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 |《数字疾驰:外卖骑手与平台经济的劳动秩序》

体娱   2025-01-26 00:02   浙江  

《数字疾驰:外卖骑手与平台经济的劳动秩序》
作者:陈龙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11月出版


后 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编辑推荐

北大社会学博士成为外卖骑手

以局内人视角,揭示数字控制之下新型的劳动过程和劳动关系

一部专业、真诚、冷静的参与式观察力作

沈原、佟新 作序推荐

刘爱玉、叶敬忠、周飞舟、渠敬东、王天夫、项飙、杨典、雷雅雯 诚挚推荐

写字楼、高校、新老社区环绕的中关村商圈,活跃着一个八百余人的外卖骑手兄弟连。“青铜”新手、深藏不露的“单王”大姐、手握神秘“权力”的站点调度员、身兼多职的“扫地僧”…… 怀着对高收入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他们背井离乡,成为全中国外卖骑手的几千万分之一。

某天,一位北大社会学博士骑上电瓶车,加入兄弟连,与他们并肩疾驰他想了解:看似自由和灵活的表象下,平台如何巧妙地隐对骑手的精细控制与管理?本应让骑手如虎添要的大数据,为何最终织就了一张围住骑手的巨网?当人与代码短兵相接,所谓“打工”,又在经历怎样的变化?


内容简介

社会学博士“卧底”中关村外卖骑手兄弟连,亲历外卖骑手的真实劳动过程,以回应平台经济背后的劳动秩序何以可能——亦即平台经济中资本如何控制和管理劳动力的问题,以期为劳动者的系统困境寻找出路。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秩序和规则,在引导着超过千万的外卖骑手,每天井然有序地在各个城市到处奔波?骑手困境备受关注的当下,我们真的了解骑与算法的互动和博弈吗?平台经济时代,资本控制劳动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结合参与式观察经验和劳动社会学理论研究,作者向我们揭示: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本对劳动控制强化而不是削弱,平台系统及其背后的“数字控制”取代了人的管理成为平台经济劳动秩序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


作者简介


陈龙,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博雅博士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社会政策与发展研究系主任。研究方向为劳动社会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特别资助项目若干。在《社会学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八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等。著有《探寻社会学之旅:20位当代美国社会学家眼中的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A Journey of Discovering Sociology: What Sociology is in 20 Contemporary American Sociologists' Eyes(施普林格出版社,2020年)。


专业评论

《数字疾驰 》是一本有温度、有厚度、有情怀,能够将人带回劳动社会学研究中心的好书,极大地推进了劳动社会学基于拓展个案法的劳动过程理论。本书建基于作者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期间的博士论文研究,又添加了近年来的丰富调查和理论阅读。细细品味,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字经济高速发展驱动下就业转型时期的新型劳动秩序,体味当下众生的生活样态,也可以让我们品味一部好的作品带给我们的震撼。

——刘爱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
关注普通人和边缘群体,是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 ;融入普通人和边缘群体并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是社会学研究的田野方式 ;连接理论和经验并开展批判性对话,是社会学研究的学术价值。这三个方面,在本书中都得到了体现。
——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
本书是通过参与式观察来进行社会研究的优秀作品,充满了只有身在其中才会触发的感受、体验与社会学研究者的洞察、想象,是一本深度反映时代变化的“历史 ”记录。
——周飞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 )
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图景已然大变样了 :一方面,外卖骑手行街串巷,好似布朗运动中的粒子,做着不停歇、无规则的运动 ;一方面,平台经济数字疾驰,通过超强度、全隐身的精密算法,控制着人的行动和社会运转。这一体两面的奇异景象,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数字社会将引着我们走向何方?人类将如何安顿劳动的生命?陈龙的著作,以社会学家独有的介入式调查和研究技艺,为我们打开了探求社会未来的窗口。
——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
认识并理解骑手的生活与劳动的最好方式,就是成为一名真正的骑手。陈龙正是通过成为一名优秀的骑手,让自己成为一个研究数字社会劳动过程的优秀青年学者。……让我感到欣慰与无助的是,陈龙揭示的这种数字劳动秩序,正是技术理性走向更复杂与高效的背景下生成的“理性的铁笼 ”——我们致力进步向前却让自己身陷困境,并且无可摆脱。
——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 )
一部优秀的劳动社会学著作,一部具有重大价值的民族志研究。基于作者细致的观察,特别是当外卖骑手的亲身经历,陈龙用生动、细腻、诙谐的笔触,让我们看到骑手日常的辛苦、焦虑、玩笑、失望,让我们看到这一个个疾驰的背影之后的技术系统、经济关系和社会运作。这本书所深描的案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不断地扩张和下沉的系统、不断提速的压力、劳动投入和回报的即刻化、长期关系的消解、以“公平透明 ”的原则不断地强化区隔和不平等……这本书也因此提出了所有读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项飙(德国马克斯 · 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目 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内文试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文转自 | 青年记者杂志

再建巴别塔
青灯夜读,湖畔沉思。精读人文社科经典文献,探讨新闻传播学术问题。
 最新文章