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主办,《新建筑》协办的「三角四方」“水与地方”学术会议,于深圳市光明区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圆满举办。本次会议由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主任、南沙原创建筑设计事务所(NODE)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刘珩发起,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新建筑》副主编汪原担任学术主持,其他参与研讨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天津大学教授李兴钢,《建筑学报》杂志社执行主编黄居正,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刘晓都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深圳坪山美术馆馆长刘晓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系系主任、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冯江,致正建筑工作室创始合伙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张斌,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联合创始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准,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世界建筑导报》总编范悦,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深圳大学城市设计研创中心主任杨晓春。参会嘉宾从“水与地方”议题出发,就城市化、地方性、技术系统、基础设施、环境生态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本次学术会议活动期间还有虹桥公园日熹阁、月在庭以及光明科学公园的参观活动。当天参与会议研讨及参观活动的还有深圳市光明区副区长彭颖、谭权,以及光明区建筑工务署负责人。
01 作品参观
—
02 主旨演讲
—
刘珩作主旨演讲
作为本次学术论坛的主要召集人,刘珩开场做了主旨演讲,分享自己对“水与地方”持续多年的系统性思考。回溯自己的求学和实践经历,刘珩发现,早在海外求学时期自己已不自觉开始了对时间和空间的叙事性以及地方性的思考。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受导师玛格丽特·克劳福德(Margaret Crawford)日常都市主义(Everyday Urbanism)理论的影响,开始探索建筑学与日常生活和地方性之间的关系。随着实践区域从南沙转向深圳,研究范畴也逐渐转向更大范围的珠三角地区。她总结珠三角的时间沉淀体现了水平纬度、垂直维度,甚至室内外的维度。
珠三角水网变迁(图片来源:《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
酷山水©️NODE南沙原创
而深圳荷水文化基地暨洪湖公园水质净化厂上部景观设计项目则面临更多的复杂性。面对城市的多方诉求及工程项目的复杂性,甚至行政管理的复杂性,刘珩仍然希望在理解技术逻辑及生产流程的基础上超越工程逻辑,从建筑学的角度进行回应——创造一个符合空间美学、社区友好的公共空间场所。此外,设计还希望能够突出净水厂作为水利设施的公共教育性,将地面景观与地下的污水处理设施上下连接贯通,形成可全面展示从污水处理到净化后出水的水生产技术和流程的参观流线,以期成为社区科普教育的窗口。遗憾的是此设想最终未能实现。
荷水文化基地鸟瞰©️NODE南沙原创
公园内部©️NODE南沙原创
蓄洪标高示意©️NODE南沙原创
尽管当下工程学与建筑学似乎还存在壁垒,基础设施常被视为只有单一功能的城市市政工程,但刘珩试图将“基础设施理解为一种正向的、积极的空间类型”,认为“基础设施应同时被赋予建筑属性和社会属性:兼具结构、形式与空间的建构性,社会学方面的功能弹性和复合性,以及审美意义的日常性”[1]。
回到新近落成的虹桥公园日熹阁和月在庭这两个建筑,刘珩通过简要回顾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她对“水与地方”的理解——“水与地方,即是场地的具体内涵”。水的流动性呈现在这两处建筑空间里,而地方性则体现在对植被或者说是可渗水地面、自然坡度等场地自然元素的尊重,以及对岭南园林的现代语言表达。
日熹阁、月在庭场地区位©️NODE南沙原创
月在庭鸟瞰©️NODE南沙原创
月在庭的流动空间©️NODE南沙原创
日熹阁施工现场©️NODE南沙原创
刘珩对“水”的讨论,涉及对人与自然环境、人与技术环境,以及建筑师身份的反思与批判。面对愈加恶化的生态环境,人工的、工程化的水利基础设施如何抵御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水灾风险?面对未来互联网时代物质空间或非物质空间的复杂性,建筑师甚至达到一种失语的状态,建筑学学科的空间认知体系、设计方法以及学科的重塑是否又到了一个新的节点?……刘珩提出了她的诸多疑问抑或是倡议,希冀建筑师共同面对和探讨。
03 嘉宾研讨
—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兴钢、刘晓都、黄居正、冯江
从左至右依次为范悦、杨晓春、张斌、张准
汪原主持会议
回应刘珩提出的建筑学与工程学关系的反思,李兴钢认为,在阿尔伯蒂对建筑师职业的描述中,建筑师是既能够设计又能够实施的人。建筑学的教育里本来也是工程和设计合一的,而今天这种相互之间的壁垒甚至“鄙视”,也许与学科的分化,以及建筑师对职业的理解更倾向于艺术家有关。由此他呼吁建筑学界从对当前的建筑学教育进行反思。李兴钢同时指出,水、生态、环境与人的生存密切相关,刘珩的实践为回应气候变化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回应或解决问题的方向。
对地方的讨论,必然关涉具体地区所在的环境物质。刘晓都在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学术活动中已有开展关于珠三角城市与文化的研究。他强调:“讨论地方性这些话题,肯定离不开地理环境。”刘晓都从南北方最明显的水资源差异谈起,生动阐释不同地理环境塑造的人的观念如何对建造活动产生影响,而这种观念上的差异也由此塑造了具有建筑学意义的民间智慧,即所谓“地方性”。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尽端,身处岭南之地,却拥有一个外来的、更为北方的格局。作为一个扎根南方的建筑师,他认为有必要将深圳的地方性凸显出来,找回可能存在的、有别于北方的地方性元素。因此,选取深圳城中村这一自发生成的具有典型南方特征的建筑和城市形态的研究对象进行长期研究,挖掘其存在的价值意义和建筑学上的价值,是他认为正确的路径。同时,他呼吁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师应从人文的角度对城市格局进行梳理。
黄居正将水与建筑的关系总结为四个方面:功能性、文化性、生态系统性和建构性。他认为水作为一个地理环境的要素,是构成地方特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并且一定是经过人类的改造之后,具有了一定文化性,才会成为地方性的要素;在当代,水的生态功能作用则是建筑师不可忽视且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的问题。此外,他提到,柯布西耶底层架空的原型建构便是受到对自己家乡的历史、地理的认知的影响。建筑师的原型建构应基于对当地先民在历朝历代中形成的生活方式的研究,这便是地方性。这四个方面也是建筑师可以展开深入思考的方向。
冯江从细微角度生动阐释了人与作为自然环境的水的关系:以前人们处理跟水的关系时,通常是依据生活性的经验;而现代时期将水工程化了以后,不再依赖生活性经验,而是将安全性寄托于水闸和排污系统等水利设施,所以原来无处不在的、跟生活紧密关联的水,不再被认为是具有社会性、人文性的水。他从气候适应的角度分析岭南与江南的园林建筑与水的关系,阐释了水作为一种物质与地方的直接关联。他还从地理特征角度剖析深圳的城市性格的形成,从国家的政治局面和外交形势角度推测20世纪60年代岭南地区园林和现代建筑兴盛的原因以及深圳建设开发的政治背景。由此可见,“地方”不仅受直接的地理尺度影响,也受到政治和历史的隐性影响。
张斌主要从人地关系和技术系统两个方面来回应议题。他强调,建筑学、建成环境绕不开的话题就是人和地的关系。但在当下,技术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已从具象的技术演进到一种无所不在的包罗万象的技术系统。而建筑学因为涉及人地关系,常常滞后于技术的演进,并因为人地关系的制约而无法简单地与技术系统融合。传统的基础设施作为一个纯技术系统,仅具有单一功能。但当城市发展到今天,进入存量时代之后,技术系统似乎成为城市空间环境资源的巨大浪费。那么建筑师应在这种场景下发挥何种作用?张斌认为,建筑师应是一个技术整合者的角色,理解并呈现场地的历史,面对具体场地中的人地关系,探讨社会架构层面的“任务书”的可能性,但也依赖于技术的支撑。而建筑学似乎永远在面对技术的挑战。
张准从结构设计师的角度理解基础设施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设备,因此建筑、结构、设备应结合成一个更为庞大、综合的系统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师在其中将发挥重要的整合作用。
范悦高度肯定了刘珩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前沿性和重要性。他对比了亚洲地区建筑学界对建筑地方性的挖掘,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探讨,强调刘珩的思考和实践具有先锋性和国际视角,在建筑学发展的转型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杨晓春则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谈及她对水与地方的理解。从宏观角度而言,深圳的城市格局是地理条件决定的,珠江三角洲各城市不同格局也各有成因。未来如果将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城市的遗产,更需要在地性的研究和创造。
最后,学术主持汪原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简短总结。他强调在当下这个时代,当我们重新审视地方性,如果还仅仅停留在空间和建筑上,停留在段义孚空间经验的基础上,建筑学终将跟不上这个时代。建筑学的知识疆域需要被不断打破,并与其他学科系统不断产生新的交叉与外延。
[1]. 刘珩. 模糊的边界——关于日常化的基础设施及设计实践[J]. 建筑学报, 2022 (10) :8-15.
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由主办方提供
采编/制作|明星
校对|方盈
审核|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