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环节:社会网络对阶级的影响
政治态度的分歧
缺失的环节:社会网络对阶级的影响
政治态度的分歧
摘要:
之前的研究对政治态度的阶级差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对强化这种社会阶层中政治分歧的社会结构知之甚少。通过考虑个人社会网络的阶级状况如何影响政治态度,为填补这一空白做出了贡献。本文提出了一个将个人的社会网络纳入政治偏好的阶级分析中的总体框架。本文以瑞典为例,通过一项人口调查对本文的方法进行了实证评估,该调查包含了受访者自身的就业状况、自我中心网络以及在再分配和福利沙文主义方面的政治态度的信息。本文发现,在社会网络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阶级隔离,因为个人倾向于在他们自己的和邻近的阶级地位中拥有更多的联系。结论显示:(1) 阶级-态度关系的实质性部分是由一个人的社交网络塑造的;(2)社会网络的阶级状况对政治态度的影响超过了个人的阶级地位;(3)社会网络中的阶级隔离加强了政治态度的阶级分歧。因此,本文的结论是在政治倾向的阶级分析中,社会网络构成了一个值得在当代政治的理论模型中仔细考虑的(迄今为止)"缺失的环节"。
作者简介:
Arvid Lindh,斯德哥尔摩大学
Anton B. Andersson,斯德哥尔摩大学
Beate Volker,乌德勒支大学
文献来源:
Arvid Lindh, Anton B. Andersson & Beate Volker. (2021) The Missing Link: Network Influences on Class Divides in Political Attitudes.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本文作者: Arvid Lindh
由于政治态度上的巨大阶级差异持续存在,社会阶层在普通民众中具有持续的政治意义。然而,大多数研究只是通过个人的就业状况来考虑阶级政治的微观基础。在考虑了直接的就业情况后,仍有相当大的比例是 "无法解释的"。因此,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推测,社会网络可能是 "缺失的环节,它可以分解社会阶层和政治偏好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探讨了这一命题。
当代阶级政治是多维的:政治光谱包括两个总体的意识形态层面,包括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轴心。本文建立在将福利国家视为当代阶级斗争的主要舞台的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该领域的政治分歧主要集中在向下的经济再分配上,但也存在与社会文化问题相关的分配“应得性”的突出争议。本文认为,关注多维度的问题对社会阶层本身的概念化非常重要。除优势职位之间的等级区分外,阶级也可以通过工作内容和相关经验的质量进行横向区分。
本文提出了一将个人的社会网络纳入政治偏好的阶级分析的一般框架。以瑞典为例,研究个人的阶级地位和政治态度之间的关系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个人社会网络的影响,以及个人的社会网络的阶级状况是否会影响到个人的政治态度。
本文还评估了社会网络中的阶级隔离在多大程度上校准了政治态度中的总体阶级分歧。本文利用一个包含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数据的数据集,使用两个完善的测量方法:位置发生器和名字发生器。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测量被调查者的朋友、熟人、家人和亲戚的阶级地位。虽然之前有一些关于阶级-态度关系的研究,包括一个人的伴侣和/或父母的阶级地位,却没有研究个人的扩展社会网络的阶级状况如何影响政治态度。
广义上讲,有两种方法来研究政治中的社会阶层。自上而下 "的方法是宏观导向,侧重于组织层面的政党或工会的政治动员。另一方面,"自下而上 "的方法更为微观,侧重于社会阶层与特定群体中的政治偏好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自下而上 "方法是将个人网络纳入当代阶级政治综合模型的重要第一步。
在瑞典和其他大多数西方民主国家,近几十年来,政治态度中的阶级分歧有相当大的连续性。这表明,在政治需求方面,社会阶层在选民中仍然具有政治意义,而阶层投票下降的迹象可能部分是由于政党/候选人在政治供给方面对阶层相关问题的意识形态趋同。
本文利用Oesch(2006)提出的阶级方案来分析后工业社会的阶级划分。这个方案在雇员中确定了三种横向的 "工作逻辑":技术、组织和人际关系。这三种类型的工作在工作过程的设置、与权威的关系和所需技能的类型上有所不同。涉及人际关系的工作是面向客户的,而商业和行政方面的工作则位于官僚指挥结构中,以财政效率和维护雇佣组织为导向。技术工作主要是按照技术生产参数设定的,高等级的工作通常在命令外,而低等级的工作往往作为明确的指挥结构的一部分受到强有力的监督。
表1所示,将两个等级层次(来自雇佣关系)与三个横向区别(工作逻辑)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六个不同的阶级地位:生产工人、服务人员、文员、专业技术人员、社会文化专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和行政专业人员。将所有自营职业者归入位于表1右下角的第七个阶层位置。工人和经理/专业人员之间在经济风险和资源方面的等级不平等提高了对经济再分配的政治阶级斗争的期望。同样,工人面临着更大的经济不稳定性,更依赖于公共社会保障体系。
工作类型的这种质量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育领域的横向差异。表1总结了我们基于上述论点和最近的经验研究的期望。高 "和 "低 "分别表示对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态度的直截了当的期望,而 "混合 "的标签则表示理论和以前的研究不太明确,提高了对接近人口平均水平的态度的期望。
阶级分析中,除就业因素外,一些学者认为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是社会阶层概念化的一部分,其他学者则认为区分社会阶层的部分依据是个人的社会归属感和/或集体认同。本文根据劳动力市场和生产单位的结构位置来区分阶级地位,同时将阶级地位如何反映在个人社会网络中的问题视为一个经验问题。这一论点基于社会影响和网络中的阶级隔离。
首先,社会影响的概念认为,个人从他人那里获得印象,并相应地改变他们的态度。研究显示,具有相同阶级地位的人更有可能形成友谊。因此,本文认为在个人网络中会有相当程度的阶级隔离,人们会倾向于在自己的阶级位置上有更多的联系,而在较少与邻近的阶级位置有联系。本文认为人们在自己的阶级位置上与他人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联系,其次是与具有类似就业关系或工作情况的阶级位置上的人有联系,而与没有这种基于就业的结构性联系的阶级位置上的人有低于平均水平的联系。
社会影响和网络中的阶级隔离的结合决定了对阶级态度关系的作用。本文提出,积极的影响是主要的,个人的态度将类似于他们有社会关系的阶级地位中共识。我们对特定阶级的社会影响的预期与我们对自身阶级地位的预期采取相同的形式(表1)。网络形成和政治态度的可能共同演变限制了将网络关系和态度之间的横向联系解释为外生因果效应的可能性。尽管如此,本文认为考察个人网络是否与政治态度有关,以及这是否能说明阶级态度的联系是重要的第一步,其本身具有实质性的分析价值。
瑞典的阶级地位和政治偏好之间的关系传统上比其他大多数富裕的民主国家更强。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移民政治化和激进右翼(瑞典民主党)的选举成功之后,正在进行政治调整。本文的理论框架包含了基本的分层机制,本文认为这些机制与一般的后工业经济有关。因此,本文认为网络中阶级隔离的基本模式在各国之间大多是相似的。国家背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校准社会网络中的阶级隔离的强度。在这方面,瑞典的特点是相对扁平的工作组织和低水平的工资不平等。
本文利用由斯德哥尔摩大学Rydgren设计、由瑞典统计局收集的仇外心理调查。调查采用电话采访的方式,对在瑞典登记为居民的成年人进行随机抽样,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期间进行,答复率约为50%。调查没有询问目前没有工作的人的职业。
测量
政治态度
个人的阶级地位
个人网络的阶级概况
其他协变量
再分配的偏好
讨论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