筑遗产保护博士培养项目,同年开设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2014年开始招收硕士生,目前已形成本硕博贯通的建筑遗产保护体系。她还特别提到,学校内有六栋北京市历史建筑,包括师生齐心协力在1952年建设的教学楼,由张镈大师担任总负责人建成的实验楼。她认为,高校联盟的建立为建筑院校更深刻地认识院校和行业历史提供了契机,可以为20世纪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估和保护提供更多专业力量,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李悦总建筑师回顾了唐山大地震对历史建筑的毁灭性破坏,特别是唐山交通大学这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学府。他提到,唐山交大1896年创校,现正在进行局部复建,复原设计完全按照当时的原貌,并借此机会向金会长提出问题:类似于唐山交大这种原址复原的建筑,是否有可能被推介为建筑遗产?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
金磊会长指出,建筑遗产是否能被推介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关键是合乎标准,不仅仅是建成时间问题。他进一步解释道,20世纪遗产不同于文物,遗产更具活化空间。许多历史建筑,如故宫的部分项目,经过反复修缮和保护后,成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因此,只要坚持必要的修复原则,原址复原的建筑也应具备被推介为20世纪遗产的条件。
朱阳院长表示,自己在京津的建筑界同行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这使他深刻感受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他认为高校围绕20世纪遗产的聚力研讨,得益于各联盟高校的积极推动,将有效促进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并在建筑学相关领域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学术联系。
与会专家还参观考察了“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北洋大学堂旧址及河北工业大学校史馆。
向左滑动查看
与会领导专家在河北工业大学合影,2024年11月1日
文/图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河北工业大学
编辑 & 设计|金维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